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嘉璐
[摘 要]近年來,我國己經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之一,國內出口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沒有提供詳細的出口產品的成本計算方面資料,以及企業缺乏反傾銷會計預警機制,都是導致此類事件頻繁發生的原因。通過對我國出口企業反傾銷中存在的與會計核算相關問題的探討,從會計角度提出完善財務會計制度,在原始憑證的設計歸檔和保管、收入核算、成本核算中落實“反傾銷意識”,大力培養反傾銷會計人才,建設高素質會計隊伍,以期幫助出口企業充分利用會計成本資料,做好防范和應訴舉證工作,維護我國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傾銷;反傾銷;會計應對;反傾銷會計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7-0148-03
一、反傾銷問題概述
近年來,受世界經濟整體疲軟形勢影響,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之中國制造產品背后巨大勞動力和原材料的比較優勢所帶來的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針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指控日趨增多。我國出口產品受到反傾銷指控的頻率高居全球之首,已成為國際反傾銷案件的最大受害者,而且投訴的國家也由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擴展到巴西、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嚴重阻礙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從反傾銷角度講,律師與會計是兩個關鍵的因素。如果說,在國際反傾銷中,律師捍衛著法律賦予權益,而會計不僅捍衛著合法權益而且維護經濟利益不受侵犯。反傾銷會計是指會計主體運用反傾銷法和國際貿易知識,就反傾銷中的問題提供會計舉證、調查和鑒定的活動,是確保自由貿易條件下公平競爭的“安全閥”。從某種意義上說,反傾銷就是“摳成本”、“拼會計”,在面對國外反傾銷調查時,需要提供應訴反傾銷所需要的產品成本資料,進行會計舉證和會計抗辯;在對國外進口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也同樣需要通過會計系統提供資料,進行提起調查的會計舉證。這些問題都離不開會計的支持。
二、當前我國反傾銷會計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會計準則存在國際差異
根據WTO《反傾銷協議》,判定傾銷是否成立的關鍵就在于比較涉案產品的出口價格和正常價值,如果出口價格低于正常價值,就可以認定為傾銷。WTO《反傾銷協議》規定正常價值的確定有三種方法: 一是在出口國國內市場的正常貿易過程中存在的同類產品銷售價格;二是若出口國國內市場的正常貿易過程中不存在該同類產品,則應通過比較同類產品出口之一適當第三國的具有代表性的可比價格確定;三是通過比較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金額的管理、銷售和一般費用及利潤確定,即“結構價格”,計算產品正常價值的結構價值的公式為CV=COM+SGA+PM+PA(具體構成見表1)。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我國與WTO企業成本項目與結構價值成本項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核算的基礎不同
從表1中可以看出,WTO規定的的產品成本核算是建立在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之上,要求對成本性態進行劃分;而我國產品成本核算則建立在制造成本法基礎之上,不對成本性態進行劃分,二者有著較大差異。
2.成本構成范圍的差異
根據我國會計準則核算出來的產品的成本只包括產品的生產成本,即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費用。然而,國際會計準則對成本的界定則不僅僅局限在產品的制造成本上,通常是制造產品發生的費用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一般費用(SG&A)。我國期間費用的劃分相較于美國SG&A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財務費用不等同于一般費用,即使同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它們所代表的含義也不盡相同。
(二)企業內部控制度不健全
長期以來,受我國會計行業大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沒有嚴格執行會計制度,執行中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存在操縱成本費用,扭曲生產成本等現象,導致企業的成本費用數據不準確,歪曲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導致成本、費用的構成不能反映企業真實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對不符合會計制度的操作,必然會利用多筆會計處理進行粉飾,而國外反傾銷調查官員進行審查時采取的是隨機抽樣的方式,一旦發現有不規范的行為,企業即會被冠以“不合作”的標簽,其提供的資料也會被全面懷疑,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缺少反傾銷會計預警
反傾銷會計預警系統可以通過對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并對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事先預報,為政府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出口企業提供出口產品銷售價格決策的科學依據,幫助企業及時調整出口政策,將招致反傾銷訴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即使出現訴訟,企業也能及時應對,進而提高勝訴的可能性。
(四)缺少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
國外的許多大型企業集團都設有專門的反傾銷會計部門,以應對反傾銷訴訟。但是我國的出口企業大多尚未建立專門的反傾銷會計部門,往往是在反傾銷調查發起后才急忙成立一個反傾銷調查小組以應付反傾銷調查。這樣的臨時組織并不能很好地承擔其應對反傾銷起訴的各項專業、復雜的職能。
三、應對西方國家反傾銷的會計對策
(一)完善財務會計制度
在反傾銷調查中,裁決時間較為苛刻。以美國為例,調查程序一旦啟動,其國際貿易部要在45天內作出初步損害裁決,280天內作出終局損害裁決;商務部則要在160天內作出初步傾銷裁決,235天內作出終局傾銷裁決。會計在反傾銷中的最大作用在于舉證,當面對苛刻的時間限制時,能否提供準確、及時、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就要看企業的會計制度是否嚴密,平時的會計基礎工作做得是否扎實了。無論是傾銷的認定,還是幅度的計算都是圍繞產品的正常價值、出口價格、產品成本這幾個要素展開的。所以財務會計制度的重點是要嚴格產品成本的會計核算,遵循一貫性原則,這樣才可以避免利用會計政策的變更來規避反傾銷法規的嫌疑。
(二)在原始憑證的設計、歸檔、保管中落實“反傾銷意識”endprint
反傾銷訴訟中的會計舉證和基于舉證的會計抗辯,離不開真實、完整、公允的會計證據。應訴過程要求企業會計能完整地記錄經濟事項全過程,且會計憑證能有力支撐該筆業務的發生以及處理情況。這就要求企業財務部門在充分利用外來原始憑證的同時,根據本企業經濟業務的內容和范圍、物流和資金流的順序、內部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補充設計自制原始憑證。要從原材料采購、驗收入庫、領用、記錄、支付和分攤各種生產費用直至產成品入庫、銷售合同、發運、報關、貨款回籠、結匯等,保證每一筆業務、每一個環節都能取得真實且合理的原始憑證,而且任何一張原始憑證均應具備能夠同時反映經濟業務內容和執行責任兩方面的基本要素,這在反傾銷訴訟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三)在收入核算方面落實“反傾銷導向”
對于自營出口、通過外貿公司出口、國內銷售這三項出口企業經常性的業務收入,要進行分別核算,否則反傾銷調查問卷中的很多數據就無法直接從企業賬上取得,進而增加了事后調整的工作量。另外,有的出口企業銷售收入是按客戶分類的,反傾銷調查時要求按目的地、品種來反映收入,企業在平時收入核算時可以先按地區分類,再按客戶和產品分類??傊骖櫰髽I管理和反傾銷的需要盡量細化收入的核算。
(四)在成本核算方面落實“反傾銷導向”
目前出口企業一般是按產品品種設置原材料明細賬,但是在反傾銷應訴中必須按供應商提供原材料采購的詳細資料,因此在會計信息系統中企業若能將原材料按品種設置明細賬的同時,對每一個原材料明細賬按照供應商進行輔助核算,這樣既可以提供每一種材料的采購資料,又可以提供按供應商整合的采購資料,便于調查時能迅速在會計賬簿上取數,提高會計舉證效率。
(五)大力培養反傾銷會計人才,建設高素質會計隊伍
由于反傾銷申訴、調查、應訴、規避等工作有其特殊性,涉及會計專業性強、技術性高,所以對從事該項業務的人員也有特殊的要求,需要大力培養熟悉國際反傾銷法律,掌握國際貿易知識,精通國際會計準則,并具有較高專業外語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才,推動從單一專業型人才向綜合型人才培養的轉變,提高出口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自中國加入WT0以來,在享受著國際貿易帶來的巨大優惠的同時,也飽嘗了遭遇別國抵制的苦楚,反傾銷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需要很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我國只有加強會計的核算體系建設 ,積極應對反傾銷,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在國際貿易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參考文獻]
[1]遲錚.反傾銷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財會通訊,2016(22).
[2]蘇君,陶艷娟.反傾銷會計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3]牛萍.國家成本:國際反傾銷的悖論與缺欠性[J].中國科技產業,2012(8).
[4]劉愛東,曾志.歐盟對華出口產品調查的統計分析[J].國際商務,2011(1).
[5]龍一平.中國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中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2(9).
[6]羅文兵,劉愛東.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產品成本構成要素分析[J].會計之友,2015(21).
[7]王璐.基于反傾銷的出口企業成本核算問題[J].科技經濟市場,2016(4).
[8]張鳴.歐美國家對華反傾銷的會計思考[J].當代經濟,2008(9).
[9]陳秀霞.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會計策略分析[J].商業時代,2008(9).
[10]崔元貴.煉油業發展國際約束要素分析[J].中南大學學報,2009(10).
(責任編輯:顧曉濱 劉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