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平
(黑龍江省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安達151400)
玉米應用哈工大微納米復混肥試驗
張春平
(黑龍江省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安達151400)
哈工大微納米復混肥是一種高科技新型復混肥料,具有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增加植物抗病抗逆性、改善農產品品質、疏松土壤和培肥地力的作用。文章詳細介紹了哈工大微納米復混肥2016年在安達市玉米種植試驗的詳細情況,通過對試驗前后土壤養分含量的對比和玉米各生育時期調查數據的分析,驗證了哈工大微納米肥在安達市玉米栽培中的增產增收作用。
安達市 玉米 微納米 復混肥
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是一種高科技新型復混肥料。具有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增強作物抗病抗逆性、改善農產品品質、疏松土壤和培肥地力的作用,可以減少肥料的用量,達到節肥、省工、增產的效果。玉米是安達市的主要栽培作物,種植面積達到全市耕地面積的90%,傳統的肥料利用率低,不僅增加生產成本,也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同時也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玉米應用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符合國家提出的“三減”即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政策。為驗證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在安達市玉米生產上的應用效果,逐步實現測土配方施肥,使農民增產增收,特設該試驗。
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由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選育,2006年通過國家審定,在春播玉米區種植。
哈工大玉米專用微納米復混肥(24-10-11),普通摻混肥(26-12-15)。
試驗地塊設在安達市吉星崗鎮吉星村的玉米高產示范園區。試驗采用小壟密植栽培方式,壟距65 cm,上年秋季整地,試驗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前茬為玉米。
試驗地播種日期為2016年5月4日,播種密度6萬株/hm2。
田間管理除施肥外其他管理均一致,按當地常規進行操作。試驗地不施有機肥。
該試驗按大區對比法設計,設2個處理,不設重復,每個小區面積1 hm2,小區內土壤肥力和地形一致。對照施肥量為前3年使用普通50%~55%含量的化肥平均用量,處理減少使用量20%~25%,種肥隔離,隔離層在8~10 cm左右。
處理1:每公頃施用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24-10-11)600 kg做底肥于整地時一次性施入,后期不追肥。
處理2(對照):當地常規施肥量,每公頃施普通摻混肥(26-12-15)750 kg做底肥于整地時一次性施入,后期不追肥。
安達市2016年春季低溫,5~6月降雨集中,7月下旬至8月末無有效降雨,9月開始集中降雨,直至收獲,9月1日、9月24日有兩次5~7級強風。玉米后期雨水多發且溫度較低,田間濕度大,玉米青枯病發病較重,且后期受兩次強風影響,玉米倒折嚴重。
2016年5月4日播種,玉米播種采用坐水種方式,5月21出苗。6月1日趟頭遍地,6月2日用2.5%煙醚磺隆+22.5%莠去津100 ml復配15%硝磺草酮50 ml莖葉除草,6月15日趟2遍地封壟,7月1日福戈+揚彩高稈作物自走式噴霧機防治玉米螟和玉米大斑病,10月3日收獲。

表1 試驗前后土壤養分含量分析

表2 各生長時期株高、莖粗調查

表3 主要病害調查

表4 玉米測產

表5 效益分析
分別于試驗前后取0~20 cm基礎土樣,檢測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緩效鉀,如表1所示。
從土壤測試值來看,試驗后處理1的有機質含量高于處理2(對照)和試驗前,試驗前含量高于處理2(對照)含量;堿解氮含量以處理1最高,試驗前含量高于處理2(對照)含量;有效磷含量處理2(對照)最高,試驗前含量高于處理1含量;速效鉀含量處理1最高,試驗前含量高于處理2(對照)含量;土壤pH值測試數據無論處理還是對照都低于試驗前的測試數據。
試驗小區內隨機選取5個點,每個點調查10 m2,進行莖粗、株高的統計調查,測株高、莖粗記錄平均值。
處理1的株高在拔節期高于處理2(對照),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均小于處理2(對照),處理1莖粗各時期的均大于處理2(對照)。
處理1和處理2(對照)的大斑病發病級別相同,絲黑穗和青枯病發病率處理2(對照)高于處理1,穗腐病發病級別處理2(對照)高于處理1。
在玉米完全成熟后,在試驗小區內隨機選取5個點,每個點調查10 m2,全部收獲,待室內風干,測定穗粒數、百粒重,進行實脫產量、水分的統計。
處理1較處理2(對照)增產8.0%,處理1的含水量較處理2(對照)降低0.9%,處理1的百粒重、穗長和穗粒數均較處理2略高,處理1的禿尖長度小于處理2(對照)。
處理1純收益較處理2(對照)增加784.5元/ hm2。玉米價格按1.4元/kg計算。
在不考慮試驗操作中人為誤差和其它因素的影響下,施用哈工大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對安達市玉米生產具有增產增收作用。并且通過試驗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應用哈工大微納米玉米專用復混肥可以增強玉米的抗病抗逆性,并能改善土壤養分含量,起到減肥增產的效果,建議在生產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