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勇
【摘 要】會計工作是對企業資金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的工作,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影響企業的管理決策。作業成本管理作為成本核算的一項新型集中化的管理方法,其在成本管理會計中的應用,能夠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基于此,論文以作業成本管理為基礎,對企業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發揮作業成本管理的作用,保證企業的成本會計管理水平。
【Abstract】Accounting work is the accounting and supervision of enterprise capital activities, and its level of work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management decisions of enterprises. As a new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etho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cost management level and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is, the thesis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cost accounting management.
【關鍵詞】企業;成本管理;作業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構建
【Keywords】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build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7-0079-02
1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結構也有了很大的調整,為了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平衡,降低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國家制定并頒發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以此來保證國內經濟結構的均衡合理性。成本管理作為會計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若能夠做好成本管理,就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財務支撐。
2 作業成本管理概述
2.1 作業成本管理定義
隨著信息化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作業成本管理已經逐漸被各行企業所接受。作業成本管理是個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其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保證成本核算的高效性,同時,也能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作業成本管理要素
資源、作業、作業成本對象、動因是作業成本的管理要素。其中,作業資源及成本對象是作業成本的承擔者,而作業動因則是引發企業成本發生變化的因素。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作業成本管理的成因:
首先,作業資源,資源涉及到的內容較廣,其不僅包括企業能源,同時,也包括企業所必須的設備、人才、物資等內容。在作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其主要是指作業的費用支出,即企業經營活動的所有費用。
其次,作業,在企業作業成本管理過程中,作業是其核心,依據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層次和范圍,我們可以將作業分為單位作業、支持作業、產品作業等等。其中,單位作業是指能夠使單位產品或服務受益的活動,作業資源在單位作業中的分配直接關系著企業產品的產量或者銷量。支持作業是指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而進行的工作,資源在支持作業中的分配,能夠改善企業的工作環境,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批改作業主要是對企業產品進行質量檢測,保證產品質量的工作,資源在批改作業中的分配,能夠提高產品質量,促進企業的發展。
再次,成本對象,在作業成本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對作業成本對象進行計量,計算出成本對象的利潤,以此來確定企業營銷的客戶群體,把握企業發展戰略方向。
最后,成本動因,作業成本動因是對作業計量指標進行的解釋,其可以詳細的反映作業成本。其中,作業成本動因又可以分為交易性成本動因、延續性成本動因和精確性成本動因。
3 基于作業成本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構想
3.1 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的管理理念
為了保證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在構建成本管理會計體系過程中,成本管理人員應樹立作業成本的管理理念,即以作業成本為核心,構建企業成本管理體系,通過對作業資源及會計對象的分析,了解成本管理水平,保證企業會計成本管理,能夠降低企業的成本投入,減少企業的能源浪費。[1]
3.2 企業作業成本法的管理方法
作業成本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非增值作業;一種是增值作業。企業會計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企業“客戶價值”的分析,判斷企業成本管理屬于哪一種標準。這樣的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另外,企業作業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及時發現企業低效經營的環節,并對其進行合理的整治,降低這些工作環節對企業物力、人力及財力的消耗,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建立一條完善的管理鏈,保證企業每個經營環節的聯系性,形成一條科學、有效、合理的作業結構,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
3.3 企業作業成本法的管理步驟
確定了企業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理念和方法后,我們需要對會計體系的管理步驟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保證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2]為了充分發揮作業成本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我們可以將企業作業成本管理步驟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作業進行分析,在作業成本管理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確成本管理目標,然后才能依據管理目標確定管理辦法等等。因此,在作業成本管理過程中,我們要對作業進行深入分析,將作業程序比較重要、增值空間較大的作業放在首位,然后依次對作業進行排名,這樣,成本管理人員可以依據程序的輕重緩解來決定自己的工作內容,進而保證成本管理的效率。
第二,對成本動因進行分析,通過上文對成本動因進行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成本動因可以分為交易性動因、延續性動因和精確性動因。成本管理人員在成本動因進行分析時,可以依據動因的不同分類,對作業的發生頻次、消耗的資源及所需的時間進行計算,并對其計算結果進行分析,了解作業成本的效能,保證企業的作業成本管理處于高效階段,進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第三,對業績計算進行分析,通過對企業成本及動因等方面進行分析,對企業業績進行計算,能夠將企業作業成本管理的效果作為考核評價的依據,分析作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從而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
4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成本管理會計體系構建過程中,引入作業成本能夠提高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工作效率,充分發揮成本管理在企業會計管理中的作業,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明君.對以作業成本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想[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4):240-241.
【2】李豫欽.對以作業成本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會計體系的構想[J].現代商業,2014(08):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