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芳+張貝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政策調整,公路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過渡段施工作為路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確保其施工的科學性、正確性與可行性。規范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提高過渡段施工水平,是有效延長路橋工程使用壽命,提升工程建設整體質量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準備
1 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準備
1、施工圖審核。對施工圖過渡段的尺寸、位置與高程等進行詳細核對,且對過渡段和其他結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核對,如橋梁、隧道等,確保各個工序緊密相連。
2、組織過渡段施工調查,為過渡段、相近結構物施工的土石方調配、施工組織設計資料收集等進行分析。如對特殊地質過渡段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土石方類別進行詳細核對,復查檢驗填料等。
3、預留過渡段。過渡段位置預留時,需對其起始點加以確定。并按照施工圖進行預留位置計算。如先進行路基施工的工程,需做好缺口、過渡段施工措施。通常情況下,過渡段和路基可同時進行施工。
4、施工前期,需做好表面清理工作,需對施工現場內全部障礙物或對施工造成影響的物體進行徹底清理,如草叢、軟土、有機雜質等。
5、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縱橫排水溝的合理設置,以此完善排水系統。也可通過抽水機進行強制性排水,做好和過渡段有關路基的排水工作。
2 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流程
1、搭板設置
在路橋過渡段施工中設置搭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如搭板長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車輛荷載作用下,路面的彎沉將會不斷改變,這種方式在具體施工中難度較大。另一種方式可以對剛柔過渡問題進行有效處理,依據具體施工情況,必須將搭板長度控制在8厘米以下。其他方式如選用預留反向坡度的方式,也就是保持搭板和橋臺連接處標高相同,路面連接端要比設計標高高一點,進而形成一個預留的反向坡,依據路橋之中的沉降差確定坡度的大小,這種方式必須在路線縱斷面平順的基礎上進行,以此對沉降差及預留反向坡度進行確定。搭板和橋臺之間的錨固有兩種方式水平向和豎向。在車輛荷載作用下搭板自由端一定會出現豎向位移現象,因此應選用水平向,這樣對橋臺受力更加有利。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橋臺混凝土搭板及其頂層施工技術必須遵循施工要求進行立模作業,同時確保混凝土表面的坡度及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2、不設置搭板
現階段我國大中型橋頭中都進行了搭板的設置,如果出現損壞搭板的情況,將對車輛的正常通行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時將增加施工的難度及維修費用。目前西方發達國家都選用在橋頭不進行搭板設置的方式進行路橋過渡段的處理。如不進行搭板設置,必須對臺后填筑工作進行較為精準的設計及施工,同時對填料及壓實作業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必須選用特殊結構進行處理,如鋪土工格網及填筑聚乙烯塊等。
3、臺后填筑
地基、路基及路面壓縮變形導致橋梁兩端路堤沉降。路基路面恒載及車輛荷載導致地基壓縮變形,行車作用下路面結構層因填料壓縮、固結及次固結而出現壓縮現象。當搭板與橋面面層結構與厚度相同時,就不會出現出現沉降差。通常情況下,車輛荷載的作用影響深度在2米。但相關數據顯示,因為填料自身固結和不符合施工要求等問題,必須加固處理整個臺背填方,只有這樣才能對橋頭跳車問題進行有效處理。
對臺背路基沉降及跳車起影響作用的因素為臺背回填壓實質量,作為臺背施工的重要環節,臺背回填碾壓施工中如機械壓力過大將嚴重影響到臺墻的質量。基于此,應采用小型壓實機械進行臺背回填的壓實作業,在壓實過程中如分層壓實必須將其厚度控制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間。在選取材料的過程中必須要采用便于壓實的材料,相關實踐表明,在相同壓實標準情況下,臺背回填處粘性土的壓實功高于砂礫料及二灰碎石的壓實功,選用小型壓實機械要使臺背回填粘性土壓實度高于95%難度很大。
在路橋過渡段施工中,如僅僅采用橋頭搭板,根本無法確保路基的壓實度,進而導致路基下沉現象的出現,甚至出現搭板下地基脫空的現象,進而不利于搭板的受力。由此可見,橋頭搭板的配合設置,必須嚴格控制路基的壓實度。在路橋過路段壓實施工中,應選用振動式壓路機在距離路基頂面1米范圍內進行壓實施工,也可以選用其他小型壓實機械根據壓路機械的振壓作業深度確定各層填筑的厚度。遵循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及分層檢測的方式進行有效施工。為減少壓路機與構造物之間的距離,需要將路基縱向填筑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通常控制在10到15度之間,與構造物之間形成鈍角,并對這個角度進行有效控制,這樣對碾壓機械作業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十分有利,這段坡度的長度要控制在5米以上。
4、地基處理
作為控制橋頭跳車的重要措施,橋背軟弱地基的有效處理對路橋過渡段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我國軟基處理中應用的主要方式有換土法、超載預壓法等,這些方式應用可以對地基性能進行有效改善,同時還可以有效對路橋的承載力進行提高,降低沉降差等。
選用樁基礎作為在軟土地基上橋臺修建的主要形式。假如在相對較厚的軟土層進行高路堤的修筑,由于回填材料的質量軟土會出現向側邊擠壓的現象,進而給基樁施加較大的力,造成水平位移或轉動現象出現在橋臺。這種情況下,將對支座、伸縮縫等造成損壞,同時還會對橋面或橋臺造成損壞。為防止不正常位移情況的產生,必須對回填材料減輕,以此對側向流動的強度起到抵抗的作用。
5、臺背排水
當路橋過渡段排水出現問題時,則會出現橋臺路基連接處水下滲的情況,進而對路面結構層穩定性降低,出現錯臺及跳車現象。基于此,可以依據臺背填料的類型等情況進行排水方式的選用,進而對臺后填料的水分進行疏干。應將防水涂層設置在橋臺背面,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滲水對結構物的損害。在進行回填區頂部及底部排水作業時,必須夯實回填表面并進行截、排水設施的設置,有時還要封閉表面,進而對地面水下滲問題進行有效降低。
3 路橋工程過渡段施工注意事項
1、驗收與處理過渡段基底。根據施工圖規定進行過渡段基底、橋臺基底同時處理。如路堤高度在3米以下,原地面處理需與施工圖相符。要求基底沒有雜物現象,如草皮等。密實、平整為原地面基底處理的要求。同時基床范圍內地基應與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需求相符,也就是必須控制在1.5Mpa以上,或地基基本承載力必須控制在0.18Mpa以上,同時按照施工規定進行基底換填施工。不足情況下,需進行地基加固施工。
如路堤高度在3米以上,需先平整過渡段基底原地面,在通過振動碾壓機進行碾壓施工,要求其地基系數在每米130Mpa以上。根據施工規定,路堤、路塹過渡段施工需沿著原地面縱向進行臺階開挖施工,臺階高度應滿足施工要求。
2、檢測過渡段施工情況
選取水準儀對基坑回填頂面高程進行準確測量,其偏差值范圍為—50毫米到+50毫米。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等需與施工規定相符。碎石顆粒內針狀、片狀碎石含量一般應控制在20%以下。碎石質地較軟或極易破碎情況下,黏土團含量需控制在10%以內、2%為有機物最高含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路橋工程已經成為我國基礎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建設項目,過渡段施工作為路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內容,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工程的整體質量。在工程施工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規范要求,對各環節質量嚴格把關,防止各種質量通病的發生,確保整體工程施工質量達到合格水平,并努力實現創優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婕;;淺議路、橋(涵、通道)過渡段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及預防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任帥,李寶貴. 淺析路橋工程建設中過渡段的施工技術[J]. 中國城市經濟. 2011(11)
[3]任洪光;張金超;;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4] 黃學文. 路橋工程中過渡段施工技術的發展研究[J]. 中華民居(下旬刊).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