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財政票據核銷管理制度的通知》(財綜[2017]36號)。通知明確,財政票據核銷分為日常檢查核銷和專項檢查核銷兩種方式。財政票據月使用量原則上在5000份(含)以下的中央單位,采取日常檢查核銷方式,執行“核舊領新”制度。即用票單位再次申領財政票據時,應將前次申領的已使用完的票據存根帶到票據監管機構。票據監管機構受理后,按程序當場對票據存根進行檢查核銷,并發放新的財政票據。財政票據月使用量原則上在5000份以上的中央單位,采取專項檢查核銷的方式。即用票單位再次申領財政票據時,應提供前次票據使用情況,包括票據的種類、領用份數、起止號碼、使用份數、作廢份數、收取金額、結存份數等內容。票據監管機構審核后,先在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系統中記錄相關數據,并發放新的財政票據,待開展財政票據專項檢查時,再對財政票據存根集中進行檢查核銷。
日前,財政部與國稅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56號)。通知規定,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行為,暫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繳納增值稅,并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資管產品管理人包括銀行、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養老保險公司。 資管產品包括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信托(包括集合資金信托、單一資金信托)、財產權信托、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私募投資基金、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股債結合型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養老保障管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