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 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相對其他管理信息系統起步較晚,文章通過分析企業稅務信息化的發展動態,分析建設方式的優缺點,總結及預測企業稅務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金稅工程;國家稅務信息化;企業稅務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023
[中圖分類號] F23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5- 0049- 03
20世界70年代末,計算機開始被引入到日常辦公中,進而在在80年代我國開始進行企業的管理系統的探索性開發,從辦公自動化發展到公司資源計劃ERP系統的廣泛應用。然而企業稅務管理的信息化卻未能與其他業務信息化同步發展,長期作為財務信息化的附屬產物未能得到重視。近年來隨著國家稅務信息化建設的深入以及納稅管理要求的提高,立足于企業稅務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統如雨后春筍一般,各商業銀行、電信企業、能源企業等紛紛著手進行企業稅務信息系統建設。
1 企業信息化建設基本功能
隨著國家稅務信息化完成各地區各分散系統的數據統一,國家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收監管越發全面。尤其在發票認證、抵扣全面網絡化,電子發票計劃全面推行,各納稅申報系統接口開放,以及稅局對企業進行稅務風險指標評估,等一系列推進信息化成果利用的舉措后,各行業企業均開始重視立足于企業內部稅務管理的信息系統。通過對各企業的稅務信息系統的考察,目前企業稅務信息系統基本能夠實現以下幾個功能。
1.1 重點稅種日常業務系統實現
基于各企業經營內容的不同,各企業有選擇則地對某幾個稅種或全部稅種進行信息化手段管理。在全面“營改增”后,通常企業會選擇以增值稅為突破口進行稅務系統建設。功能主要包含日常發票的開票、認證、抵扣,發票管理,稅款計算及納稅申報等內容。
結合稅局的增值稅開票系統、查驗系統、認證抵扣系統,在系統中完成發票的日常業務處理。再通過業務系統數據接入進行數據補充,自動計算或半自動計算應納稅款,實現納稅報表的自動生成。
1.2 實現稅務工作流管理
借助信息系統的工作流工具,將符合企業內控制度和稅收法規要求的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統中,實現全企業的稅務流程統一及全流程控制。便利的辦公方式,節約涉稅事項的處理時間,防止不合規的審核順序或審核遺漏。利用系統自動提醒功能敦促相關責任人完成涉稅業務,并跟蹤和監控工作完成情況。
1.3 實現稅務數據集中分析
按照稅務角度的組織結構,可進行全企業的全稅務信息收集,實現分國別的數據口徑統一。并通過自行定義,進行各類匯總計算,結構化信息展示。如實現按行政區劃、成員企業、稅費種類、業務板塊等多維報表展示、時時查詢應交稅費、實繳稅費、地方財政貢獻情況等,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的稅務信息參考。
1.4 實現涉稅法規等信息收集
信息系統建立稅務文檔管理數據庫,將涉及本企業涉稅業務的各項稅務法律、稅務法規納入至系統中,形成可查閱的稅收法規知識庫。為各層級涉稅人員提供可靠的稅務參考信息。
2 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實現方式
基于稅務管理基本功能需求,結合不同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規劃,總結現階段各企業的稅務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
2.1 在財務等其他系統中實現
不同于以往的對信息系統的建設的觀念,一個管理需求的實現未必意味著一個新應用的啟用。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將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儲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維護和信息的使用六大要素通過統一規劃,分散在不同的應用中完成。在此稅務信息系統建設的方法中,稅務主體功能在業務信息系統、報表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文檔管理等系統中實現。
其方式是將稅務信息化的需求按照系統功能進行細分,在各系統中分步實現,再整體運作。如利用現有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適用于稅務業務流轉的工作流審批流;將涉稅法規庫放在已有的文檔管理系統中;稅票的開票認證工作在銷售、采辦或財務系統中完成;稅款計算、會稅差異計算在財務系統中實現;納稅申報表、稅務分析報表在報表系統中實現。
這種稅務信息化建設的其優點是,與現有系統相融合,減少購買開發等成本,并隨著專業系統的技術升級而升級;缺點是對系統的整體規劃能力要求較高,稅務管理角度的系統設計受限。
2.2 獨立的稅務信息系統
目前最直接和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方法就是按照需求進行采購或開發獨立的專業系統。稅務信息化同樣可以按照此思路進行建設。
按照稅務管理構想采購市場上成型的稅務軟件,或按照構想自行開發,或兩者融合建立獨立的稅務信息系統。將涉稅計算、涉稅信息傳遞審批、納稅申報、報表展示、涉稅風險管控等主體功能集中在一個系統中實現。將其他系統與涉稅信息相關數據通過接口進行數據交互。
其優點是,稅務管理信息化設計完整,可按照需求進行開發拓展,對其他系統影響較??;缺點是涉稅管控仍需要回到各業務系統中完成,并在工作流引擎、報表展示工具上跟不上技術更新步伐。
3 企業稅務信息化發展未來趨勢
隨著企業稅務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云計算、物聯網、移動辦公、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在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企業稅務管理理念必然在信息化的推動下進行變革。企業已經不能滿足于稅務信息系統僅用于符合稅法要求和完成日常業務處理,稅務管理將轉被動為主動,將稅務信息發展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企業稅務信息化也將隨之進入一個與國家稅務信息化發展全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谀壳暗墓芾硇畔⑾到y技術發展的前景,預計未來企業稅務信息系統會在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3.1 更強大的企業內管理滲透
隨著企業內系統的整合,已實現各業務功能的無縫信息互聯。而移動化辦公,無處不在的企業社交網絡,使稅務工作向業務前端無限延伸成為可能。通過工作流的整合和數據的統一來源,將涉稅信息的確認提前到業務人員。業務人員無需有任何稅務相關的判斷能力,只需要在流程中完成與業務相結合的簡單操作,系統將自動將稅務管控點以及涉稅信息的有效分發。同時,稅務法規信息成為隨時可以查詢交流的公共信息,使稅務專業知識更便捷有效的利用。
3.2 更低的業務操作風險
通過物聯網的應用,及各系統間的信息集成,稅務信息的數據信息來源將無人工干預。如材料采購、商品出庫、進口出口商品的物聯網應用,將增值稅、關稅的財務稅務認定透明化,時時監控是否存在涉稅風險。
3.3 更好的稅務監管能力
當企業進入到系統高度集成階段,整個企業的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業務流和價值流都能進行有效的規劃及控制,企業資源流轉的各環節形成完整的網狀結構。稅務管理作為完整結構的一部分,將深入各個節點進行涉稅風險的監控,真正做到稅務的事前預測、事中監控和事后分析的功能。
3.4 更精準的決策參考數據
高速的數據計算展示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將深度挖掘稅務信息的可用價值。與國家宏觀數據的對比,行業數據的收集以及企業內部業務數據的結合,使稅務作為企業決策的重要信息。
3.5 更國際化的業務兼容
隨著中國的企業在海外的業務拓展,國內的跨國企業的逐漸轉變重投資輕管理的觀念。稅務管理委托海外機構進行管理已經不能滿足公司管理的需要。未來的企業稅務系統必然以業務重點區域為管理重心,包含多國稅法信息,形成國際化的企業稅務管理綜合平臺。
主要參考文獻
[1]譚榮華.稅收信息化教程[M].第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孟軍,紀作哲.淺議企業集團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商業會計,2015(6).
[3]左志剛.我國稅務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