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各大新媒體平臺的廣泛運用,高校順應新的發展趨勢正不斷強化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管理與運用,本文基于分析高校當前網絡環境現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瓶頸困境,探討強化高校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有力舉措。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思政教育;網絡思想陣地建設;對策分析
以90后、95后為主體的高校大學生,是伴隨互聯網發展和成長的一代,網絡已儼然成為當代青年學生學習、生活工作、人際交往、休閑娛樂、信息共享等方面成長需求的重要途徑。各大高校順應當今網絡信息的高速發展,逐漸轉變傳統教育模式,愈加注重利用新媒體平臺和資源,開展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在高校環境中、在廣大學生群體中,不斷深化推進和強化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優化學習教育資源配置,引導青年學生運用各大新媒體平臺在網絡空間積極發聲、傳播正能量,最終實現作為當代學生主流價值認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網絡環境中形成強勢輿論的目標,并產生廣泛、持久、深刻的有益影響。本文即是基于當今社會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環境和高校網絡平臺建設與運用的小環境,對新媒體視域下,如何強化高校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進行問題探討與對策分析。
一、新媒體的廣泛運用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各大新媒體平臺的應運而生和廣泛運用,促使高校在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考驗。一方面,高校學生作為當今網絡世界的主力軍,其自身尚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階段,網絡的開放性與信息爆炸,促使大學生可接受到的思想價值觀念愈加多樣化;由此,在網絡信息的無邊海洋中、在互聯網廣泛且深刻的影響中,如何有效引導青年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不受不良侵蝕、身心能夠健康成長,是當前高校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需首要考慮的問題;另一方面,面對當今社會一些互聯網平臺的強勢影響,高校如何強化現有的校園媒體平臺建設,提升其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從而將其建設成為引導和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陣地,以及如何進一步強化高校網絡平臺和網絡輿情的監管工作,都是當前高校強化網絡思想陣地建設面臨的新挑戰。
二、當前高校網絡化建設、運用及管理的現狀分析
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網絡深刻影響著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高校作為青年學生的主要聚集地,在網絡信息化建設管理方面也愈加廣泛深化,但同時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相較社會上備受關注的媒體平臺對青年學生思想認識和生活內容的強勢影響,一些校園主流媒體平臺得到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有待提升,其運用的功能性和內容的新穎性等方面有待改進;二是校園媒體平臺分類、數量眾多,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較為分散、難以聚焦,其網絡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有待加強,應以形成強強聯合的強勢宣傳影響為目標;三是高校網絡建設主要覆蓋在學生學習教育方面,在課余生活休閑娛樂方面的思想引領滲透較少,而日常生活的所見所思所感也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四是各大高校正逐步建設與完善可供學生獲取、共享學習生活工作、休閑娛樂等方面信息的綜合性社區平臺,對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促進思想引領有一定作用,但如何真正實現對學生網絡言行表現、網絡輿情的監督和管控,仍是需要重視的一個緊要問題。
三、新媒體視域下強化高校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對策分析
在新媒體視域下,在網絡化和信息化于高校學生工作中日益凸顯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形勢下,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愈加重要的新考驗和新要求。針對當前高校網絡平臺建設與運用現狀,以及高校目前的網絡環境管理情況,接下來,本文將立足實際工作經驗和學習研究所得,對當前如何強化高校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創新舉措做簡單分析。
一是要以學生黨建工作為龍頭,做好線上線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領工作。學生黨建工作作為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強化整個高校環境的學生思想建設工作有很好的促進和引領作用。學生黨員所具備的自覺性和先進性,能促使其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在思想上、學習生活中、實踐工作中帶動共同進步。各大高校一直以來普遍重視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為積極順應新的時代發展要求,更是不斷推陳出新,促進黨建工作的網絡化、信息化建設。一方面,高校專題黨建工作網站的建設要更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專門性,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宣傳渠道的規范管理與運營,以此不斷集中學生黨員對線上教育的關注度;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更加及時、充分地掌握大學生在網絡平臺的言行表達與思想動態,進一步引導青年黨員通過新媒體積極傳播正能量,從而在更加廣泛的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形成良好氛圍,由此逐步實現在網絡環境中形成對大學生黨員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判斷呈正面影響的強勢輿論。
二是要以線下教育助推線上教育,要在平日點滴生活中,不斷滲透強化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觀引領,并將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學生思政教育范疇;同時進一步完善校園網絡媒體建設(例如一些校園公眾號、BBS、APP等),要傾聽學生心聲、關注學生需求,積極打造被學生認可的主流校園媒體,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新媒體校園文化活動,并在此過程中引領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傳播和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被廣大學生群體普遍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念。
三是要重視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尤其人文素養的培育。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多樣的線下校園文化活動,鼓勵他們走出宿舍、保證一定時間斷離網絡的課余生活,引導他們不沉迷于虛擬網絡世界,而是更加真實直觀地表達自我、碰撞思想、拓展社交,以良好的思想成長和身心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對待網絡的正確態度,而學生在日常教育中獲得的良好媒介素養,也必將折射反映到其在網絡平臺的言行表現中,以此作為強化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一個有力保障和舉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