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正明
摘要:在采煤工作中,隨著粉塵的不斷增加,空氣污染現象不斷加重。各個機械設備在運用期間,隨著粉塵量的不斷提升,影響規定中的標準指標。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引發一些安全事故的產生。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維護現場與環境的安全性,需要為其提出有效對策,實現更好的防治工作。
關鍵詞:采煤;通風;防治;煤塵技術
當采煤工作中產生粉塵的時候,對空氣污染造成較大危害。由于是在實際工作執行期間,各個機械設備在巷道中產生的粉塵量不斷增加,也無法使其達到一定指標,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并造成嚴重危害,進而引發一系列事故的產生。所以,為了對粉塵數量進行防治,保證能夠維護現場的人員安全和環境安全,在這種防治行為下,不僅能維護整體的安全性,還能維護采煤工作的穩定執行。
一、轉載點采取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工作中,設置轉載點是在工作面的回風巷處,對其中產生的煤塵進行控制。當在轉載點使用一些機械的時候,需要為其增加密封罩、擋風簾等進行控制,保證能夠對存在的粉塵進行預防。為了在較大程度上對煤塵進行控制,防止其向外擴展,還需要對水管進口壓力進行控制,在機械實際運行期間,為了減少煤塵的產生,要利用電磁換向閥實現控制。當設備處于空車運行的時候,為了對煤塵進行控制,可以安裝傳感器。但是,利用傳感器進行的時候,需要執行人工方式進行,這樣才能獲得更好效果[1]。
二、對采煤機截割過程進行有效防治
煤礦開采工作在實際執行期間,使用采煤機為其中的主要因素。為了降低粉塵,需要對采煤機的實際運行狀況進行防治。比如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駱駝山煤礦,在總體上的生產能力每年在6萬噸。其中,主要的采煤層分布為9號、10號、16號。對于16號采煤層,其厚度主要維持在4.7米,其中的傾角維持在8°-10°。烏海市海勃灣區駱駝山煤礦是一種低瓦斯礦井,其中的煤塵極具有爆炸性特點,在對礦井進行采掘期間,還在使用非正規采煤法,給人們帶來極大危害,需要對各個情況進行控制與防治,維護工作的有效執行。
(一) 對采煤機結構進行更好改進
采煤機截割在實際執行期間,其存在的煤塵量和截割結構參數之間存在較大關系,,所以,在進行開采期間,為了對煤塵的產生量進行控制,要促進采煤機截齒結構的優化性,對采煤機的牽引速度進行維護。當前,使用的截齒方式更為廣泛,其使用的切割方式和安裝方式也不同。比如:基于性能比較良好的脆性硬煤,利用鎬形截取,將降低煤塵量。所以,在實際安裝工作中,要對現場的實際狀況和煤層情況、開采環境進行分析,并實現綜合性研究,降低煤塵量的產生。還需要對采煤機的截齒數量進行控制,如果其存在的截齒數量多,也會出現大量粉塵,所以,需要為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2]。
(二) 為采煤機的噴霧方式進行改進
采煤機截割工作執行期間,其會產生大量的粉塵。一般情況下,采煤機位置會處于開采工作面,進而產生大面積的擴散。利用新的采煤機機械進行控制的時候,還可以使用內噴霧防塵措施。產生與利用噴霧水,是基于電機冷卻水來實現的,其存在的噴霧較小,是無法達到有效煤塵防治。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增加噴霧量,需要促進噴霧方式的優化性,增加水壓和加壓泵,以保證獲得良好的噴霧效果。在實際工作執行期間,要對開采工作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改變傳統的外噴霧方式,對于噴霧引射方式來說,能夠為其獲得更多濕度,也能降低煤塵的產生量,在整體上,能夠促進降塵效果的充分發揮[3]。
三、其他措施
工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為了降低煤層中煤塵濃度,基于以上措施的分析,可以為其提出有效措施,對煤塵進行有效防治。
首先,煤層注水。開采工作在實際執行期間,在回采工作前期,需要在煤層中進行多個鉆孔工作,基于鉆孔對其進行注水,保證水能夠有效滲透到煤層內部,在該情況下,也能促進煤層顆粒與水實現較強的粘合力,從而降低煤塵的產生。在對煤層進行開發期間,使用煤層注水方法,能夠促進防塵效果的有效實現,是當前最為廣泛的應用方法[4]。
然后,將凈化水幕設置在回風巷處,在期間產生的水霧將導致巷道斷面潮濕,在這種巷道回流中,其存在的粉塵附著作用能良好實現,其不會產生大面積的擴散現象。在對水幕進行設置期間,需要將其與工作面的開采相近,當開采進行期間,隨著它的不斷前移,促進水幕作用的實現。
其次,對擋風簾進行設置。該工作在實際執行期間,能夠降低風流的產生。也可以將風簾安裝在工作面的上端口,保證風流在期間實現良好的引導作用,也對其產生的渦流現象進行防治。
最后,要對進風巷道內進行定期的灑水工作,保證對巷道內產生的集塵進行控制。
總結:
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下,煤炭開采工作也得以進步。煤塵的產生和開采會處于不同工作面,受各個原因的影響,將產生煤塵。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給出針對性解決措施,以促進防治效果的優化性。
參考文獻:
[1] 曹家車.采煤工作面通風防治煤塵技術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3):160,162
[2] 錢竹響.U型通風方式采煤面上隅角瓦斯積聚分析與處理方法[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1):97-98
[3] 李偉,李慶軍.開采極薄煤層采煤工作面的通風與安全管理[J].科技視界,2014(31):304-304
[4] 魏國山,曹士瀅,朱亞彪等.“U”型通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術[J].煤礦安全,2011,42(11):34-36,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