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琦++趙娟++韓瑞祥
【摘 要】日見嚴峻的競爭壓力,使得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對于尋求差異化經營的企業,如何能在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上體現突出的優勢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挑戰。通過引進先進的ERP系統,建立完整的由內至外的供應鏈,有效地促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為提升企業效益和竟爭力而做出貢獻。
【關鍵詞】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
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加強,企業的發展方向也有了根本的變化。一個企業如果想讓實力變的更強,不但需要加強技術的更新,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還要從公司內部的各個方面入手,不斷加強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運用ERP對企業物資管理可以加強企業物力管理,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財產損失,促進企業發展走上一條良性的發展道路。
1.ERP概念
ERP是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一家BC公司根據當時計算機信息、BC技術發展及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需求,預測在今后信息時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即將發生變革而提出了這個概念。是針對物質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是以企業內部供需鏈為基礎的管理思想,并在MRP物料需求計劃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其基本思想是把企業的業務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連接的供需鏈,并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支持的子系統,然后對企業內部供需鏈上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
2.中小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現狀
中小企業鑒于資金和人員的問題,選擇對自己最有用的軟件,建立基本覆蓋公司的信息點網絡,建立統一的信息技術平臺和數據中心,分階段逐步實現信息化建設,應是最佳的方案。而信息化的目標應定位為有效監管企業物流,把實施的重點放在企業內部的物流(內部供應鏈)-進銷存管理方面,這是企業管理中較為復雜的部分,也是較為容易為公司創造效益的部分。在管理對外業務上,企業經營不再是孤立的,要與供應鏈上其它企業打交道,并受外部供應鏈制約。相對而言,中小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要好控制一些,外部供應鏈管理則比較難于控制,受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影響極大。因此,中小企業不僅要關心自身內部的供應鏈管理,還應注重外部供應鏈的管理。
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業所有資源信息,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供應鏈信息進行集成管理。ERP系統采用客戶機/服務器(C/S)體系結構和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電子商務(E-business)及電子數據交換(EDI)。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供應鏈當中的物料流動的方向是從上游到下游,資金流的方向則與之相反,而信息流是雙向的。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上下游企業之間信息的流動速度日益加快,同時信息量也明顯增多了。企業的資源貫穿于企業的供應鏈當中,它包括企業的人、財、物各個環節的資源,ERP由于可以實現對企業資源的合理規劃和管理,因而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有效手段,導入ERP以后,企業可以對供應商和客戶的相關信息快速做出反應,以信息的價值換取物料和資金的低消耗,從而全面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樹立供應鏈的概念,并通過ERP來實現對供應鏈的有效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們一般來說實力不是很強,技術力量也不足,并且容易產生管理不善的狀況,如果能夠充分利用ERP優化供應鏈管理,可以很好地彌補自身資源不足的弱點。比如說,中小企業一般不能像大企業一樣靠規模經濟來實現生產成本的降低,但是如果能夠依靠ERP增強內部管理,同時通過與上下游企業的靈活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減少不必要的庫存,縮短出貨周期,同樣可以達到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在同大企業的競爭中不落下風。對中小企業來說,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的目標核心,信息化可以從最基本的財務管理系統開始,而且我國財務軟件目前已經非常成熟,實施風險最小;業務運作是企業經營的行為核心,是實現財務目標的必備依托。ERP系統的實施可以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實現內部供應鏈管理,即傳統的進銷存,加強物流監控;第二步實現外部供應鏈管理,建立完整的由內至外的供應鏈,實現全面的企業管理。
3.中小企業構建供應鏈管理系統的對策
3.1結合中小企業實際,構建企業自己的ERP管理系統根據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和行業標準,優化ERP管理系統,利用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業所有資源信息,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企業的所有資源,簡要地說,包括三大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ERP也就是對這三種資源進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
3.2構建企業的供應商評價體系和客戶關系管理體系,選擇合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
在選擇供應商時,一般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產品價格、質量、可靠性、售后服務、地理位置、財務狀況、技術能力等,其中供應商的交貨提前期、產品質量、交貨可靠度和產品價格這四個因素是選擇供應商的最關鍵因素。同時,注重客戶的關系管理,了解客戶的資信情況等,防止壞賬的出現。
3.3運用現代化的庫存管理理念,構建新型的庫存管理體系
流動資金對于企業發展、新產品開發等都是非常需要的,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資金薄弱,還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壓力,而減少資金占用可以大大減少來自銀行貸款的利息和風險。庫存管理是實現價值鏈增值的重要環節,中小企業更要做好庫存管理,來應對其資金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融資困難等壓力。
3.4構建高度自動化的物流配送體系,實現物流管理信息化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包括:條形碼、自動倉儲設備等先進物流技術和管理理念,實現從供應商信息系統到企業自動化立體倉庫,并通過電子商務網站直接到達客戶的高度集成的供應鏈體系。物流系統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才能快速、準確地獲取銷售反饋信息和配送貨物跟蹤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物流水平。
3.5加強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合作,產品設計遵循多方合作設計
理念這一點對于發展迅速的行業尤為重要,因為在這樣的行業里,產品和流程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之快,產品周期也非常短。和供應商充分合作,可以加速產品上市的過程,增加收入,并且減少斷貨的發生。
3.6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產品或服務提供平臺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企業與個別顧客或者細分市場進行溝通,理解他們特定的需求,進而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與此同時,提高顧客忠誠度,為企業增加收入和利潤。
4.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強自身供應鏈的管理。只有重視供應鏈管理,并采取切實的行動,中小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從而取得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衛峰,易紅.中小企業ERP系統與供應鏈管理[J].機械設計與制
造工程,2014,31(5):40-41.
[2]羅鴻,ERP原理設計實施[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楊揚,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探析[J].中國商貿,2010,(1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