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楠
[摘 要]通過文獻分析和實證分析檢驗整體職場精神力對企業員工工作倦怠及各維度的影響作用。研究結果表明: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情緒耗竭、玩世不恭及成就感低落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作用,其中,職場精神力對玩世不恭的負向影響最大。本研究主要針對職場精神力對負面態度行為影響方面,為企業管理實踐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鑒。
[關鍵詞]職場精神力;工作倦怠;情緒耗竭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7-0115-03
一、引言
當前,企業為了適應愈演愈烈的競爭,不斷進行組織的變革調整,對員工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員工長期在工作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壓力,因此很容易產生工作倦怠。面對工作環境的不穩定和工作的巨大壓力,員工需要尋求更深層的“精神性動力”來應對各種挑戰。已有研究重點關注了職場精神力對員工個體的影響,如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幸福感、工作績效等。對員工個體影響的研究注重職場精神力的正向促進作用,缺乏其對個體負面態度的影響研究。本文結合研究熱點及時代背景特征,研究職場精神力對員工工作倦怠的影響,旨在完善職場精神力的效應檢驗理論,并從職場精神力角度干預員工的工作倦怠,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二、理論與假設
(一)職場精神力和工作倦怠的內涵
1.職場精神力的內涵。 Ashmos和Duchon在2000年所給出的職場精神力概念受到后來學者的廣泛認可。柯江林等人在中國背景下,將職場精神力定義為員工對工作、團體以及組織的價值意義產生認同感,進而超越自我并與之產生一種互聯感的內心體驗[1]。對職場精神力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界定,考慮到員工在職場中連接對象包括工作、團體以及組織,因此,本研究從多層次角度關注職場精神力。
2.工作倦怠的內涵。工作怠倦最初由Freudenberger(1974)提出,他認為倦怠是一種情緒性耗竭的癥狀,并且該癥狀最易在工作的情境中出現。工作倦怠是指員工長期處在各種持續不斷的壓力下的一種反應,它包括情緒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也是工作倦怠的核心癥狀。
(二)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的影響分析及研究假設
通過對相關研究的查閱整理發現,目前對職場精神力與工作倦怠直接效應的檢驗研究極少,以下分析主要從兩者與相關變量的關系推出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的影響效應。
職場精神力對員工的情緒、工作壓力及身心健康造成影響。Vineet和Sandeep的實證研究發現,工作壓力與健康呈負相關,而職場精神力會緩和工作壓力與健康的負相關關系[2]。張闊等人回顧國內外研究發現,工作壓力是造成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并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3]。由此猜想,職場精神力可能會對工作倦怠有負向影響的作用,當員工理解了工作的意義,并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自我超越,那么其工作倦怠的癥狀會減輕許多。
已有很多研究都證實了職場精神力與員工工作滿意度顯著正相關。湯小薄實證研究發現,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呈顯著負相關。通過以上職場精神力、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分析,本研究提出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具有負向效應。
Hong經過實證研究,結果顯示職場精神力與情緒耗竭是負相關的關系[4]。蔡禮彬和陳正研究發現,職場精神力調節了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的負向關系[5]。Kumar對外籍講師的調查研究發現,工作倦怠的三個維度與其精神力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6]。
職場精神力會對員工的工作態度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員工的工作行為。員工的工作倦怠是其在工作當中個人的精力、情緒過度耗竭,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以及自我發展的需求和自我價值難以實現。職場精神力強調員工個體與他人的聯系,職場精神力水平高的員工具有較強的團體互聯感,促使員工對工作、團隊及組織產生責任感,有利于員工抑制自己在工作中的消極怠慢情緒,降低工作倦怠感的產生。個人與組織價值觀的契合使員工對組織產生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員工樂意對組織做出自己的貢獻,更容易在職場中感受工作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這恰恰與工作倦怠是相反的。由于職場精神力的三個維度間的相關性較高,本研究將其作為整體對工作倦怠及各維度的影響進行研究。鑒于以上研究結果和兩者關系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職場精神力對情緒耗竭有負向影響;
H2:職場精神力對玩世不恭有負向影響;
H3:職場精神力對成就感低落有負向影響;
H4:職場精神力對員工工作倦怠有負向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收集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企業員工群體,主要運用網絡調查問卷,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進行。共回收468份問卷,有效問卷為422份,有效回收率達90.02%。其中男性占44.9%,女性占55.1%;年齡在25歲及以下的占48.9%,26-35歲的占39.7%,36歲及以上的占11.4%;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的占7.6%,本科的占63.4%,碩士及以上的占29%。
(二)變量的測量
1.職場精神力的測量。本研究職場精神力的測量采用Milliman等人的經典三維結構量表,包含21個項目,其中6個項目用于測量有意義的工作,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7個項目用于測量團體感,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1;8個項目用于測量與組織價值觀一致,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4。采用李克特5分等級量表,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對在本研究中量表整體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15。通過對統計數據的因子分析,對21個項目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結果顯示共抽取3個因子,根據設置,旋轉后各因子測量題項因子載荷值均在0.5以上,表明該量表結構效度較好。
2.工作倦怠的測量。采用李超平、時勘的MBI-GS中文修訂版量表,共包括3個維度15個項目,其中5個項目用于測量情緒耗竭維度,4個項目測量玩世不恭維度,6個項目測量成就感低落,它們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8、0.83及0.82。同樣采用李克特5分等級量表,成就低落感維度采用反向計分。在本研究中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2、0.895、0.879,整體量表信度為0.849。同樣通過因子分析,將15個題項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提取出來,結果共提取3個因子,且根據設置顯示旋轉后各因子測量題項的載荷值在0.5以上,說明其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四、研究結果
(一)變量的描述性及相關性分析
表1顯示了各變量的均值和相關系數。均值及標準差、職場精神力的得分為3.67,說明被調查員工的職場精神力處于中等水平。工作倦怠的均值都在理論中值3以下,說明被調查員工的工作倦怠現象較為嚴重。從相關系數來看,職場精神力與工作倦怠及各維度顯著負相關。上述結果表明本研究的研究假設H1、H2、H3、H4在相關性階段得到認可。
(二)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的回歸分析
從表2的回歸結果來看,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情緒耗竭、玩世不恭及成就感低落的解釋力度為18.3%、41%、31.6%及10.8%,解釋力度均比較高。從具體的回歸系數可知,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情緒耗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均具有顯著負向影響,研究假設H1、H2、H3、H4得到完全支持,其中,職場精神力對玩世不恭的顯著負向影響更大。
五、結論與展望
現有的研究多傾向于職場精神力正向影響作用的檢驗,本研究通過實證分析,證明了職場精神力對工作倦怠及三個維度的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在職場精神力對負面態度行為抑制作用的理論和實證方面做出了貢獻。企業在未來的管理實踐活動當中應該重視對企業員工職場精神力的提高,以達到抑制員工工作倦怠的出現及較少員工的離職。因此,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來提高員工對自我及工作的認知,使其理解自身及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在活動中激發員工個體的團體意識,增強員工的團隊感和集體感,使其產生與他人互聯感。與此同時,通過一系列培訓活動,提高個人與組織價值觀的契合度。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由于條件限制,研究樣本主要是通過求助親戚朋友進行擴散,樣本的代表性并不是很高,未來可以擴大渠道獲取樣本。二是本研究為了簡潔方便地說明問題,將職場精神力作為整體,研究其對工作倦怠的影響,但職場精神力也包含三個維度,因此,未來可以更加細致地研究職場精神力三個維度對工作倦怠及三個維度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柯江林, 王娟, 范麗群. 職場精神力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 華東經濟管理, 2015, 29(2): 149-157.
[2]Vineet, K., Sandeep, K. Workplace Spirituality as a Moderator in Relation between Stress and Health: An Exploratory Empirical Assessment[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2014, 26(3): 344-351.
[3]張闊, 盧廣新, 王敬欣.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系中心理資本作用的路徑模型[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4, 12(1): 91-96.
[4]Hong, Y. J.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Workplace Spirituality on Job Satisfaction, Intention to Leave, and Emotional Exhaustion among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Workers in the State of Kansas[D]. Lawrence: University of Kansas, 2010.
[5]蔡禮彬, 陳正. 職場靈性對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間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6(9): 122-128.
[6]Kumar, S. Influence of Spirituality on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A Study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s in Oman[J]. South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22(3): 137-175.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t tests the impact of the workplace spirituality on job burnout and its dimensions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place spiritualit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cynicism and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mong them, workplace spirituality has the greatest negative impact on cynicism. This research mainly aims at the influence of workplace spirituality on negativ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nd provides new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actice.
Key words: workplace spirituality;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責任編輯:顧曉濱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