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亞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自主評價就是讓學生以教材為載體,結合相關信息,根據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然后開展互相評價或自我評價,判斷他人或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促進他人或自身的發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會自主評價,可以讓學生對問題的結論有新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思辯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反思意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自主評價;自評;互評;引導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評價活動是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那么,怎樣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自主評價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評價意識
小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是建立在教師有目的培養的基礎上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開辟評價機會,鼓勵學生學習自主評價;通過自主評價,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再次嘗試的欲望。在這方面,我主要運用三種策略激發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
(一)激發內部動機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續的作用?!敝挥凶寣W生明確學會自主評價的好處,才會促使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積極地參與評價活動。要讓學生認識到一些同學之所以學習成績優秀,是因為他們在課堂上樂于發言、勇于表現;要讓學生認識到“通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別人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識自己以及學會探究事物規律的正確方法,擴展創造未來的力量。”
(二)創設和諧環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思路開闊,主動參與活動?!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兒童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边@就需要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創設適應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見解的精神,以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既回答了問題,又懂得怎樣審視自己結論的對與錯,學會反思。
(三)鼓勵自主評價
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當學生一旦取得成功,就應及時鼓勵,因為讓學生得到一個成功的喜悅要強于千百次的說教,用成功感作為催化劑可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自主評價的意識,并逐步養成“好之”“樂之”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調控評價過程
自主評價旨在引導學生依據理性要求,客觀地進行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了保證自主評價能達成這一目標,教師在學生的自主評價中要適時適度地做好調控工作。
(一)及時評價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通常情況下,對學生的發言應及時引導同學們做出評價,教師則運用激勵性語言引評,這樣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造成學生失望倦怠情緒的產生,同時也有利于在評價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文本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把握課堂自主評價的一般策略。
(二)延時評價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當一個開放性話題或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提出后,我往往采用延時評價策略,通過調控,暫時延緩評價,使學生能在從容自由的氛圍中積極思考,誘發新穎而有意義的獨特想法。
三、培養良好的態度和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評價,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評價態度和習慣。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思考,敢于表達。
(一)會傾聽
只有認真傾聽各方面意見,才能增長鑒別和判斷事物的能力。課堂上,當學生在做出評價時,教師應認真傾聽,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學生學會傾聽,尊重發言的同學。當同學講得好時,給予肯定,鼓掌表示贊揚;當同學講得不好時,不要取笑別人,要學會分析原因,從中得到啟發。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必須注意揚清激濁,防微杜漸,使學生養成文明禮貌地進行人際交往的良好態度與習慣。
(二)善思疑
疑在思后,是主動學習的表現。學生通過思或疑,既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相應能力,又能產生有價值的判斷,促進自己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在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對自己、對伙伴的表現、觀點、方法等方面進行認真思考、提出質疑,學會反思、評價,主動發展自己。
(三)敢表達
自主評價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但要使其真正有效地運行,還必須以學生的大膽表達為前提。因為只有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闡述其依據,老師和同學才能了解他的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進而對他的理解和表達做出客觀而有針對性的評價。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都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敢想、敢說的精神;引導學生充分肯定自己,勇于說出自己探究事物的方法或理由,證明自己結論的正確性;當他們在發言中出現一些誤解或偏離時,我都注意教導他們坦然面對自己不足之處,鞭策自我,完善自我,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行為習慣。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自主評價就是讓學生以教材為載體,結合相關信息,根據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然后開展互相評價或自我評價,判斷他人或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促進他人或自身的發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會自主評價,可以讓學生對問題的結論有新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思辯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反思意識,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