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妍
【摘 要】文章對CAD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通過優化課程教學體系,改善教學方式,對CAD課程進行了改革研究,包括實例教學方法的提出、任務引導型教學、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可視化導學平臺的構建、教學與認證考試結合及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等。對土木工程CAD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
【關鍵詞】土木工程;CAD課程;教學方法
引言
土木工程專業各領域的工程圖紙已經全部實現計算機輔助繪圖,對相關從業人員計算機繪圖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為了提高繪圖效率,符合當前就業導向下的課程體系,部分高校還將天正CAD、PKPM等專業軟件列入教學內容,也有高校將建筑CAD和結構CAD相結合,作為一門課程講授,土木工程CAD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也愈顯重要。它能讓設計人員用計算機完成從項目方案構思、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等繪出各類施工圖的整個設計過程。但是高校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繪圖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解決優化,在就業導向下對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完善。
1.CAD課程的教學現狀
1.1 高校CAD課程講授過程中,大多強調CAD基本命令和操作,沒有很好的把一些專業圖紙的制圖標準和繪制方法融入其中,致使學生能夠較熟練的繪制一些基本圖形,而不能熟練、快速的繪制出符合制圖標準的專業圖紙。很多剛畢業的設計人員對不同比例的圖形不加分析的采用同一種文字、尺寸標注樣式,從而使打印出來的圖紙文字、尺寸大小不一,無法滿足施工圖要求,造成出圖的浪費。
1.2 教師大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由于受學時的限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講解軟件的命令和操作方法,即使講案例,也是介紹案例的部分內容,不能完整的展現案例過程,各種案例就更不可能,妨礙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對于上機實踐環節,主要是學生集中上機,教師走動輔導的教學方式,實踐過程中很多學生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指導。
1.3 學生實訓過程中缺少有效的任務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學生上機實訓達不到預期效果。
1.4 考試方式單一。采取上機繪圖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狀況,但由于考試過程容易出現電腦死機,學生違反考試紀律互相拷貝等問題,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缺乏考試的公正性。
1.5 現在結構工程趨向大型化、復雜化、很多工程設計需要利用有限元軟件進行分析計算。但是大部分有限元軟件建模功能相對比較薄弱,因此設計單位在利用這些軟件進行結構設計時,通常先利用AutoCAD軟件的三維建模功能構建三維模型,然后在導入到有限元軟件中進行分析計算。然而高校目前教師主要講述二維圖形的繪制,基本未涉及三維圖形,在這個程度上拉大了學習與就業的距離。
1.6 CAD課程的實踐題目主要由教師指定或學生自己構建,題目與實際工程的設計條件、設計環境存在差距,不能真實的模擬項目設計狀態,再加上實踐環節的指導人員來自高校教師,大部分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一線實踐工作,缺乏設計經驗和設計技能,在指導學生實踐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這樣的教學手段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土木工程專業AutoCAD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2.1 優化課程體系,合理安排課程設置,優化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優化,需要注意前導后續。土木工程CAD的前導是建筑工程制圖。結合土木工程圖紙的基本元素和制圖標準闡述二維圖形的繪制和編輯方法,將CAD制圖方法與土工程制圖規范的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編制符合本專業學生的教材。
2.2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實例教學法
CAD課程傳統的教學手段,單獨講解命令及操作,針對這個弊端,把命令和軟件操作融入到具體的實例中,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在實例中學會軟件的使用。結合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實例。比如先通過簡單有趣的小例子講解命令的參數設置、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在利用講解的命令完成整個工程實例的一部分,循序漸進最后完成整個建筑施工圖的和結構施工圖繪制。具體做法:第一節課就將某建筑平面圖的大作業給學生,該圖既包括CAD基本命令繪制建筑平面圖紙的基本元素又包括制圖標準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后續授課過程中將大作業進行分解,分解內容融入到各章節內容的講授中,指導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完整的完成大作業的繪制。而對于結構CAD,由于PKPM軟件包含多個模塊、命令、參數繁多,所以教學過程中更適合用完整的代表性的工程項目為例,將軟件操作與實際工程融為一體,教師可搜集多個典型設計案例,授課過程中隨時調用工程案例講解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注意的事項及設計結果的調整等設計知識和工程經驗。增加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引導型教學方法
制定詳細的上機實訓計劃,明確每次實訓的具體任務,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訓任務;編制針對性的習題集作為實訓任務的補充,加強學生訓練過程中的指導、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總結,積累教學經驗。最后要求學生上交實訓成果,在批閱時對比甄別,防止出現抄襲或雷同現象,并將實訓成果作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據。
2.4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實訓
CAD繪圖最容易出現雷同、拷貝現象,為了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綜合評估的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分為上機考核、上機實訓、平時成績三部分,分數比例分配為4:3:3。其中上機考核采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圖紙繪制;上機實訓以學生上機實訓,學生完成工程項目的情況,最后提交的成果為依據,該成績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平時成績主要根據學生平時出勤率和上課情況來確定。
2.5 構建可視化導學平臺,改革教學,實踐輔導手段
改變由于學時少,教師不能系統的全方位全過程的講解設計案例,教師走動輔導的方式,探索出導學平臺這種教學模式:將CAD系列課程做成課程群,教師將CAD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導教平臺,建立教學文檔、設計過程向導、實現案例與授課的有機銜接。導學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在任何位置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學習不同類型工程的設計方法。
2.6 轉變教學觀念,建立群組互學
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當前新形勢下轉變為“教與學互動,強調師生交流”。在教學中通過實例引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建立CAD工作室或群組,教師給出項目,學生可以自己繪圖,遇到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切磋交流,可以與教師交流,或者以小組討論。
2.7 建立校外CAD實踐教學基地,組建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開展形式多樣的現場教學,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借助校外設計施工單位,讓部分學生在該單位結合實際工程完成實踐任務。指導教師也可利用設計單位的實際工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實踐。并聘請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結構設計工程師指導學生高質量的完成實踐任務。這種設計過程真實,不僅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實現學生與行業零接軌,與崗位零磨合的目標。
2.8 教學與職業技能證結合
CAD繪圖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考證接軌。在土木工程CAD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掌握從繪圖到打印出圖的全面知識。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有一個縱向的提高。以認證考試為契機,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點橫向的擴充與鞏固,將課程教學與認證考試結合,促進學生知識的縱橫交叉的學習模式。通過CAD教學和實訓后,讓學生參加計算機輔助繪圖設計鑒定考試,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增強其專業競爭力,增加學習動力和就業優勢。
3.結語
土木專業CAD課程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意識,具備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從而縮短學習與就業之間的距離。如何在高校教育體系中與行業需求相結合,培養并為社會提供高專業技術人才,是當前建筑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謝生榮,張守寶,薛黎明.AutoCAD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教育科學論壇,2013.12,54-55.
[2]羅少波.CAD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校園理論,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