黃子春+袁進偉
【摘要】本文以作者所在單位生產管理實際為例,總結健康安全環保管理經驗及方法,通過領導干部、管理人員、員工以及安全意識等四項因素的轉變推進基層單位HSE體系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清潔發展。
【關鍵詞】轉變;HSE體系;管理
QHSE管理體系是國際安全生產管理的一種先進理念,管理體系的推行和建立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管理水平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車輛服務中心作為公司生產輔助部門,結合自身生產實際、從日常管理工作中探索體系管理的方式方法,通過“四項轉變”大力推進健康安全環保體系建設,實現“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目標。
一、領導干部由“重視”向“重實”轉變,落實有感領導
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能否落實,關鍵在于領導。領導干部積極踐行有感領導,將安全視為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任務或負擔。帶頭進行安全經驗分享,將自己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的行車安全經驗、日常安全事例及時給大家分享,分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訓,糾正不安全行為,營造了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帶頭查找安全隱患,進行風險識別,安全生產的觀念深入人心,帶動并提升了員工的安全意識。帶頭制定個人HSE行動計劃,進行安全承諾,積極履行安全規則,示范引領員工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在體系推進工作中擺正心態,使有感領導不流于形式,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自身HSE管理能力,同時使員工真正感受到HSE的重要性,領導做好HSE的示范性。
二、管理人員由“參與者”向“責任者”轉變,落實直線責任
完善各崗位HSE職責,做到“誰主管誰負責”、“管工作必須管安全”,落實直線責任。各崗人員在負責好各自分管業務的同時,也對業務范圍內的HSE工作負直線責任,形成各司其職的HSE管理模式,確保安全工作無一處死角,安全責任無一處漏洞,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不管哪個區域出現問題,直線責任人將及時反應,迅速處理,將風險控制到最低限。
三、員工由“崗位操作者”向“屬地管理者”轉變,落實屬地管理
根據崗位性質劃分屬地范圍。落實駕駛員對車輛及車庫的屬地責任,做到“一日三檢”,每天行車前、行車中、回程后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并進行整改,保證行車安全及為下次用車做準備。做到“三交一封”,返場后如無特殊原因做到及時交鑰匙、交行駛證、交內部準駕證、將車輛封存到車庫。落實保安員對場內設施安全、防火防盜的屬地責任。誰的屬地誰負責,做到安全責任區域化管理。屬地管理為面、直線責任為線,構建起線面結合,覆蓋全面的HSE管理體系。
四、安全意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落實HSE理念
為提升職工HSE安全意識,推行“三個一”措施,強化落實HSE理念,即:1、每周一次安全例會。利用周一上班前半小時時間進行安全經驗分享,傳達體系文件及公司會議精神,部署安全生產任務。2、每周一次安全培訓。根據HSE體系中對員工培訓要求,制定安全培訓計劃,成立安全培訓小組,以部門領導為主要負責人,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詳細講解體系文件內容以及事故案例分析等。3、每月一次安全考試。為督員工學習,檢驗培訓效果,中心培訓小組每月對員工進行一次安全考試。根據授課內容考核員工學習情況,對考試不過關的人員單獨再進行補充培訓。通過“三個一”措施,提升全員的HSE素質,使員工把對HSE的認識和理解牢記在頭腦中,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主動履行HSE管理的主要責任。
五、結論
HSE管理體系作為控制健康安全環保問題的系統性載體,其先進的理念、規程、方法已在杜邦生產現場得到了體現和驗證,也得到了石油石化企業及員工的廣泛認同和應用。HSE一體化體系是管理體系標準的發展趨勢,在企業生產中有效實施HSE管理,必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其形成一個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兼容的有機整體,從而達到改善企業安全、健康和環境業績的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吳雨晴.論HSE管理體系,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