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根田真智
手寫文字能讓我們整理內心、把握當下。
值得信賴的伙伴
電視節目的演職人員與后臺制作人員往往是分工合作的,日本電視制作局電視劇和綜藝節目負責人栗原甚則兼任兩職,記錄文字的手賬本是他工作的生命線。
“除了創造節目熱點,準備工作也相當重要。不事先進行完善的準備會招致失敗。而進行準備工作時,手賬是必不可少的工具?!?/p>
他從4月開始用帶一周日程表的MARK'S DIARY手賬本,用自動鉛筆寫字,出現錯誤能用橡皮擦去,并以十幾種顏色的便簽貼紙做大量標記,計劃事項完成再將貼紙撕去,必須記錄得井井有條。
栗原甚說:“我想讓自己工作起來有富余的力量,在必要的時候快速獲取所需信息,高效合理地完成工作。手賬就是實現這些的重要工具之一。”
他同時擔起今年、明年、后年要播出的3檔節目的制作任務。要在預定時間完成某項工作,就要提前想好準備的最佳時間,日程過于緊張的話就連返工修補的時間也沒有了。假使可以早點安排,工作人員更容易執行。如今電視節目正在向系列化發展,過去的手賬本對掌握節目的方向與問題應對策略有重要意義。
栗原記錄各節目制作創意等等的“秘密手賬”也寫得條理美觀。制作中的節目還沒有對外公開,手賬并沒有寫明節目名稱,只用彩色便簽紙標記區分。文字也依次使用粉紅、藍、橘紅等不同的彩筆書寫,目的是在一頁寫滿的時候理好系列節目內容。有些設想最初覺得很有趣,隨著各方意見的融入,創意也隨之發生變化。要確認企劃之初的有趣創意是否得到了發揮利用,只能靠這本秘密手賬了。
對于電視節目制作人來說,靈光一閃的創意被遺忘是非??上У氖?,創意即珍寶。對于栗原而言,手賬就是提升工作質量的可靠伙伴。
手賬是信號塔
布拉曼特有限公司的董事代表田島弓子已經堅持寫“生產性手賬”4年了,偶爾在書房翻到從前的手賬本,她自己都忍不住感慨。田島寫手賬的初衷是以年為單位管理日程。大部分手賬只附帶一年的網格,生產性手賬本則含有一年半的計劃表。弓子的理想手賬是含有兩年計劃表的本子。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整本手賬寫滿。
手賬也是最強的精神管理工具。工作完成后,在本子上仔細列出明日計劃清單,心情就會切換為“今天的工作到此結束”。用粉色熒光筆劃掉已完成的任務計劃,則會獲得相應的成就感。
弓子為手賬使用者提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準備一本展開左右兩頁為一周計劃的手賬,左頁寫一周任務清單,右頁的三分之二寫自己帶領的團隊應做的工作,余下的三分之一寫各個下屬的主要任務。
第二是活用“五周計劃表”。在紙上畫出從本月第一周到下月第一周的計劃表,將現有工作任務填入表格,可以讓忙碌的工作周期一目了然,管理計劃。
弓子說:“要通過手賬看到‘整體計劃和‘現有狀態,不要被日程追趕,而是反過來主導日程?!?/p>
當她還是一名普通職員的時候,就深刻地體會到手寫文字會為信息注入生命力。上司也能通過文字向部下傳達“你很努力”“再加把勁”的心情。所以,她一直堅持手寫計劃日程。數字化可以為工作帶來益處,但手寫文字也會有它獨特的效果。
目標清單讓人憂郁
作家永江朗喜歡用的是“Nolty”能效手賬。有天,他讀到二十幾年前做采訪時寫在本子上的筆記,時隔多年竟然依舊產生了共鳴,從此他開始每日寫手賬。他在以月為單位的計劃表上標記雜志和單行本的截稿日,周計劃表則做日常記錄。
他還會在智能手機的日歷表上標記預定計劃。手寫計劃表具有直觀性,數碼產品則可以用來靈活地確認計劃。永江朗說:“目標清單有時候也讓人憂郁。比如當單行本交稿期向后拖延的時候,手機依然會按設定提醒我完稿期,我就會感到難受。手賬呢,看不到也就不會多想了。”
手賬是永江朗的記錄工具。要想不忘記事物,就要提前記錄。法國羅地亞的口袋本是他的心頭好,他把喜歡的書籍音樂等碎片信息記在口袋本上。
家中看DVD的地方還有另一本口袋本,永江朗用它記錄DVD正片前廣告里感興趣的影片。隨身攜帶的本子是藏青色封皮,DVD記錄本則是駝色封皮。
永江朗用的筆是凱蘭帝的自動鉛筆,為了找到與手賬本大小相配的筆,他費了好一番功夫。他的一位作家友人則與他截然不同,她公開表示:“我收禮只收鋼筆哦?!庇澜催^她的手賬,只見普普通通的本子上整整齊齊地畫著日程表、書本讀后感、寫作段落等等。永江笑著說:“我輸了,我真是個窮講究的人啊?!?/p>
他以愛上茶道為契機,2010年買下了京都一棟有百年歷史的住宅,從此開始往來于東京和京都之間。他在東京和京都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或許有些不可思議,當他身處京都時,從不會隨時揣著手賬。
永江朗說:“我喜歡父親留給我的老文具。而新一年的手賬一般從9月開始發售,我從那段時間就開始考慮該添置什么?!?/p>
預防老年癡呆
紀實文學作家井上理津子從04年開始使用筑摩書房出品的文庫手賬本。井上說:“我抱著追求更好的產品的心態,每年更換一款手賬本,不過每年1月10號左右我總會買一本新的文庫手賬本。”
文庫手賬本只有110克,“重量最小”是獲得井上青睞的最重要因素。大小、厚度、封皮、表格線的顏色等等也甚合井上的喜好。她寫手賬的目的九分是管理日程,一分是留住記憶。這種方法雖然粗略,但也能實現自我管理。翻開手賬,就看到一行文字:“采訪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提交稿件?!彼坪跏菍⒛澄痪庉嫷目陬^禪當成了自我鞭策的語句。
醫生兼作家米山公啟從1977年發表《Apple II》開始使用計算機,愛好是第一時間嘗試新型機器。他也考慮過用電腦寫手賬,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手寫。
“電腦的創建文件、輸入操作過于麻煩,使用手賬則可以拿起手邊的筆隨時記錄,相比之下更勝一籌?!?/p>
十年來,米山公啟一直在用Moleskine的縱向12月周記本。對米山來說,手賬是享受人生的工具,而在極致簡潔、將自由性全權交給使用者這一方面,沒有比Moleskine更優秀的了。看著手賬的記錄,可以考慮這一周、這個月、這一年心情愉悅的頂峰在哪里,如果自我感覺不夠愉快,便著手制定接下來的活動計劃。米山想要一本“百年手賬”,寫下目標、希望、夢想,把死前的人生全盤規劃。在醫科大上學的時候,他寫下了人生十目標,40歲時已然完成了所有內容。如果只把目標記在頭腦里,他是做不成的。
“書寫可以讓意識具體成型。平時翻翻手賬,喚醒欲求,也就更容易付諸行動?!?/p>
站在腦內神經醫生的角度,米山同樣推薦寫手賬,書寫可以促進新型腦神經回路的構建,讓大腦神經工作趨向復雜,形成的多個腦神經回路可補足損傷、死亡的細胞,從而鍛煉大腦,預防老年癡呆。當新的一年到來時,你也不妨考慮開始與手賬打交道。
周計劃本yPad
寄藤文平設計的yPad手賬本將兩周計劃濃縮在一張紙上,它的前身是一份叫做“文平銀座計劃表”的表格。大概15年之前,寄藤文平負責的項目數量多達40個,有時連他自己都弄不清楚狀況。本來他不擅長日程管理,但現實情況讓他不得不開始制作項目計劃表并與同事分享,當時谷歌日歷尚未面世。日程表讓寄藤文平得以把握自身工作狀態,通過整理冷靜對待。
普通的手賬本多是用日期分頁的,很難看明白任務的長期進展狀態,寄藤文平的設計恰好彌補了這個不足。在iPad登陸日本市場的時候,寄藤文平覺得這個名字很有趣,于是以“yPad”為名在2010年推出了自己設計的手賬本。
市場對yPad反響熱烈,當時恰逢社交網絡普及,推特上不時出現學校老師的推薦、自己的獨特用法等信息。如今,yPad已經步入問世以來的第7個年頭,專業版也已經完善成型,現在寄藤文平忙于yPad的推廣,他認為yPad是將個人時間轉換為真正屬于他的東西的工具,下一階段他要把yPad設定成把思想與碎片內容整合成一個世界的道具?,F在他還用名片大小的卡片作為讀書筆記的記錄載體。
工具與人的關系是人利用工具整理出思考框架。人類經歷了紙、電腦、智能手機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手寫文字能讓我們整理內心、把握當下,讓時間整體看上去短縮明晰。電腦是輸入工具,手賬則是輸出工具,令人擁有“這是屬于我的東西”的實感。
[譯自日本《AERA》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