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一果
下跪的副市長
文/殷一果

(圖/CFP)
2005年7月4日下午,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濟寧市原副市長李信受賄案進行公開宣判,以受賄罪判處李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李信犯罪所得的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李信被省紀委帶走了”“李信被雙規了”……
從2004年6月底開始,李信的境況成了山東省濟寧人最關注的話題。
李信何許人也?濟寧市人民政府的網站上這樣介紹:副市長,主持高新區的工作,分管科技、外事、僑務、對臺事務等工作。
李信成為議論的焦點不僅僅因為他“出事了”,更令人驚詫的是,一位地級市的副市長,竟然會向一個普通市民跪地求饒,并任由別人將這一姿態拍成照片。
很快,山東省紀委展開調查。2005年7月4日,李信因受賄罪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
李信,1954年2月出生在山東省濟寧市,他的父親是一位領導干部,長期在濟寧擔任要職,母親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良好的家庭背景,為其日后的成功打下了經濟和政治基礎。大學畢業后,李信被分配到濟寧市建筑設計院,當上一名設計員。工作中,李信每天早來晚走,臟活、累活搶著干,領導和同事們無不對這個聰明能干、討人喜歡的小伙子豎起大拇指。在組織的培養下,李信很快被提拔為濟寧市建筑設計院的副院長、院長。在此期間,李信先后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市勞模、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省勞模等多項榮譽。1994年初,濟寧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由于李信在建筑設計院的出色表現,被任命為高新區副主任。之后,高新區領導班子調整,李信一躍為管委會主任。不久,李信又升任濟寧市副市長,達到個人權力的巔峰。
在官運亨通的同時,李信還贏得了愛情與事業的雙豐收。他與大學同學喜結連理,很快有了聰明活潑的兒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在手中權力增大的同時,李信的私欲也開始逐漸膨脹。看到來高新區投資的企業老板們一個個富得流油,他們吃生猛海鮮,用高檔名牌,舒服享樂,李信的心理特別不平衡。自己的文化比他們高,智商不比他們差,收入卻沒有人家多,活得沒有人家瀟灑,當官真是“虧”大了。
人的思想一旦發生變化,就難以克制自己。最終,李信也像眾多貪官一樣,未能走出這樣一個“奮斗——成功——輝煌——放縱——栽倒”的腐敗怪圈,在自己人生事業的巔峰,栽在金錢上,倒在“貪”字下,陷入了權錢交易的泥潭。從1991年初至2004年4月,李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賄賂450.7萬余元。
事業上飛黃騰達的李信夢想過上“家外有家”的生活,很快,他遇上了讓他終生難忘的女人——李玉春。
李玉春,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17歲開始在南方闖蕩商海十幾年,是一個性情剛毅、執著的女人。
2002年1月,李玉春到上海考察準備投資服裝項目,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認識了到上海出差的李信。得知李玉春剛到上海,李信很熱情地作了自我介紹,并說上海有很多朋友,可以幫助她發展。“因為都是山東老鄉,他不斷地讓我喝酒。我有這種感覺,他毫不掩飾對我的好感。”李玉春說。聚會結束后,李信要了李玉春的手機號。第二天,李信說有個合作項目要和李玉春商量,雙方在上海市浦橋路的一家茶室里見面,李信希望與李玉春合伙辦公司。“他說自己是濟寧市的副市長,兼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談到他手上有大把的業務,下屬有大量的企業,別人都會買他的賬……而且他給了別人不少的幫助,別人都應當報答他。”李玉春說。
對一個商人來說,能夠與政府高官合作無疑意味著巨大的商機。李玉春最終聽信了李信的話,同意與李信合伙辦公司。
2002年3月26日,李信拿著一個名為“李巖”的身份證和他兒子李昆的身份證來到上海,找到李玉春。李信讓李玉春頂替“李巖”,自己頂替李昆,合伙開辦一家“上海巖昆經貿有限公司”。很快,李信親自到上海市盧灣區工商局填寫好各種表格,并以“李巖”和李昆之名成立了“上海巖昆經貿有限公司”。
巖昆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上海采購諸如服裝、食品、化妝品之類的日用百貨,然后轉手賣給山東省濟寧高新區管轄內的企業。巖昆公司的生意伙伴都是李信手下的大型私營企業,沒有一家山東省以外的企業。
與一般的貿易不同的是,巖昆公司的利潤異常豐厚,比如給開發區管委會做的襯衣,可以賺到好幾倍的利潤,而這些業務都是李信自己拉來的。李信對濟寧的客戶介紹說李玉春是山東省省長韓寓群的親戚,說韓省長讓他“照顧玉春”,使很多人都認為“上海巖昆經貿有限公司”和省長、市長有關系。在李信的“努力”下,2002年4月才注冊成立的巖昆公司,在當年年底就已經有了500多萬元的進賬。李信甚至表示,有信心每年賺1000萬元。
這段時間,李玉春與李信相處得非常融洽。李玉春想:“李信對我這樣好,甚至提出后半生一起生活,如果能和這樣的人共度一生,他有權,又有錢,這樣的結果也挺好的。”
然而,李玉春漸漸發現了公司里一些讓她“感到恐慌”的事情。2002年末,幾筆濟寧來的匯款讓她覺得非常可疑。
有一筆款是濟寧高新區匯來的15萬元,李信說是化妝品貨款,但巖昆公司根本就沒有發過貨。另外一筆是25萬元,濟寧市一個公司發過來的鋼材貨款,可事實上巖昆公司從來沒有做過鋼材生意。還有很多筆錢來路不明。
這些到底是什么錢,是受賄,是公款?
李玉春請來一家財務公司幫忙。財務公司的人員很快發現了問題:“情況不對勁,連購銷合同都沒有,怎么會有錢進來呢?”按照會計法的規定,企業款項的收付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會計機構必須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結賬。李玉春就此詢問李信,李信說這些錢是中億集團總公司匯過來的,先在賬上掛一掛。2003年1月下旬,李信親自來到上海,帶來了三張山東濟寧中億經貿集團有限公司開出的現金支票,每張100萬元。李信要求把這筆錢款入賬,李玉春堅決反對。“沒有合同,沒有事由,沒有業務,甚至連中億經貿集團有限公司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李玉春越想越害怕,“我是巖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出了事情我要負責的,我害怕,300萬元會掉腦袋啊!”
更讓李玉春害怕的是,以前的賬是從銀行過來的,“都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進來的,而這次現金支票入賬必須由我本人出面。”李玉春介紹說。
“李信軟磨硬泡了好幾天,三天后又強拉硬扯地把我拉到銀行,因為必須要我的私章才能將這筆錢入賬。”最終,李玉春屈服于李信,把這筆錢打進了公司的賬上。
李玉春咨詢了財務公司,財務公司的人員介紹說:“如果這筆錢沒有正當來源,沒有合法合理的原始憑證,那就是在做假賬。而把這筆錢掛在應付款上,這是在洗錢。”
這300萬元讓李玉春感覺像是坐上了一座火山,她思前想后,決定退出。
2003年2月18日,李信要李玉春趕緊來濟寧簽一筆訂單。
2月23日,簽完訂單,李玉春退房要走的時候,“兩個打手在總臺把我截住了,要我再住一天,好好和李信談一談。”
李玉春回憶,當天夜里李信的弟弟李峰——濟寧市任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和兩個打手在房間里看守了她整整一夜,并勸她不要固執己見,應當繼續和李信合作。
“第二天中午,李信過來,問我想通了沒有。我說我想了幾個月了,結果還是我退出去比較好。”
李信說:“既然這樣,就怪不得我了。”他打開房門,對門口的幾個打手說“你們動手”。4名打手便開始對李玉春拳打腳踢。
在毆打李玉春的過程中,李信自己控制著電梯,有人要下電梯,他便告訴別人“別出來”。李玉春回憶,她聽到李峰告訴要出電梯的人:“我是公安局的,在執行公務。”
毆打從下午1時一直持續到晚上7時許。
李玉春無法承受這種折磨,當天夜里在衛生間用刀片割脈自殺,并將刀片吞入腹內只求速死,至今李玉春的手腕上還留有銳器割傷的疤痕。李玉春說,李信后來曾要求她去做消除疤痕的手術,被她拒絕了,因為她“要留下證據”。
這次綁架正是李信在后來所寫的《保證書》中提到的“我在2003年2月23日做了傷害李玉春的事”。
李信見李玉春寧死不從,便抱出一臺攝像機給李玉春看,里面拍攝了其家人的住所和工作單位。李信威脅說,如果李玉春“不聽話”就傷害她的親人。
李玉春被迫在一份《保證書》上簽字,表示收到150萬元的“照顧費”,并向李信保證“不再做任何危害和傷害對方的事情,否則要償還對方全部照顧費和公司利潤”。
綁架李玉春,還有一個很直接的目的,就是劃走巖昆公司賬戶里那幾百萬人民幣。
“李信多次提出要提走那筆錢,但都遭到了我的拒絕。”李玉春說。
綁架李玉春后,李信拿到了巖昆公司的公章、李玉春的私章及各種證件,并指派手下邱彩虎等人到上海兩次提錢總計360萬元。
公司的錢被轉走了,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李玉春越想越怕,從2003年3月起,她扔下所有工作到了北京。一年間,她先后向多個國家機關寄送舉報材料。
“我愿意為我的無知、為我的貪心負法律責任。”李玉春淚流滿面,“但我也一定要讓李信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李玉春的舉報引起了李信的恐慌。為防止問題敗露,李信使出了“先軟后硬”的手段。
2003年6月23日,上海市蒙自西路舉報人李玉春的家里。李信帶著此前派人綁架李玉春時掠走的電腦、照相機、手機、手表和金首飾等物品前來“歸還”,從樓梯口聲淚俱下地跪下,請求“談和”,被李玉春當場拒絕。為了息事寧人,“下跪”成了李信最常使用的“武器”,此后多次在不同場合對著相機“下跪”。
李玉春說:“因為知道我在舉報他,李信來求我時的態度跟綁架、毆打我的時候完全像變了一個人,說跪就跪,說哭就哭。我為了留下證據,提出拍照,他也表示愿意,就這樣,我拍下了那些照片。”
此外,李信還寫了《保證書》:“我李信向李玉春全家保證,再也不做任何一點傷害李玉春的事……如果我弟弟李峰和畜生王兵(濟寧中億集團董事長)再做一點傷害李玉春的事……就讓我全家死光,斷子絕孫,讓我丟官喪命,不得好死……我2003年2月23日做了傷害李玉春的事,我李信罪該萬死,我不是人,我向李玉春全家磕頭賠罪……”
讓李信沒想到的是,李玉春始終不為所動,她鐵了心,一定要把李信拉下馬。
李信惱羞成怒,開始瘋狂地打擊報復李玉春。
李玉春為避免被李信找到,被迫在北京、上海等地四處躲藏,并不斷地更換住處和手機號碼。
李玉春躲在外面的日子里,她位于山東臨邑的家人經常受到匿名電話的威脅和騷擾,要他們交出李玉春,并恐嚇他們不要讓李玉春去到處告狀。
2003年10月18日,李玉春的姐姐李玉芬到父母家中,發現門上貼著大字報,上面有辱罵、威脅她母親和妹妹李玉春的文字。門窗玻璃全都被敲碎。
李玉芬說:“我父母對我講,濟寧來了七八個男人,門窗玻璃全是他們砸的,門上的大字報也是他們貼的,他們進門就砸,并到各房間找李玉春,還威脅我母親,讓我們一家人都留條后路,讓我妹妹把李信磕頭的照片和李信寫的保證書交出來,不然的話就讓我們全家‘人間蒸發’。”
籠罩在李信的陰影下,李玉春家人精神高度緊張。2003年10月21日晚,李玉春的弟弟李登峰在家門口發現停著一輛面包車,感覺可疑,便上前詢問是否李信派來拿東西的。雙方發生沖突后,李登峰失手殺死其中一人。李登峰后因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處死緩。弟弟李登峰的遭遇更激起了李玉春的憤慨,她發誓要把李信拉下馬。
2004年6月10日,一篇題為《下跪的副市長——山東省濟寧市副市長李信丑行錄》在各大網站的網頁上流傳。這篇文章詳細記述了李信和舉報人李玉春之間的恩怨糾葛,以及李信涉嫌貪污、受賄、綁架、故意傷害等多種違法違紀行為。文后還附有數張這位副市長下跪的照片:李信滿臉懺悔之色,神情異常沮喪,甚至涕淚橫流。
由于內容敏感,文章一上網便立即引起轟動,先后被國內多個網站轉發,很快成了網民關注的焦點。副市長下跪的照片和文章公諸網絡不到一周,6月16日,濟寧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給刊登該文的相關網站負責人發去一封“辟謠”的申明郵件。申明郵件稱,網站所登載的文章“內容純屬偽造,所附照片純是個人拼接而成……李信同志作為濟寧市副市長、濟寧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工作一直兢兢業業,作風公道正派”。此郵件還稱,刊登文章和圖片“對李信本人造成了極大傷害,同時在社會上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并將干擾經濟社會的發展,該文作者和有關站點已經涉嫌誹謗罪,目前當地公安部門正在對該文章出處的網站進行調查,并將依法對有關人員以誹謗罪進行偵破”。
真相是無法掩蓋的。李信的反撲沒有起到任何作用,6月20日,山東省紀委對李信展開調查。6月24日,李信被免去管委會主任職務,并被實施“雙規”。7月26日山東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表決許可山東省人民檢察院逮捕山東省十屆人大代表李信。
李信的問題敗露后,他的家人深感震驚。李信的妻子和他是大學同學,畢業之后結婚,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好,她怎么也不會想到丈夫會背著自己做出這樣的事情。李信的兒子李昆只有25歲,像大部分男孩一樣,父親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樣,甚至是偶像。李昆沒料到,父親在自己心中25年的美好形象會瞬間崩塌。
2005年7月4日下午,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濟寧市原副市長李信受賄案進行公開宣判,以受賄罪判處李信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李信犯罪所得的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法院經審理查明:1991年初至2004年4月,李信利用擔任濟寧市機械設計研究院院長、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濟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他先后收受、索取40個單位或個人人民幣337萬余元、美元8.9萬元、人民幣銀行卡30萬元、購物卡4.2萬元以及手表、項鏈等物品3件,共計折合人民幣450.7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李信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嚴重侵害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且受賄數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指控李信犯受賄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鑒于被告人李信認罪態度較好,具有坦白情節,且受賄所得的贓款、贓物已全部被追繳,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李信曾有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也曾有積極進取、功成名就的中年時期,本可以安享兒孫繞膝、輕松舒適的晚年生活。可惜,年過半百的他卻不得不在高墻內痛悔自己犯下的罪行……
欄目主持人: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