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孫杰賢
從Dynatrace Perform上海看IT運維之變
文 | 本刊記者 孫杰賢
面對龐大的系統、豐富的應用、海量的數據、以及復雜多變的連接,如果沒有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IT運維將舉步維艱。
從企業信息化到信息化企業,IT之于企業來說,其定位、角色和價值相比之前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后臺到前臺,從局部到整體,從邊緣到核心。IT已經滲透到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這種情況下,IT運維自然而然地要隨之而變,目標訴求從以穩定和可靠為主變為以體驗和效益為主,從后勤保障轉變到業務伙伴,從成本中心轉變到利潤中心。
實際上,IT運維已經變成IT運營了。
8月2日,第四屆Dynatrace Perform 在上海舉行,中國銀行軟件中心、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江蘇核電有限公司、QNET等企業出席了此次大會,就數字化轉型、智能運維等話題進行了分享與探討。作為大會主辦方,Dynatrace大中華區總經理琚偉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義應用性能管理,Dynatrace將引領智能運維時代,以智能可視化、全棧式監控和平臺化的解決方案,為數字化轉型中的各行各業帶來全新的性能管理體驗,助其加速實現業務升級。

從工業文明進入信息社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在加快。交易鏈延長、云化部署帶來的企業開發運維環境日趨復雜化,導致性能管理的難度加大,單靠人力已不足以有效管控系統性能。琚偉介紹,平均而言,每一筆交易動用的底層技術就多達82種,其中包括容器、微服務等新興技術。而在如此繁雜的云化運維環境里,單靠人力在短時間內發現并解決性能問題是不現實的。他說:“我們有一個真實客戶案例,在他們的IT環境里,發起一個應用,程序和程序之間的相互調用會達到幾百億次。如此復雜的關系如何去發現、跟蹤、描述和定位,完全靠人工去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讓運維智能化。”
據悉,Dynatrace已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通過自動化監控,重新定義性能管理模式,幫助企業更智能的應對復雜應用環境下的性能問題,最終實現智能化運維。Dynatrace創新主管&戰略聯盟副總裁Alois Reitbauer表示,Dynatrace智能化運維主要通過三個維度的技術來實現的。首先,依托于Dynatrace的PurePath專利技術實現了對每筆交易的跟蹤,并以可視化的方式實現性能問題的精準定位。再者,Dynatrace實現了全棧式、端到端的智能監控,可針對各類云平臺、各層級云環境、物聯網環境下的多樣化智能設備,做到性能問題預判,并自行提供相應的建議。最后,Dynatrace將打造人工智能運維平臺,通過與業務鏈上的各類系統和設備連接,打造共贏的智能運維生態系統,實現平臺化發展。
大會現場,Dynatrace還首次展示了其智能化運維解決方案一款產品——Dynatrace Davis。Dynatrace Davis為用戶提供了人工智能驅動的性能監控界面,改變過往的溝通和協作模式。例如,用戶可以對話的形式向Dynatrace Davis詢問前一日的應用運行狀況,Dynatrace Davis同樣以對話的方式回復性能問題出現的時間點、根源、引發的影響。同時,Dynatrace Davis還可自行分析性能問題集中爆發的時間節點和原因,并給出解決方案。


智能化,這是IT運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正如文章一開始所說,IT已經滲透到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未來的企業都將是IT企業,IT就像神經與血液,延伸到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面對龐大的系統,豐富的應用,海量的數據,以及復雜多變的連接,如果沒有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IT運維將舉步維艱。
而且,企業一直要求DevOps和IT運維團隊能夠準確指出在他們工作環境中的大數據流中記錄的雖然微小但潛在的有害問題。面對浩瀚龐大的IT系統和應用,這無疑于大海撈針。很多企業會面臨這樣的困境,因此他們迫切希望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引入IT運維,從而幫助他們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IT運維變成IT運營,IT技術日新月異,IT應用無處不在,我們人類的大腦已經不再能夠跟上系統應用和數據的增長速度以及IT的復雜性,這就使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成為優化分析和決策過程中強大而重要的工具。所以,IT運維智能化是必需也是必然。
記者手記
行業屬性決定了科技領域的競爭是激烈而且殘酷的,優勝劣汰的速度也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比的。中國有句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于科技領域來說,三十年太長:創業、融資、破產、倒閉、并購,這些在科技領域每天都在上演。
IT運維是一個相對專業的領域,而應用性能管理APM又是其中的一個細分領域。Dynatrace就身處于這樣一個細分得不能再細分得小領域。而就是這樣一個小領域的小公司,連續七年被Gartner 評為 APM 魔力象限的領導者,連續四年蟬聯 APM 市場份額第一名。
如果一個公司的產品被同行業內的公司尤其是領袖級別的公司所采用,那這款產品無疑是成功的、卓越的(SAP購買了Dynatrace的產品)。但是,我想說的是,當下的科技領域普遍崇尚大而全,希望給客戶提供一站式購齊的產品和方案,這樣做固然優勢明顯但缺陷也是突出的,對公司的戰略把控以及管理執行要求極高。而像Dynatrace這樣,長期專注一個細分領域,把一款產品做專做精,這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在風雨飄搖的科技領域,小而專的公司也許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