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豆豆+潘富娟+高峰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業(yè)也邁入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地下空間利用率越來越高,基坑深度也隨之增加。地基施工作為建筑工程建設基礎,為提高建筑物地基牢固性,地下連續(xù)墻技術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應用。為此,本文主要對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概況、施工準備及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概況
1 地下連續(xù)墻的概況
地下連續(xù)墻是基礎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種挖槽機械,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軸線,在泥漿護壁條件下,開挖出一條狹長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內吊放鋼筋籠,然后用導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個單元槽段,如此逐段進行,在地下筑成一道連續(xù)的鋼筋混凝土墻壁,作為截水、防滲、承重、擋水結構。本法特點為施工振動小,墻體剛度大,整體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
2 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準備
1、在正式施工以前,技術人員要及時前往施工現場,全面測量基層各項參數,將連續(xù)墻施工所用的材料以及設備準備好。假如有松軟現象存在于原基層導致基層無法承受大型機械,需要通過人工發(fā)掘的方式進行來加固處理松軟的基層。在施工前還需要對現場的水電供應進行綜合考慮,準備好施工前所需要的材料,不允許施工過程因材料不足而中斷。
2、地下連續(xù)墻的設計、施工和完工后的使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事先是否對水文、地質情況有全面、正確的了解。因此,必須認真進行地質勘探,要根據工程情況、挖槽長度、地形起伏等正確確定鉆孔位置,鉆孔深度應超過地下連續(xù)墻的設計深度。地質勘探中應注意收集有關地下水的資料,如地下水位及水位變化情況、地下水流動速度、承壓水層的分布與壓力大小,必要時還需對地下水的水質進行分析。
3 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的應用
1、導墻施工
導墻起著平面位置控制、垂直導向、擋土與穩(wěn)定泥漿液面護槽的作用。槽段開挖前,應沿地下連續(xù)墻軸線兩側修筑導墻,以防止地面土坍塌,確保成槽順利進行。導墻施工順序:平整場地一測量定位一挖槽一澆筑墊層一綁扎鋼筋一支模板一澆灌混凝土一拆模板并設置支撐一導墻外側回填土。
導墻施工時基底應和土面密貼,以防槽內泥漿滲入導墻后面?,F澆導墻分段施工時,水平鋼筋應預留連接鋼筋與鄰接段導墻的水平鋼筋相連接。導墻是液壓抓斗成槽作業(yè)的起始階段導向物,必須保證導墻的內凈寬度尺寸與內壁面的垂直精度達到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墻面與縱軸線距離的允許偏差10mm,內外導墻間距允許偏差5mm,導墻頂面保持水平,全長范圍內應小于10mm,局部高差應小于5mm。導墻混凝土澆筑完畢,拆除內模板之后,應在導墻溝內沿其縱向每隔1m左右加設兩道木支撐,將兩片導墻支撐起來,并向導墻溝內回填土方,以免導墻產生位移。導墻混凝土自然養(yǎng)護到50%設計強度以上時,方可進行成槽作業(yè)。在此之前禁止車輛和起重機等重型機械靠近導墻,機械距導墻不小于3m。
2、泥漿配制及使用
工程中采用的配制護壁泥漿材料為膨潤土、自來水、純堿。泥漿按配合比進行配制,配好后儲存在半埋式磚砌泥漿池中。泥漿循環(huán)采用泥漿泵輸送、回收,由泥漿泵和軟管組成泥漿循環(huán)管路。在地下墻施工過程中,因為泥漿要與地下水、泥土、砂石、混凝土接觸,其中難免會混入細微的泥沙顆粒、水泥成分與有害離子,必然會使泥漿受到污染而變質。因此,泥漿使用一個循環(huán)之后,要對泥漿進行分離凈化,盡可能提高泥漿的重復使用率。循環(huán)泥漿經過分離凈化之后,雖然清除了許多混入其間的土渣,但并未恢復其原有的護壁性能,因為泥漿在使用過程中,要與地基土、地下水接觸,并在槽壁表面形成泥皮,這就會消耗泥漿中的膨潤土、純堿和CMC等成分,并受混凝土中水泥成分與有害離子的污染而削弱了護壁性能,因此,循環(huán)泥漿經過分離凈化之后,還需調整其性能指標,恢復其原有的護壁性能,這就是泥漿的再生處理。施工中要經常測試泥漿的性能指標發(fā)現不符合指標要求時要及時調整處理,以保證施工安全。
3、槽段開挖
工程采用意大利進口的BH一12型液壓抓斗和KH180履帶式起重機、50t汽車吊配套的槽壁挖掘機。抓斗出入導墻口時要輕放慢提,防止泥漿掀起波浪,影響導墻下面、后面的土層穩(wěn)定。不論使用何種機具挖槽,在挖槽機具挖土時,懸吊機具的鋼索不能松馳,要使鋼索呈垂直張緊狀態(tài),這是保證挖槽垂直精度必須做好的關鍵動作。挖槽作業(yè)中,要時刻關注側斜儀器的動向,及時糾正垂直偏差。單元槽段成槽完畢或暫停作業(yè)時,即令挖槽機離開作業(yè)槽段。
4、鋼筋籠吊裝
在工程中吊裝鋼筋籠配備了KH180履帶式起重機、50t履帶式起重機。起吊時,主副吊鉤同時起吊,在鋼筋籠以水平狀態(tài)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繼續(xù)提升主吊鉤,并緩慢放松副吊鉤,使鋼筋籠由水平轉成垂直懸吊狀態(tài),拆去副吊鉤,再對位沉放入槽中。鋼筋籠吊點的布置和起吊方式要防止鋼筋籠產生不可恢復的變形,起吊時不能使鋼筋籠下端在地面上拖拉。為防止鋼筋籠吊起后在空中搖擺,在鋼筋籠的下端系拽引繩用人力操縱。起吊鋼筋籠時,先用主吊和副吊雙機抬吊,將鋼筋籠水平吊起,然后升主吊、放副吊,將鋼筋籠凌空吊直。吊運鋼筋籠必須單獨使用主吊,必須使鋼筋籠呈垂直懸吊狀態(tài)。吊運鋼筋籠入槽后,用吊梁穿入鋼筋籠最終吊環(huán)內,擱置在導墻頂面上。校核鋼筋籠入槽定位的平面位置與高程偏差,并通過調整位置與高程,使鋼筋籠吊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在現場采樣搗制和養(yǎng)護混凝土試塊,及時將達到養(yǎng)護齡期的試塊送交試驗室作抗壓與抗?jié)B試驗。
5、水下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澆筑是地下連續(xù)墻質量保障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度以及各種材料的指標性能,保障混凝土的塌落度、流動性、和易性及擴散度,防止離析現象發(fā)生,嚴格控制導管澆筑水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及施工質量,保障地下連續(xù)墻體的強度性能。本工程選用商品混凝土,供應速度為30m3/h以上。粗骨料使用碎石,選用42.5R水泥(用量不少于400kg/m3),坍落度180~220mm。使用3mm厚的密封導管,纖維袋裝混凝土作塞頭。每槽段采用兩根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分別由專用提升架或沖擊鉆機懸吊提升,導管底端離槽底40cm,首批入槽混凝土量應保證開塞后導管埋深不小于50cm。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槽內混凝土面高低差小于30cm,中途因故停頓時間不超過30min,導管埋深控制2~4m之間。
6、拔出接頭管
(1)混凝土初凝后即應上下活動接頭管,開始松動時向上提升15—30cm,以后每10—15min活動一次,每次提升15—30cm;混凝土澆筑后3.5—4.0h開始抽拔接頭管,8h內全部拔出。
(2) 為了防止混凝土把接頭管固結,在實際操作中應保證松動時間。
(3)最后一節(jié)接頭管拔出前先用鋼筋插試墻體頂部混凝土有硬感后才能拔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基本建設領域的蓬勃發(fā)展,在地下工程、房屋建筑等涉及的大型深基坑工程中越來越廣泛地采用地下連續(xù)墻(以下簡稱地連墻)作為豎向圍護結構。本文通過對施工過程中的地下連續(xù)墻關鍵技術的研究,解決了一系列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而完善的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以期全面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顯花.芻議土建施工中地下連續(xù)墻技術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4,24:61+65.
[2]劉軍.土建施工中地下連續(xù)墻技術的運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18:23+25.
[3]朱瑜.土建施工中地下連續(xù)墻技術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5,13:93+97.
[4]張楊.試析在土建施工中地下連續(xù)墻技術的運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176.
[5] 崔旭東.地下連續(xù)墻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城市建設:下旬,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