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明江+彭文標+呂騰榮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6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 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常規組與試驗組, 每組34例。其中常規組采取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 試驗組采取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 明顯優于常規組的7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結石清除率為97.06%(33/34), 明顯優于常規組的82.35%(28/3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采取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療效顯著, 具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 值得實踐推廣。
【關鍵詞】 復雜性腎結石;超聲;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31
腎結石屬于一類泌尿外科疾病[1], 有關研究指出[2], 腎結石的發病率占據所有泌尿系統疾病的5%左右, 目前臨床上已知的腎結石成分已經達到10余種, 依據結石成分的不同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較為常見的是鈣類腎結石, 占據所有腎結石患者的80%以上。對于該類疾病患者來說, 將會出現排尿困難的癥狀, 并引發腎積水、疼痛、尿毒癥等惡劣現象[3], 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需及時進行積極有效的臨床治療。目前臨床上對該類疾病患者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 本次研究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案, 分析其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 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影像學等常規檢查后疾病被確診, 符合復雜性腎結石疾病的判定標準, 并發疾病類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冠心病等。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常規組與試驗組, 每組34例。常規組:男女患者比例18∶16, 年齡20~78歲, 平均年齡(41.23±12.26)歲, 病程0.2~18.0個月, 平均病程(4.82±4.39)個月;試驗組:男女患者比例19∶15, 年齡21~79歲, 平均年齡(41.63±12.46)歲, 病程0.3~18.0個月, 平均病程(4.90±4.3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組采取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3]。試驗組采取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具體如下:術前進行硬膜外麻醉, 采取截石位, 對會陰進行消毒鋪巾處理后, 沿著患側的輸尿管口經尿道膀胱鏡將輸尿管逆行插入, 且要求導管需要到達腎盂部位, 退鏡并且將導尿管留置。之后將患者體位轉變為健側俯臥位, 選擇第11肋間與近腋后線作為穿刺點, 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定位, 制造人工腎積水, 注入0.9%的氯化鈉注射液(從輸尿管導管注入), 并選擇腎穿刺針穿刺腎盞, 引入斑馬導絲, 使得其能夠進入輸尿管或者腎盂內, 之后將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逆行插管注入, 將針鞘拔出, 并保持人工腎積水的狀態, 采用筋膜擴張器進行擴張處理, 留置塑料薄鞘, 使得能夠建立經皮腎手術通道, 置入硬性輸尿管鏡, 對患者結石的具體位置、大小進行嚴密觀察。采用套入的氣壓彈道碎石桿將結石擊碎, 對體積較大的結石進行反復的點擊, 將其擊碎為較小的結石, 并采用水流的形式幫助患者將小塊的結石從鞘空沖出, 對于體積特別大的結石采用鉗子取出, 取凈結石后, 拔出輸尿管導管, 插入雙J管內引流, 置入腎造瘺管, 拔出薄鞘, 并固定好腎造瘺管并縫合處理。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結石清除率,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 結石被完全粉碎或者基本粉碎;有效:臨床癥狀緩解, 結石殘余數量不超過手術治療之前的1/3;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效果。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 明顯優于常規組的7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結石清除率 試驗組結石清除率為97.06%(33/34), 明顯優于常規組的82.35%(28/3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復雜性腎結石是臨床上較難處理的一類腎結石類型[4], 是臨床上關注的重點與難點課題。其中以往臨床上對創傷特別大的患者主要采取腎盂切開或者腎實質切開取石方案, 但是其治療效果并不樂觀。近些年來,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進步, 對于復雜性腎結石疾病的治療獲得了一定的創新, 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已經發展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手術治療方案[5-8]。
本次研究對試驗組患者采用微創手術治療方案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 在治療總有效率與結石清除率方面均明顯優于采用傳統手術治療的常規組(P<0.05)。分析在微創手術治療時成功穿刺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經過大量臨床實踐體會到:手術治療前應進行詳細的常規檢查, 及時獲取準確的穿刺定位, 手術治療前對各種影像學診斷結果進行分析閱讀, 了解腎盞形態、結石、腎盂之間的關聯性;手術治療時通常選擇第11肋間腋后線附近作為穿刺點, 可有效對患者腎中盞進行穿刺;應盡量保持結節解剖位置、腎盂輸尿管交界處與穿刺點處于同一條直線, 進行穿刺時應制造人工腎積液, 有利于注水對腎盂進行擴張處理, 利于穿刺成功率的提高[9, 10]。
綜上所述, 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采取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的療效顯著, 具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太倫.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效果分析.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6, 14(5):623-624.
[2] 陳萍, 李青, 呂敏, 等. 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淮海醫藥, 2012, 30(2):178-179.
[3] 王磊, 徐學軍, 尹海軍, 等.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內鏡雜志, 2014, 20(1):72-75.
[4] 王先峰. 經皮腎鏡碎石術后遲發性出血的原因及治療效果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7):59-60.
[5] 徐華, 高建邦, 王鑫, 等. 輸尿管軟鏡鈥激光與經皮腎鏡超聲氣壓彈道聯合治療腎結石的對比研究. 微創泌尿外科雜志, 2015, 4(6):348-351.
[6] 孫穎浩, 高小峰, 來麗麗, 等.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 上海醫學, 2004, 27(5):307-308.
[7] 葉繼榮, 葉青云, 戴劍鋒.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 中國當代醫藥, 2017, 24(4):86-88.
[8] 郭建, 張格金. 超聲微創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 中國傷殘醫學, 2014(24):88-89.
[9] 戴紹春, 胡韶山, 于茵, 等.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治療復雜性腎結石.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08, 17(6):401-404.
[10] 王媛. 復雜性腎結石超聲引導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護理觀察. 當代醫學, 2016, 22(29):113-114.
[收稿日期: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