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詹姆斯 被遺忘的故事<一>

勒布朗·詹姆斯每隔幾個月都會給孩子們做一場演講,在演講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述對自己人生影響最大的那一年。
“那一年”不是2003年,雖然他在這一年在高中畢業,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成為了NBA的狀元秀,加入了克里夫蘭騎士隊。“那一年”也不是2008年,雖然他在這年和科比一起帶領美國隊獲得了奧運金牌,洗刷了四年前兵敗雅典的恥辱。
“那一年”也不是2012年,雖然他在這一年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座總冠軍獎杯。
詹姆斯最常給孩子們講述的,是他四年級那年的故事。
1作為一個演講者,詹姆斯的敘述并沒有太多細節,這些細節在他的自傳中出現的次數可不算少。其實當一個成功人士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路時,最常提到的就是他經歷了多少艱苦歲月,他們都習慣于把過去的事情當成寓言來講述。但在詹姆斯的版本里,沒有對于自己輝煌人生的慶幸和總結,也沒有把自己當成偶像,向孩子們言傳身教自己的成功,這反而是最感人的——在詹姆斯的所有故事里,他最喜歡的可能就是在1993和1994年的這些往事。
在那個時候,詹姆斯還不是后來的“天擇之子”,他的未來還不算確定。在四年級的時候,他有差不多100天都沒去學校,還和母親一起搬了六次家。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那個名義上的“父親”一直在監獄里,從沒盡過自己的義務。他沒有加入過任何一支正規的運動隊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會從事什么職業。
那時他還沒有在自己的背上紋上“天擇之子”的字樣,看起來和阿克倫的其他單親孩子沒什么區別。“小布朗”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無聊之中,他在孤獨中成長,唯一的樂趣就是在自己的作業本上不斷畫著達拉斯牛仔和洛杉磯湖人隊的標志。
在那些莫名其妙的動亂年代中,詹姆斯的轉變在一些細節中發生了,當我們回頭看看詹姆斯的初始年代時,就會發現他的人生其實是無數巧合拼湊而成的。
而這一切的巧合,都是從詹姆斯四年級那一年開始的。
這一年,詹姆斯和其他許多同學一樣流浪在不同的家庭中流連,他們還會一直聚會到深夜,直到鄰居因為受不了噪聲而報警。他的媽媽格洛麗亞當時只有25歲,剛剛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帶著兒子靠政府資助生活,她喜歡出去玩,小詹姆斯只能自己監督自己——事實上,他做得也并不好,他經常逃學,玩電子游戲,在公寓之間穿梭,消磨時光,每天帶著母親給他的食品券在街角的便利商店買零食吃。
那時的詹姆斯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沒有固定的居所,他每隔幾個月就要跟著格洛麗亞從一所公寓搬到另一所。母親在16歲時就生下了他,在勒布朗小時候,他和母親一起住在外婆家里,四代同堂,充滿歡樂。那段日子是詹姆斯最開心的時刻,可惜這段時光有點短暫——她的外婆弗里達在1987年的圣誕節突發心臟病去世了,他們的家庭“解體”了。

小時候的詹姆斯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的成功史是美國人喜聞樂見的“草根逆襲記”。
2格洛麗亞和她的兩個兄弟也曾做過努力,想要留住母親的遺產,但這里是即將被拆遷的老城區,而且他們也沒有能力支付取暖費,最終還是失敗了。當他們的鄰居在冬天上門拜訪時,3歲的勒布朗正在看著電視——后來格洛麗亞說他當時看的是《小鬼當家》,屋子里比外面還冷,臟盤子堆在水槽里,客廳地板上甚至還有個洞。“這里可不太安全,你們還是來我家吧!”他們的鄰居旺達·里弗斯說,于是在當天晚上,格洛麗亞就帶著一個行李箱和小勒布朗來到了鄰居家,他們還有一個伙伴,就是小詹姆斯的藍色大象玩偶。“你們可以在沙發上睡。”里弗斯說,于是,詹姆斯和母親開啟了為期六年的“游牧”生涯,對于媽媽和孩子來說,這都是一段難得的成長經歷。
“我經常要收拾好自己的小背包,把有限的家當都裝到里面,”詹姆斯說,“告訴我自己:是時候滾蛋了。”他們和里弗斯一起住了幾個月,又去了表哥家,然后在格洛麗亞的一個男朋友家住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去了舅舅特里家。。在1993年,他們的狀況達到了最糟糕的時期,三個月內搬了五次家,在朋友們的小公寓里來回穿梭,與此同時,格洛麗亞也在不停地申請房屋援助。
1993年夏天,勒布朗和媽媽再次從一個朋友家中搬了出來,他們的房屋援助遙遙無期,但在生活卻出現了一絲轉機——他們遇見了開車想要到市中心的球場尋找少年橄欖球球員的布魯斯·科爾克教練。
科爾克教練首先注意到了格洛麗亞,她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但卻顯得驕傲而美麗,緊接著,他看到了和一群孩子一起玩紙牌游戲的詹姆斯,他雖然只有9歲,但身高已經超過了格洛麗亞。很明顯,科爾克對詹姆斯更感興趣,他直接走到了孩子們身邊,問他們:“你們有誰喜歡打橄欖球嗎?”
“那是我最喜歡的運動。”詹姆斯說。
科爾克剛剛要開始他在東方巨龍隊執教的第一年,這是一支由年齡在10歲以下、體重低于112磅的男孩組成的球隊。他的執教理念是“讓孩子們了解體育精神、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但是科爾更想要贏得的是尊重,他為此制定了一個深度規劃圖和一個長達30頁的建隊計劃。科爾克在高中時曾經是一名出色的側衛,但卻并沒有正確的對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我曾經染上了嚴重的酒癮。”他說。步入中年之后,科爾克改頭換面,戒掉了酒癮,他想要重返球場,通過執教一支冠軍球隊挽回自己的聲譽。而他已經有了一支球隊,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明星球員。
孩子們都想加入科爾克的球隊,科爾克把他們帶到了停車場,讓他們比賽100米,告訴他們:“我會帶走跑得最快的人。”結果,詹姆斯不出意外地勝出了,他足足贏了第二名15米。
“你打過多少橄欖球比賽?”科爾克問詹姆斯。“一次也沒比過。”詹姆斯回答。科爾克告訴他球隊的第一次訓練地點,但是格洛麗亞阻止了他。她說自己沒錢給小勒布朗買橄欖球比賽需要的裝備,她也沒有車,沒辦法帶著兒子去參加訓練。“而且我還不知道應不應該讓他去打橄欖球呢!”格洛麗亞說。
“這些事都不用你擔心,”科爾克告訴她,“我會搞定一切的,這小子是塊打橄欖球的料。”
詹姆斯在東方巨龍隊的第一場比賽中就上演了一次長達80碼的觸底得分,這讓他的生活從此安定了下來。格洛麗亞開始認真安排兒子的日程表——每個周末,詹姆斯都要去參加橄欖球隊的訓練和比賽,隊友們都非常喜歡他,被他的天賦所折服。可用科爾克的話來說,詹姆斯依然是一個“內向害羞的男孩。”

現在的詹姆斯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不會再讓他們重復自己小時候的生活,但童年的經歷也讓他知道應該給與孩子什么樣的教育。
在詹姆斯的故事里,沒有對于自己輝煌人生的慶幸和總結,也沒有把自己當成偶像,向孩子們言傳身教自己的成功,這反而是最感人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爾克慢慢地發現了詹姆斯的家庭問題,他每天下午都要開著車去接詹姆斯訓練,可有時候當他到昨天的地方時,卻被告知詹姆斯已經搬走了。“我總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接他,”科爾克說,“他們幾乎每天都在搬家。”
在賽季開始兩周后,科爾克向他的頭號球星發出了邀請,想讓他和自己一起生活。他想讓詹姆斯擁有穩定的生活,這樣他才能專心于比賽,但格洛麗亞不想和自己的兒子分開,于是科爾克邀請她帶著詹姆斯一起來——他已經有一位關系穩定的同居女友,格洛麗亞也不必為他們的關系產生尷尬,而作為回報,她會支付一部分租金,并且每周為這個“新家庭”做兩次漢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