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彬+牛紅利
摘 要:電表是日常生活中記錄測量用電情況的重要工具,每家每戶都需要使用電表記錄電量的使用情況。用電多少可以作為直接保證用電安全的參考因素。現代智能電表更具有較多的功能和使用效果,實現人們用電過程中的綜合應用,同時可以有效的節約用電成本,保證用電的安全和穩定性。本文將針對智能電表的實際運用方式和方法進行分析,充分研究提高智能電表采集成功率的方式和對策方案。
關鍵詞:智能電表;采集;成功率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6.208
0 引言
伴隨著我國整體綜合經濟的快速發展,電表更新換代,從傳統的讀數轉變為電表讀數的記錄,到后來出現故障可以及時反饋,切斷電源等。如今智能化電表可以擁有更多的功能,電流異常可以進行預警,電表不明原因的跳閘,用電計量不準確等問題都應當得到部門的強大重視。智能電表是極其新型的行業,生產的產品多樣,加位存在虛高的情況,質量水平與價位預期標準存在差異等問題。需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和措施提升,力求完善電表的智能化發展管理,確保人民財產安全不會受到影響,保證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正常進行。
1 智能電表的類別
目前我國使用較為主流的電度表,按照結構可以分為兩個類別,一是機電一體化的全電子式電表,二是按照抄表方式進行分類。從技術上看,分為IC卡,遠程抄表等。根據電表結構的方向行駛進行分析。
機電一體化的電度表是依照機械電度表的基礎原理,增加一些零部件,使其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所有的各類工作內容,進一步提升對數據的準確處理水平。價格合理,容易安裝受到廣大使用者的歡迎和認可。機電一體化智能電表在設計上保留了機械結構,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加裝傳感器裝備,使其物理計量的同時,使用電脈沖方式進行功能配合測定,確定智能表數據的合理性。依照電子記數和機械記數進行同步計量,實現對計量精準度的提升。全電子式的電度表,與機械電子一體化電度表相比,體積更小,測算的數據更加可靠,符合實際數據的精準度確認過程,耗電量較低。在采集過程中,需要明確實際集成電路的核心器件的數據收集方式和方法,采用全程化監控方法,取消電表上長期使用的機械部件內容,不斷提升電表的生產工藝幅度水平,確保精確度、可靠性、全面性的合理,提升機械部件的計量表測量水平,保證電費收取的有效性。
2 智能電表的計算原理
智能電表是我國電表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高科技產品,通過物理構建、工作原理進行改良和提升,受到部分消費者的認可,在價格上存在虛高現象,還需要進一步的拓展市場,提升價格的全面性。相比傳統的機械電度表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原有的傳統感電表主要是由電流電壓線圈、鋁盤等元件構成的。其整體工作原理是通過電流磁場的交替變化,與鉛盤之間的感應產生渦旋租用,從而對電流使用情況進行計量。職能電表的工作原理是依照用戶所需使用的電度表進行電壓、電流的計算,明確實際數據產生的標準,實施有效的采樣方式,確定正比脈沖標準,通過單片機,對脈沖進行合理的控制,將脈沖在電表上進行輸出,確定實際用戶使用讀數的數值范圍。
3 智能電表的整體優勢價值意義
采用集成電路進行設計,分析與傳統電表之間的差異。在遠程距離傳輸過程中,需要明確實際傳輸的通信標準,通過電腦的聯網操作,確定整體優勢效果。從智能電表中確定物理特性和操作功能特性,明確實際智能電表的優勢效果。合理的控制功耗水平,明確智能電表采集的電路設計方式和方法,合理的控制功耗水平。相比傳統電表而言,每塊智能電表的功耗范圍為0.6w左右,實現耗電量的降低效果。智能電表的工作流程和內部機械制作方式較為繁瑣,需要根據實際數據進行合理的采集分析,保證其整體精準效果,逐步縮小誤差范圍。相比傳統電表而言,智能電表的整體過載范圍更高,智能電表的過載保護水平更強。一般以保證8倍左右的過載電流,確保電表可以得到更多的用戶選擇效果智能表采用電子系統技術,通過通信協議、計算機聯網方式,實現對各類數據之間的準確分析和處理。
4 智能電表推廣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
智能電表在推廣發展過程中,實現抄表人員的節省,但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存在各類問題,人們對于智能表統計上來的數據存在疑問。例如,使用后,電費出現增加的現象,一些老小區用戶反饋,加重的電表轉速增快,使用智能表后,不少用戶的電費出現上漲的現象。消費者對于儀器儀表的實際數據反饋存在質疑問題。電表本身的元器件沒有問題,主要可能實受電子零件的靈敏程度造成的,導致微小的電流的計費造成的。另外,經常出現停電的現象,一些用戶使用過后,往往會遇到停電的現象。這是由于剛使用集成電路設計,儀器儀表較為靈敏,對于一些突發性的電流較為敏銳,經常出現斷電的現象。精準度不足,一些技術還處于試用階段,理論計量與實際測算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問題。需要不斷的提升電流分析水平,將電信號轉換為電能,實現正比脈沖水平的準確輸出。通過合理的分析高質量單片機對脈沖的處理控制水平,確定整體脈沖電表的精確輸出效果。軟件更新往往存在不及時,不合理的現象,需要不斷的優化軟件開發效果,對電流信息上可能存在的各類不足進行處理。
5 結語
綜上所述,智能電表的快速發展是科技進步的體現,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列不足的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對智能電表的開發和試用反饋情況進行分析統計,明確實際投資力度和可行性范圍,逐步加強智能化監督管理水平。根據實際企業發展質量水平進行把關,明確實際定價的合理標準。用戶不應當完全信任智能電表的實際發展作用水平,需要重視自身的用電安全情況,及時對智能電表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處理,提升智能電表的實際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1]Keith Odland.智能電表帶來智能化、互聯互通和有效數據保護[J].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6(07).
[2]朱巾國.長春市民不需花錢到2012年底都能用上智能電表——訪省人大代表辛國良[J].吉林人大,2016(02).
[3]Rudye McGlothlin.CMOS數字隔離器為智能電表提供數據保護[J].世界電子元器件,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