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方+孫愛麗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以及公路工程建設也隨之得到了快速發展。公路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因此廣大人民群眾對公路工程路面質量及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砼路面是公路工程最常見的一種路面形式,其施工質量對工程使用壽命影響巨大,為此,必須合理控制及優化水泥砼路面面層施工,才能真正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為此,本文主要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準備、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公路工程;水泥路面;面層施工;材料選擇
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水泥:選取標號為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要求每立方水泥用量在330kg以上,在1.5小時以下控制初凝時間,10小時為最高終凝時間。
集料:選取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碎石作為粗集料,4.75—9.5mm、9.5—19mm、19—31.5mm為碎石規格。選取天然砂作為細集料,其特點為堅硬、耐久等。
水:一般飲用水即可,不得選取污染水質。
外加劑:選取高效引氣減水劑。
鋼筋:混凝土路面相關材料應與設計規定相符,如鋼筋網、傳力桿、拉桿等。鋼筋應具有順直性,裂紋、斷傷、銹蝕等問題不得出現在表面內。要求必須鋸斷傳力桿鋼筋,不能選取擠壓切斷方式,垂直、光滑為斷口特點,并通過砂輪進行毛刺打磨,進行圓倒角2到3mm加工。
接縫、填縫材料:選取泡沫板作為接縫填縫板材料,設置過程中需將縫隙雜物清理干凈。選取乳化瀝青作為填縫材料。
2、基層準備
對基層各項指標進行檢查驗收,如壓實度、平整度等,以此確保其能夠與設計規定相符。基層表面不得存在雜物情況,沒有松散問題。按照基層濕潤情況,水泥混凝土面層鋪筑施工中應對其灑水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基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
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工藝
1、模板安裝
選取高剛度槽鋼(22cm以上高度)進行模板制作,長度為3m,選取1.5m模板用于小半徑彎道。根據設計規定在模板側面進行拉桿孔預留。利用拉線繩進行模板安裝平面位置、高度控制,利用墊木方式進行模板垂直度調整。選取砂漿進行底部空隙封堵,通過螺栓進行模板與模板之間的連接。背部焊接鋼筋進行模板固定、支架固定。如1m以下為支架之間的距離,固定選取鋼釬施工,將模劑涂抹到模板內側接觸混凝土的表面位置。確保安裝模板具有平整性,不得有漏漿、錯茬、錯臺存在于模板底部。完成安裝模板工作后,需檢查其平面位置、高程、寬度等,以此確保其滿足施工規定。
如混凝土抗壓強度在8mp以上時,即可將模板拆除。要求選取專用工具將模板拆除,防止板邊、板角等位置的混凝土損壞,模板拆除后需將砂漿等雜物清理干凈,并對變形進行矯正。
2、鋼筋加工及安裝
鋪筑施工前期,根據設計規定進行鋼筋網準確放樣,且進行位置、路面板塊及接縫位置等進行設置。按照設計規范,路面鋼筋網在直線段進行矩形板鋼筋網片加工,異型板鋼筋網片用于加寬、超高地段,網片都選取直徑12的鋼筋進行焊接與綁扎。鋼筋網縱橫向鋼筋間距不同,如100mm為其縱向間距、200mm為其橫向間距,在面層頂面6cm位置進行縱向鋼筋設置,在縱向鋼筋下方設置橫向鋼筋。縱向鋼筋搭接長度必須控制在鋼筋直徑35倍以上,錯開搭接部位,所有搭接端連線和縱向鋼筋夾角需控制在60度以上。
按照設計規定,由箱型構造物位于混凝土面層下方,當期頂面到面層的間距在400mm以下或向基層嵌入的情況下,可將雙層鋼筋網設置到混凝土面層內,與面板頂部、底部之間的距離分別控制在6cm左右,通過焊接架立鋼筋的方式進行雙層鋼筋網底部作業,也可選取混凝土墊塊進行支撐,其厚度可控制在30mm,要求每平方米所需數量控制在4到6個。
如400到1200mm范圍內為頂面到面層底面的距離,需將單層鋼筋網設置到混凝土面層內,在與面板頂層距離6cm的位置設置單層鋼筋網,此時外側鋼筋到中心—接縫或自由邊的間距需控制在100mm以上,且每平方進行4到6個焊接支架的配置,防止鋼筋網在拌合物堆壓下出現下陷、位移現象。
3、混凝土施工
第一,攤鋪。攤鋪施工前需清理干凈基層,并做好灑水保濕工作。指派專人進行車輛卸料指揮,在攤鋪寬度內,卸料分堆進行。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材料灑布,防止混凝土攤鋪平整后出現踩踏現象,或因踩踏出現泥土進入路面現象。材料灑布速度應和攤鋪速度相符。按照混凝土拌和塌落度、路面橫坡進行布料松鋪系統的確定,通常可控制在1.12到1.25范圍內。
第二,振搗壓實。10m以上為混合物布料長度,可及時進行振搗施工。選取插入密排振搗棒的排式振搗機進行振搗施工,間歇插入振搗,邊角不宜振搗位置,可通過人工+插入式振搗器的方式進行施工。如部分位置存有鋼筋,振搗過程中應避免變位問題出現在鋼筋位置。要求在振搗棒有效作業半徑的1.5倍內控制每次移動距離,且在0.5m內進行有效控制。在相同位置振搗器的持續時間可通過混合物下沉現象停止進行確定,不能存在振搗過度問題。振搗壓實面板后,需及時進行縱縫拉桿安裝。混凝土路面為單車道攤鋪,可根據設計規定在側模預留孔內進行拉桿插入。將傳力桿設置到脹縫、臨近脹縫的3條縮縫內,其余無需進行設置。拉桿、傳力桿設置時應垂直于接縫,并在板厚中央位置設置。
第三,整平。根據作業單元利用三輥軸一段一段地進行整平施工,20到30m為作業單位長度,振搗機振實和三輥軸整平2道工序的時間間隔必須在15分鐘進行有效控制。在一個作業單元長度內,選取前進振動、后退滾壓的方式進行施工,2到3遍為此滾壓遍數。完成滾壓施工后,把振動輥軸與模板抬離,通過整平軸進行靜滾施工,4到8遍為其靜滾遍數。早3到5mm之間控制表面砂漿厚度,通過振動軸提升進行水泥砂漿不斷向前推移,如呈現出稀漿現象,需通過人工方式進行刮去,在路面施工中不得使用此類砂漿。
第四,精平飾面。在混凝土初凝時間30%內完成三輥軸攤鋪整平作業,第一遍飾面時需及時通過刮尺(3到5m)進行施工,如時間過長則會降低其均勻效果。在推拉施工中,需將刮尺底面、路面連接位置進行調整,刮尺底面前緣應與路面相分離。刮尺應一直壓著刮出的漿液,相比漿面,刮尺推拉方向和其之間的角度應具有一致性。抹面施工機械為抹面機,完成施工后,需進行邊整縫清理工作,如存有缺角等問題應及時進行修補作業。要求在混凝土初凝時間50%以內結束抹面施工。
第五,拆除模板。按照氣溫、強度變化情況進行模板拆除時間的確定。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路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修建公路工程中,往往存在大量路面問題,如處理不當,將給公路工程使用年限、行車安全性帶來極大威脅。為此,必須重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以此達到控制施工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雄文,唐尋.淺析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質量的控制要點[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0)
[2]陳俊敏.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探討[J].科技信息.2010(19)
[3]陳吉文,王松民.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層及基層施工工藝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06)
[4]陳亮亮,黃冬冬,鄭少鵬.水泥混凝土路面引氣混凝土綜合控制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03)
[5]宋少民,楊欣美,陳曉芳.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綜述[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