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閱讀是中學語文學習最為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高中語文課程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閱讀教學來實現,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最主要的教學形式。因此,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會閱讀并學會通過閱讀去研究所學內容,真正從閱讀中獲益,就顯得尤為重要。遺憾的是,如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閱讀課倒是不少,可真正有效的不多,很多閱讀課甚至成了學生完成筆頭作業的自習課。在有的閱讀課上,老師講得興致勃勃,學生卻聽得昏昏沉沉,左耳進右耳出。有的老師甚至取消閱讀課,代之以各種練習,采用題海戰術,使學生喪失了寶貴的閱讀時間和提升閱讀能力的機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閱讀教學方法不當,教學流于形式。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學生通過閱讀獲取語文知識的一種方法。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而教師在教學中則主要承擔著傳授閱讀方法和技巧的作用。然而,在應試教育下,高中生都需要參加高考,因此,學生學習知識大部分都是為了高考服務的,學生剛一進入高一就開始為高考做準備,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也時刻不忘以“考點”為綱,教學閱讀方法和技巧時,比較功利,主要以能否在考試中獲取高分為準則,使語文閱讀教學流于形式。
2、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不當。語文學習的許多知識,都與漢語文化有關,閱讀所學習到的知識也不例外。學生從小說漢語,使得他們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有一種先天的優勢,不少學生在平時的考試中即使花費的時間比較少,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學習的難度相比于數學、物理等知識要輕松得多。這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對語文閱讀教學也不重視,認為自己學不學閱讀知識都無所謂,只要在考試前復習一下就足夠了。
二、有效實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
1、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建立在幾個要素之上- - -知識、能力、素質。高中語文教學也是如此。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作用不容忽視。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閱讀教學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其綜合能力水平。
2、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閱讀教學方式陳舊是影響高中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重要原因,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適合當代高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模式。在當代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更加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不斷學習和進步。例如,在學生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同名話劇中的精彩部分,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兩位主人公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第一個問題是分析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性格特點,第二個問題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三個問題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再指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能夠明確閱讀目標。同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提高閱讀質量和效率。
3、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求高中教師能夠加強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素質方面還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地位的認識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學校應該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讓高中語文教師加強對新課改知識的理解,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雖然新課改以來,不少高中語文教師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如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等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脫離學生進行教學,結果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4、擴大閱讀范圍,開闊學生視野。語文閱讀的世界十分的寬廣,僅我國的各種文學作品就數以千計,更遑論國外的各種優秀文學作品。如果教師只是依靠課堂上的閱讀,必然是不夠的,只有經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拓展自己的閱讀量。然而,高中生的課業繁重,時間有限,學生的閱讀機會也少,而且大部分的男同學并不喜歡閱讀。因此,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開辟閱讀渠道,保障學生的閱讀量,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升,才有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5、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提升閱讀質量,首先要從提高學生的興趣入手。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運用多種手段,增加課堂教學活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將閱讀教育任務做成課件,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閱讀教學更加生動。再次,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對閱讀內容充分理解,通過閱讀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提升自己。
6、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教師在布置課外閱讀任務過程中,一定要將課外閱讀任務量化,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在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雖然也會給學生安排課外閱讀任務,如讓學生每天閱讀幾篇課外文章,閱讀多少分鐘等。但是這種要求無法量化,教師也無法檢測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因此,為了避免類似的現象出現,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教師必須將課外閱讀任務量化,并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例如,教師安排學生每天要閱讀三篇課外文章,并要求三篇文章類型不同,然后要求學生對每篇文章的寫作亮點進行闡述,或者讓學生抄寫其中的美文美句,第二天上交給教師檢查。教師可以從中抽選幾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業進行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閱讀教學必須講究有效性。高中階段是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和提高學生閱讀質量的關鍵時期,如果閱讀教學低效甚至無效,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的形成。我們要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閱讀課,為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楓.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幾個環節[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3).
[2] 潘成紅.語文教學中應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J].吉林教育,2009,(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