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有想過有這么的一家超市,二十四小時無人值守,顧客只需要用手機進行認證即可進門,選擇自己心儀的商品放在購物臺掃描,顯示屏顯示金額以及支付二維碼,手機支付完成后到門口系統檢測支付完成之后自動開門,如此便捷且有趣的購物方式并非離我們很遠,它真的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了。
“新零售”時代會引發失業潮嗎?
最近,無人便利店刷屏朋友圈。在無人便利店,沒有收銀員,買東西可以拿了就走。站在今天的窗口瞭望“新零售”時代,必然對我們每個人造成深遠影響。也許有人擔心,無人便利店取代傳統便利店時,許多人要失業了。“新零售”會不會造成失業潮?這樣的擔心看似有道理,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新零售”怎樣發展,都離不開人為的主導操作,只不過這項操作與傳統零售有所區別。無人便利店雖然不需要店鋪營業員,但支撐無人便利店的圖像識別、RFID技術及傳感器等技術,都需要技術人員主導操作,不斷創新研發,推動技術進步。相較傳統零售店營業員的簡單工作程序,主導操作圖像識別、RFID技術及傳感器等技術“營業員”要掌握復雜的系統知識,他們的工作屬于知識密集型的。

可見,無人便利店取代傳統便利店,改變的是零售業態,淘汰的是工作程序簡單的店員,并不等于完全“無人化”,更不是要淘汰人類主導的操作。“新零售”時代需要大量知識密集型員工,由此將催生更多的新職業。
“新零售”方式是技術更新、社會進步的產物,不僅要求個體增強學習能力,也對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畢竟,培養知識密集型人才,僅靠個體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知識密集型人才的培養、供給,離不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體系的支撐。[詳細]
無人便利店發展前景,應讓市場去檢驗
店還是那個店,商品還是那些商品,物品選擇余地及購物便利性或許還會比傳統零售店少一些、差一些。當然,無人便利店的出現還是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畢竟它隨時隨地、無人售貨的特點,不僅為商家提供了新型經營模式,也為消費者提供了隨心所欲的購買便捷。

當然,無論是哪種經營模式,對于消費者來說便利才是最重要的。無人便利店的出現不僅帶來了體驗、感觀上的新鮮感,更為隨心所欲消費帶來了新體驗。無人便利店與傳統零售店并存,能夠加速零售行業的規范化,提升服務質量,讓零售行業形成互補互促的良好發展態勢,這是可喜的前景。
眼下,無人便利店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社會誠信體系仍然在建設完善中,除了部分省市交通行業、信貸服務初步建立了個人征信之外,其它行業是否涉及還不好說。這就意味著,作為社會基礎的個人征信體系正處于逐步完善階段,難以從根本上杜絕商家擔憂的風險人群對無人超市下手的情況。
因此,無人便利店在現階段只能小范圍投入,還應廣泛收集試運營期間出現的各類問題,便于商家尋找對策,為下一步推廣奠定必要的基礎。消費者也不需要對無人便利店心存質疑,市場的事應該交由市場檢驗,只要是利好的事情,多點寬容和期待比“口水”更加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