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姜紅德
看涂料“黑馬”如何造就智能化工業園
文 | 本刊記者 姜紅德
三棵樹涂料信息部副總監洪歡中把公司的四川園區稱為“智能制造園區”,因為全園區都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今年3月25日,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棵樹)四川生態工業園正式投產,項目一期建設總投資3億多元,項目占地11.93萬平方米,年產能約20萬噸。
三棵樹涂料信息部副總監洪歡中把公司的四川園區稱為“智能制造園區”,因為全園區都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例如通過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系統,可隨時查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料到成品的所有數據,進行快速精確的數據分析,從而實現安全、綠色、品質生產,讓消費者更放心。
三棵樹從2010年開始大力投入信息化建設,目前三棵樹的信息化與工業化已達到較高水平。“控制系統、生產制造執行系統、管理系統80%以上實現數據自動交換;生產制造執行系統可根據管理系統的指令和生產現場的情況,自動制定并調整作業命令。”三棵樹信息部智能化設施主管曾進建介紹。整個供應鏈管理實現了物料采購、原料庫、現場物流節、產成品庫等環節的集成運作,可以讓供應商在指定時間直接供貨到生產現場、按照客戶要求實現精準配送;用戶訂單也可以全過程跟蹤管理;產品質量則可追溯到產品交付、生產制造、物料供應、研發設計各個環節。同時,三棵樹將自然、生態、科技融入園區規劃建設,希望在未來的數字時代持續保持企業競爭力。
因此,如何通過新IT基礎設施建設,奠定端到端的數字化能力,成為三棵樹四川園區建設的關鍵。企業管理層決心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實現智能制造,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保持健康、有序和快速的發展。
曾進建表示,對于這樣高度智能化的園區,網絡是基礎承載體,網絡基礎架構的設計、功能和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華三的幫助下,整個基礎網絡遵循了高可靠、高安全、先進性,以及易擴展、易管理的原則,采用主流、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保證基礎支撐平臺5~10年內不會被淘汰,從而實現投資的保護。

“公司的業務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我們這次所做網絡規劃至少可以滿足未來五年之內的業務擴展需求。”曾進建說。
在三棵樹四川園區,通過智能園區網方案H3C ADC Campus的部署,實現了真正的“網隨人動”智能化,以及網絡自動化部署,大大簡化了園區網絡管理運維。
例如,傳統網絡通常都是根據使用者所在者的位置進行部署,一旦位置改變,原來的策略就失效了。和這樣的傳統網絡相比,智能園區網通過柔性無狀態網絡,一方面實現了業務部署(應用/終端)與位置無關;另一方面將人和應用作為中心,所有網絡資源跟隨人和應用移動。也就是說,不管用戶移動到哪里其網絡連接不中斷、網絡體驗不改變,滿足了越來越廣泛的移動辦公需求。并且,策略隨行、網隨人動這一功能不僅僅可以在四川園區內實現,還可以跨園區之間實現,適應了企業多分支架構的辦公模式。
三棵樹四川園區的無線部署包括廠房、庫區、會議室、辦公室等,功能區眾多,而且庫區在安全上有特殊要求,在廠房需要支持物聯網的擴展,同時克服很多物理障礙的干擾。與此同時,“我們車間很多設備,以及貫穿生產分檢,產品防偽,防竄,在途信息關注、會員積分與及微信關注流程的二維碼管理功能都要通過無線網絡來進行數據傳輸,所以無線網絡需要特別高的穩定、高效和安全性。”曾進建說。
由于無線網絡天然存在的潛在安全隱患、以及上網流量波動等特點,很容易導致基于Wi-Fi的業務應用受到干擾。因此,方案啟動多SSID(服務集標識符)將園區業務的應用隔離開。同時,還將SSID設置成隱藏模式,避免SSID被其他客戶端搜索到后受到可能的惡意攻擊,從而大大提高了業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園區無線網絡還被劃分為辦公區域無線、生產區域無線和訪客無線,分別匹配不同的絡設置和策略,安全也能做到“隨需而安”。
對于支撐關鍵業務的復雜型網絡,管理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在沒有這樣智能生產控制中心的生產園區,還要靠人去巡檢,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去走、挨個車間去進行人力檢查,而在四川園區,我們的車間管理員通過監控大屏幕就可以看得到每個車間的設備和生產的情況,對于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警和處理,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生產安全性。”洪歡中說。
并且,這一運維管理平臺在輕松管理傳統的路由器、交換機之外,還實現了對網絡中的無線、安全、語音、存儲、監控、服務器、打印機、UPS等多類設備的管理,并能夠對HP、華為、思科等不同廠家網絡設備進行分類和識別,網管人員由此輕松實現了設備資源的集中化管理。
更加可貴的是,系統具有了智能化特征,可以針對不同的告警,定義不同的提示內容以及對應維護參考,并且當再次出現同類告警后能直接對應到相應的維護參考。現在無論網絡管理員身處何方,都能迅速知曉和處理情況,避免貽誤時機,減少了企業應網絡故障引起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