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吳丹
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橋梁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為更好地建設橋梁工程,必須重視施工技術、施工方法的合理選用。懸臂現澆箱梁掛籃法作為橋梁工程施工的重要方式,將其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才能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為此,本文主要對橋梁施工中懸臂掛籃技術原因、施工流程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橋梁工程;懸臂掛籃;施工流程
1 懸臂掛籃技術原理
懸臂掛籃是一種橋梁施工中常見的懸臂澆筑施工技術,該技術中使用了能夠自由移動的掛籃,省去了大型起重機械的使用,而且這種技術具有輕型的結構,操作上容易入手。施工單位可以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對梁段進行劃分,分段進行懸臂操作,當該梁段施工完成之后可以將掛籃前移,到下一梁段展開施工。懸臂掛籃本身具有一定強度的承重能力,可以在其平臺上進行操作,極大地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橋梁建設的時效性。所以,施工單位起初在設計掛籃時期,必須兼顧掛籃的靈活性、穩定性、可操作性以及強度,最大程度上減少其自重,以確保掛籃施工人員的安全,同時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施工質量。
2 橋梁懸臂掛籃施工流程
1、掛籃拼裝
完成0塊施工后,在其梁面上進行掛籃組拼作業,首先,抄墊各個掛籃2片桁架下滑道位置,確保其平整度符合施工規定,以此滿足掛籃安裝高度需求。最后進行掛籃下滑道鋪設,及前滑板、后勾板安裝。在掛籃菱形構架安裝后,需進行掛籃后錨固系統、橫聯、平聯、前上橫聯安裝。再次,完成掛籃底模平臺拼裝安裝工作后,需進行其他位置安裝,如內滑梁、內模、外滑梁等。
2、掛籃走行
在1#塊完成澆筑后需向前進行滑道拼接,并將掛籃后錨固解除。掛籃走行到設計要求處時,可在外模支架位置臨時掛吊底模平臺,或在外滑梁位置直接掛吊,并在外滑梁位置設置外模支架。通常情況下,掛籃走行需一次完成,其主要部件為菱形桁片、內滑梁、外滑梁等。當水泥漿強度為20Mpa后(壓漿后)需及時對掛籃進行移動施工。在掛籃走行時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軌道安裝;
第二,選取2臺手拉葫蘆(5噸)用于底模平臺后橫梁在外模走行梁懸掛的主要設備;
第三;底模平臺后吊帶拆除;
第四,前吊帶、外模走行梁前吊繩與懸吊滾輪安裝,確保自重作用下底模平臺與外側模可脫模;
第五,掛籃后錨拆除;
第六,手拉葫蘆安裝于軌道前端,對主構架前移起到牽引作業,并確保其對底模平臺、外側模起到帶動作用,確保其同時前移。完成最后一段梁體張拉作業后,即可將掛籃拆除。
3、線形控制
根據設計圖,施工前期需詳細核算各節段線形控制高程。懸澆線形控制,應對懸臂長度和重量、掛籃重量和施工荷載等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并做好施工調整作業。懸澆梁段時,需定期測量、復核中線里程,及時總結預施應力前后、溫度影響變化情況。測量放樣時,需確保相同孔、節段具有一致的高程、中線位置等,以此保證合攏和成橋線形的正確性。在撓度控制中要求,按照監控單位提供的數值進行預拱度設置。施工中一節梁段澆筑后,需對梁段產生的撓度情況進行詳細觀測,并同時計算值調整下一梁段澆筑施工程序。
4、合攏段施工
完成各T構懸澆作業后,需及時進行全橋施工,其合攏順序如下:2邊孔合攏(完成2邊孔合攏作業后,需解除主墩位置臨時墩梁固接)—主孔合攏(實現主橋合攏體系轉換)—微膨脹混凝土摻加—水箱加壓法施工(中間合龍段除外,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中其他合攏段都需加平衡重,其選取的主要方式為水箱加壓法,在灌注混凝土時需將水同時注入到水箱內)。因自然因素的影響,將產生拉裂、壓壞合攏段混凝土的現象。為此可通過剛性支承對合攏2端進行臨時鎖定,確保其能夠對相應彎矩剪力結點起到承受作用。鎖定溫度需與設計規定相符,要求在2懸臂端支承必須具備良好穩固性,以此確保支承頂面的質量。
5、鋼筋施工
(1)加工鋼筋。調直與清理工作需在鋼筋加工前進行,不能出現油漬等問題。按照梁體鋼筋編號、供料尺寸等進行合理下料,選取連續配料的方式施工可將鋼筋損耗降到最低。鋼筋彎制時一般順序為由中間向2端彎制,需一次完成彎鉤作業。選取閃光對焊、電弧焊等措施對鋼筋接頭進行焊接,試焊作業需在正式施焊前完成,并對各項技術參數進行全面掌握,確保其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施工。
(2)綁扎鋼筋。底板—腹板—頂板鋼筋為綁扎鋼筋的順序,同時還需對其他位置波紋管進行安裝。在車間加工的鋼筋為半成品,在向現場運至后,即可進行綁扎作業。鋼筋綁在施工中需對不同鋼筋綁扎順序進行合理安排。完成綁扎作業后,則應利用細石墊塊作為保護層,將其強度控制在45Mpa以上,布設成梅花形對鋼筋加以保護。
6、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中,需對稱平衡灌注懸臂施工的2個對稱節段。分段分層灌注為混凝土灌注的主要方式,30厘米為分層厚度,混凝土灌注的自由落高需控制在2米以下,當其在2米以上時,則需選取滑槽、串筒等措施。
要求灌注混凝土時必須具備連續性,與初凝時間相比,上、下層間隔時間必須控制在其合理范圍內。同時避免模板碰撞鋼筋、預埋件等問題的出現。一般以“插入式振搗器”作為混凝土振搗的主要機械,為避免漏振等問題的產生,必須做好振搗檢查工作。
7、預應力施工
選取塑料波紋管作為預應力孔道材料,與被接長的波紋管直徑相比,波紋管接頭需高一點,為波紋管施工提供便利。為確保預留孔通暢性,需將波紋管內徑小的厚壁膠管插入到縱向波紋管內,并在灌注混凝土與初凝之間做好重復抽動、旋轉施工,確保混凝土初凝后需將其立即拔出。為確保波紋管能夠有效粘結水泥漿,應將波紋管外面的雜物清理干凈。波紋管和錨下墊板需保持同心,支承板需與管道軸線垂直。在鋼絞線切割梳理后應進行穿束施工,隨后間隔2到3米選取扎絲進行一道一道綁扎,需在鋼絞線空隙內放置扎絲扣,編束后可分類放置與儲存。在預應力束張拉前需標定千斤頂與油壓表,安裝錨具夾具前則應對鋼筋質量進行檢查,避免裂紋、變形問題的出現。以應力作為張拉的主體,以伸長量校核實施雙控,并在-6%到+6%之間控制實際伸長量和計算伸長量的差額。
8、孔道壓漿和封錨
通常分2次壓漿,各個孔道需在2端前后各進行一次壓漿,30到45分鐘為2次間隔時間,為確保壓漿具有飽滿性,也可選取一次性壓漿施工方式。從下到上為孔道壓漿的順序,需先集中完成一個位置的孔道壓漿工作。為降低水泥漿收縮現象,需將0.1%鋁粉摻加到水泥漿內,并充分混合水泥漿。灌漿施工前,先通過0.3到0.5MPa壓力水將孔道沖洗干凈,再按照從下到上順序灌漿,并將穩壓閥設置于孔道末端,另一端在灌漿施工中出現濃漿溢出現象后需將穩壓閥關閉,隨后進行1分鐘屏漿,有壓情況下水泥漿凝結,應確保壓漿質量。灌漿施工中應確保各條孔道一次灌注成功,不能存在中斷現象。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橋梁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推進,多種高質量的橋梁施工技術在我國得到快速的發展以及普遍的運用,懸臂掛籃技術便是其中之一。懸臂掛籃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橋梁施工技術,在我國橋梁施工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懸臂掛籃技術中的掛籃可以自由的移動,靈活性較高,可以適用于各種橋梁施工。在橋梁施工質量需要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加強關于橋梁施工中懸臂掛籃技術的研究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王君,何朝輝.討論橋梁工程中掛籃懸臂澆筑法的施工技術[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08)
[2]李君君,劉曉慶.拼裝組合式掛籃的介紹與數值模擬[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3)
[3]胡會軒.懸臂掛籃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