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璽
摘 要:當前,心理訓練在體校運動員的競技活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因此,本文筆者從心理訓練在體校運動員競技場上的作用出發,具體探討開展心理訓練的過程,希望能為體校運動員的比賽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校運動員;心理訓練;過程
運動員能否在體育競技項目中取得驕人成績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運動員本身的各項指標、應賽狀態、技術的靈活熟練度、能否有良好的抗干擾素質、教練的排兵布陣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運動員的應賽心理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運動員的場上表現,特別是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哪一方的應賽能力強,哪一方就會取得優異成績,也就是說,心理訓練在運動員競技場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心理訓練在體校運動員競技場上的重要影響
首先,可以輔助運動員恢復其由于過度緊張而導致的焦慮心理,以便能讓運動員通過自身機制來調控狀態,從而維持場上激情;其次,能夠為運動員思維能力地擴展以及戰略戰術的靈活應用打下基礎,從而使運動員能夠更好的發揮其實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的結果,同時也成為運動員不可或缺的心理要素;再次,能夠讓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信心滿滿,讓他們不但學的速度驚人,應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簡而言之,一場比賽,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心,一個運動員如果信心百倍,那他的能力必將發揮的淋漓盡致。再者,讓運動員能有充足的自我想像空間。由于日復一日的心理訓練內容加上不斷重復的運動要領,從而會產生自我意識中的訓練和慢放,這樣一來,運動員就可以通過理想中的形象讓自己朝著更好的目標發展和進步。最后,它能為運動員技術能力的增強提供推動力,當運動員開展自我想像時,會使身體的神經組織配合機能訓練。也就是說,只有自身神經肌肉系統連同適當的運動操作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技能水平,只要你用心對待,提高訓練效果將指日可待。
二、體校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科學路徑
(一)比賽前一個月的心理訓練
比賽前一個月的心理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運動員認清比賽目標,從而為運動員自信心的樹立提供保障,同時加強運動員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的綜合素質。一方面,運動員要想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必須有一個堅定的比賽目標,只有這樣,運動員才能不遺余力的把精神和力量都注入比賽之中。所以,作為一名教練,清楚的了解比賽有關事項,實時按照比賽最新動態安排切實有效的訓練方案,用專項訓練的方法,激發運動員的激情,從而為比賽的勝利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使運動員積極的比賽動力顯現出來。運動員在比賽前的訓練積極性以及比賽中的斗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機的大小,一個良好的比賽動機連同運動員的思想道德訓練,會讓運動員變得更有個人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國家使命感。最后,巧妙的安排心理訓練和戰略戰術,加強運動員取得勝利的動力,結合實際了解到的動態同運動員一起安排應戰戰術以及應賽心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標準不適合太高。
(二)等候比賽時的心理訓練
這指的是運動員接觸比賽場地后開始的心理訓練。體校運動員,尤其是剛進行第一次相對大的比賽的運動員,接觸比賽場地不可避免的會因為各種客觀因素而影響到心理狀態,比方說:環境、對手等。因此,想要減輕客觀環境對于運動員的影響,就需要心理訓練來調控運動員的心理,使其歸于平靜,具體可操作措施有:
首先,熟悉比賽環境,調整狀態。教練員需要及時為運動員安排熟悉場地的規劃,為運動員適應場地打下基礎,通過這一舉動來增強運動員的比賽動力。其次,始終如一的自信堅決。及時轉移運動員的緊張心理,同時讓其進行自我調節,保證比賽前的階段過程保持情緒穩定,對自己的戰略戰術充滿自信,或者讓運動員通過自我暗示的心理調節機制來自我修整,讓自身有充分的能力來排除外界客觀因素影響,從而達到身心合一的最佳狀態,用拼搏昂揚的斗志面對比賽。最后,為運動員提供安靜的賽前氛圍。教練員作為運動員的強大后援,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運動員的自身狀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比賽前的一段時間內,教練員應時刻保持與運動員的接觸,從而為二者之間的默契度和親密度的建立提供保障,同時,方便教練員及時有效的同運動員交流。應該給運動員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引導運動員積極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從而使運動員樹立優質的心理狀態。
(三)比賽前的心理訓練
這一階段指的是運動員上場做準備運動直至比賽正式開始的心理訓練。這樣做的意義是有針對性的對運動員進行積極的動員,從而使其用最佳狀態參加比賽。首先,進去場地是要做熱身運動。對于運動員來說,賽前熱身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這能夠讓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充分激發,使運動員融入比賽狀態。運動員要以積極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進行賽前熱身,比方說,可以用“我能行”等話語來激勵自己。其次,教練員要以簡潔明了的措辭來鼓勵運動員,這樣做不僅能夠引發運動員共鳴,同時也能快捷有效的為運動員的場上發揮建言獻策。最后,訓練運動員的注意力集中度。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動作等各方面機制要素地投入程度稱為注意力集中度。如果運動員過分注重個人成敗,產生傲慢等情緒都會使運動員的注意力不集中。同時,環境的變化,觀眾的反應等客觀因素也會影響其注意力。因此,運動員必須要下意識的擺脫自身存在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趙巖.關于高校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簡單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12).
[2]張強.謝瑋.河南省高校運動員心理訓練實用量表研究[J].運動,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