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曄
摘要:本文闡述了互聯網+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網綜藝節目出現及盛行的原因,主要有電視綜藝節目受限,網絡綜藝相對自由;電視綜藝節目播放權的購買成本高,視頻網站開始制作網絡綜藝;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綜藝獲得技術支撐等。我們提出了網綜節目滿足了觀眾個體認同感,節目突出娛樂節目的“全民狂歡”,引起時代精神共鳴,傳播的多平臺化等優勢特點以及網絡綜藝節目的前景與隱憂。
0引言
當今互聯網的滲透領域極為廣泛,網絡媒體也應運而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媒體時代。作為新起之秀,由網站自主創辦制作的網絡綜藝節目越來越受到了觀眾的青睞。在過去,網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將電視綜藝節目,通過網站轉播給網絡用戶選擇觀看。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綜藝節目規格高、要求多等特點逐漸限制了其本身的發展。在越來越追求自由的時代背景下,更富有自由發揮空間的網絡環境成為了綜藝節目的新戰場。目前網絡綜藝節目創作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基于此,本文將對新媒體時代下,網絡綜藝的現狀與發展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網綜藝節目出現的原因
(一)電視綜藝節目受限,網絡綜藝相對自由
近幾年來,為了提高節目的質量和水準,國家對電視綜藝節目加強管理,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了“限娛令”等一系列政策,防止電視媒體充斥低俗的娛樂節目。網絡綜藝相對來說受到的管控較少,擁有相對的自由。各大視頻網站積極投身于網絡綜藝的制作中。優酷視頻網站利用自身的優勢推出了網絡綜藝《火星情報局》就是這一明證。
(二)播放權的購買成本高,視頻網站開始制作網絡綜藝
以前視頻網站都是從電視媒體購買綜藝節目的播放權,然而購買的成本日益增長,視頻網站越來越承受不了昂貴的購買成本。而且走紅的電視綜藝節目的播放權,也很難購買到,各家視頻網站之間競爭激烈。一些擁有優秀綜藝節目資源的衛視開始建立自己的獨家網絡播放平臺,如湖南衛視的芒果TV。這樣,視頻網站更難有優秀的綜藝節目資源。各家視頻網站不得不尋求新的發展路徑,開始利用自身的優勢制作網絡綜藝。
(三)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絡綜藝獲得技術支撐
網絡綜藝的產生,離不開網絡技術支撐。網絡的便捷性使很多人開始選擇在網上觀看視頻。網絡已經成為很多人新的娛樂方式,尤其是年輕的網民更愛在網絡上觀看自己喜愛的視頻。網絡綜藝的產生,迎合了受眾這種觀看方式的變化。而且,網絡綜藝需要強大的后期剪輯能力,它們的精彩呈現離不開網絡技術的發展。
二、“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下網綜節目發展與思考
(一)網綜節目滿足了觀眾個體認同感
《我是歌手》節目充分發掘受眾自我認同感,滿足受眾的自我實現感,普通觀眾搖身變為評委,明星換做參賽選手,將昔日明星大腕才有的評判與裁決的權力交給了受眾,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感,同時極大提升了受眾的自信與滿足感。看似一反常規的華麗變身,實則是潛意識中“本我”的釋放,身份角色的轉換為受眾提供了全新的收視體驗與互動模式,豈能不征服受眾?受眾根據對自身的認知,去完成對歌手的理解,產生情感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認同,從而獲得一種社會身份認同與滿足。
(二)網綜節目突出娛樂節目的“全民狂歡”
當下的電視娛樂節目突出的便是參與性和娛樂性,強調的便是大眾狂歡,臺上臺下、場內場外受眾互動,全民參與,一起狂歡。在電視締造的空間中充滿了歡笑、吶喊和情緒的宣泄。無論是臺上演員、臺下觀眾、電視機前受眾,都能參與其中,通過電視媒介,所有人都能體驗到一種狂歡的喜悅。狂歡打破了隔閡,無論尊卑,彼此平等。《我是歌手》更是將平等發揮到了極致,明星走下神壇,同受眾一樣變為普通人。
(三)引起時代精神共鳴
一些娛樂節目一味追求娛樂性,忽視節目品質,受眾在體驗感官刺激之后,感到的卻是精神的高度空虛和乏力。這種虛無感增強了受眾的迷茫、低落情緒,狂歡之后,當受眾再次回到現實生活,便意味著全面潰敗與失落,這將導致電視節目文化內涵喪失、文化品位及審美價值的殆盡、也終將導致受眾價值混亂。電視節目的泛娛樂化使受眾在娛樂的同時也在喪失著自己的精神、信仰和靈魂。有些網絡綜合節目的高收視率和海內外巨大的影響,為電視人樹立了可貴的信心,引導了創作的方向。
(四)傳播的多平臺化
網絡綜合節目在內容和制作上完全互聯網化,這樣就決定了它只能在互聯網上進行播放。節目為了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必須在各平臺上進行曝光,包括微博、微信等。有些網絡綜合節目的內容能在微博上引發熱烈的討論,成為微博的熱搜,獲得大范圍的傳播。節目中的明星都有自己的粉絲群體,他們的轉發,能使節目信息獲得快速傳播。網絡綜合節目充分調動互聯網的營銷手段,進行多渠道宣傳。
(五)網絡綜藝節目的前景與隱憂
“互聯網+”的核心是運用互聯網的價值觀、方法論和技術手段去重構傳統行業。網絡綜藝就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對傳統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它們具有“互聯網+”特點的生產機制,節目大都是其他團隊生產的,自己不直接從事節目生產,主要是整合自己的優勢資源,發揮平臺功能,有效傳播節目。很多網絡綜藝都獲得了成功。但我們應該看到網絡綜藝算不上成熟的樣態,要想獲得更好發展,必須不斷進行創新。一些學者認為,網絡綜藝發展的隱憂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管控。不可否認,目前的網絡綜藝確實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一些節目的內容比較低俗,甚至以色情吸引觀眾眼球,使網絡綜藝的整體格調不高。網絡綜藝過多關注娛樂的傳遞,而忽略了文化的傳播。這些節目的主要受眾是青年網民,節目中的一些低俗內容,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結語
當下,真正優秀的電視娛樂節目,應充分考量時代語境,走下神壇,放下身段,關注受眾需要,重視用戶體驗,給觀眾帶來感性愉悅和滿足感,同時還應秉持審美品格、把握文化導向、并努力宣揚人性的光芒,提升節目整體藝術水準。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肯定性思考、以及后者對前者的關注、自下而上的傳播方式和自上而下的人文關懷,網絡綜合節目的優勢發展將對電視綜藝節目創作指明了一定的創新方向,希望我們的影視文化能夠得到更大繁榮。
參考文獻:
[1]田熠.從《奇葩說》看新媒體時代我國綜藝節目趨向[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8):48-49.
[2]李綺瑩.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電視綜藝節目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6):129,131.
[3]李慶偉.新媒體時代電視綜藝節目營銷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蔡景其.明星真人秀:創新模式給新時代下電視傳媒發展帶來新突破——當前真人秀節目發展現狀探析[J].東南傳播,2015,(2):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