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李海明++趙佳懷++李洪軍++李曉
[摘 要] 分析了冶金企業線下合同評審的問題,介紹了首鋼遷鋼在合同評審信息化建設中的基本思路、應用與研究。通過創建一體化在線合同評審系統,統一標準、牌號,實現自動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在線評審。歷史式知識庫,實現歷史合同快速質量設計及評審;規則式冶金知識庫,實現策劃式快速質量設計和評審,與歷史知識庫形成互補,為客制化與大眾市場需求提供了最佳方案。最后,介紹了系統上線后的應用效果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 鋼鐵企業;在線合同評審;創新與實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032
[中圖分類號] F270.7;TP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5- 0070- 02
1 前 言
合同評審是ISO 9000系列標準的要素之一,它是指供方在簽訂合同前,為了確保合同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定得合理、明確、而進行的系統評價活動。
受鋼鐵市場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鋼鐵市場小合同越來越多,特殊需求越來越復雜,人工經驗式的合同評審已無法滿足多變市場的要求。實現在線合同評審,提高接單響應效率,提升接單能力,確保按質按量按期交付,實現一體化的產銷,從產品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全面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是實現鋼鐵業再上新水平、新臺階的重要支撐。
2 線下合同評審的問題
合同是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一項復雜、多變、強調配合的工作任務,是連接客戶、企業、市場的紐帶,決定了企業生產、物流、成本及消耗之間的關系。合同的評審過程回答了客戶需要什么、要多少及何時要的問題,它是企業制定生產計劃的前提,已經成為現代企業調配資源、實現最佳投入產出比的重要手段。
目前,人工合同評審的方式已越來越難以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鋼鐵企業亟需對現有合同評審的管理體制進行變革。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通過梳理與優化合同評審流程,建立科學的合同評審體系來提高企業競爭力。
鋼鐵企業傳統的線下合同評審模式存在以下主要的問題:
(1)評審環節長,信息反饋緩慢,效率低,從客戶到公司銷售代表都不能及時得知評審信息。
(2)評審各環節之間協同性差,存在部門壁壘,加上與客戶需求不同步,容易引發交付能力與客戶預期不符。
(3)合同評審規則簡單,無明確的合同優先級排序準則,影響生產計劃編制的合理性,無合同設計,不可控。
3 基本思路
鋼鐵行業進入生產高度自動化、信息系統網絡化以及經濟全球化時代,“以客戶為中心、以銷售為龍頭”,合同評審作為銜接銷售與制造的重要一環,對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業務處理的規范性要求越來越高。
在線合同評審主要從工藝技術、生產能力、交貨時限、盈利水平等方面出發,全面評估用戶產品需求,考量公司是否有能力全面滿足客戶產品生產要求。為了實現系統化、自動化評審,快速響應客戶詢單需求,提升企業客戶服務水平,基本思路如下:
(1)創建一體化的在線評審平臺,統一標準、牌號,實現系統化、自動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在線評審。
(2)質量外設計和需求引導前沿化,結合整個產銷一體化及質量體系重造評審流程,提高產品質量管理水平。
(3)實現全面、分工、獨立、誠信的高效評審機制。
(4)優化流程,技術評審和生產評審并行,結合自動評審方式,各司其職,實現標準化的高效分工,實現合同一體化管控。
(5) 基于代碼化的特殊需求管理, 實現質量外設計(客戶需求識別)的規范管理。
(6)建立歷史式冶金知識庫,實現重復合同快速質量設計及評審。
(7)基于規則建立規則式冶金知識庫,實現策劃式快速質量設計和評審。
(8)融入動態加載和Excel操作經驗的高效操作模式。
4 遷鋼在線合同評審系統的主要創新和實踐
4.1 在線合同評審主要內容
評審主要內容包括:銷售預評審、技術質量評審、材料設計、余材充當、生產能力評審、評審工作流轉、交貨期預測、成本預測。評審流程涉及銷售、技術質量、生產、財務等多部門之間的協同評審。
4.2 主要創新和實踐
在線合同評審業務的創新和實踐過程中,主要做法和效果如下:
(1)創建一體化的在線評審平臺。通過統一標準、牌號,實現系統化、自動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在線評審,縮短合同評審時間、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2)實現全面、分工、獨立、誠信的高效評審機制。結合產品和業務特色,確立了最優評審流程,按產品特點及分類,設計獨立的評審流程,并且結合業務分工清晰了職責劃分,做實了專人專管。
(3)將技術評審和生產評審并行,實現標準化的高效分工。打破傳統的開會評審方式,創建新型線上評審流程,將技術評審和生產評審并行,各司其職,結合自動評審功能,實現標準化的高效分工。
(4)通過質量外設計和需求引導前沿化,將客戶化產品質量設計標準化、系統化。牽頭組織編寫熱軋訂貨手冊,結合產銷一體化重造評審流程,實現質量外設計(客戶需求識別)的規范管理,重點突出“需求引導”,流程上通過“需求識別、需求評審、協議簽訂”,達到客戶化產品質量設計標準化、系統化。
(5)建立冶金知識庫,實現專家在線知識積累、應用及傳承。基于歷史合同建立的精準性(歷史式)知識庫,實現歷史合同快速質量設計及評審;基于規則建立的模糊式(規則式)冶金知識庫,進行總結和歸納,實現策劃式快速質量設計和評審,與歷史知識庫形成互補。
(6)實現了銷售儲運自動評審、在線交貨期預、在線產能評審、在線成本評審,推進了合同的一體化管控。合同數據不落地,自動進行熱軋要料,實現了冷軋合同到熱軋原料的自動質量設計;優化余材取數程序,創建了快速、準確的在線余材充當規則,推進了成品集中充當,推進了合同的一體化管控。
5 應用效果
該系統于2014年10月在首鋼遷鋼上線運行,在遷鋼熱軋產品、冷硬產品、遷鋼硅鋼產品、順義汽車板和普板產品上進行了應用,涉及9家單位4個專業。從線下一周集中評審1~2次,平均評審周期2~3天,改為線上實時評審,運行兩年以來,合計在線評審8萬條合同。到2017年6月,評審時間縮短到了最短2分鐘,熱系平均0.17天,冷系平均0.7天。
創新性的融入動態加載和Excel操作經驗的高效操作模式。構建了基于歷史式和規則式冶金知識庫,歷史式知識庫的準確匹配,與規則式知識庫的經驗推薦式互補的做法,在行業內屬于首創,為客制化需求與大眾市場需求兩種形式提供了最佳的評審解決方案。
系統的上線運行達到了優化業務流程,加快信息傳遞,深化資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通過持續改進,起到了節能降耗、提高評審效率和合同兌現率的作用,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系統的建設中,不光是實現了業務的線上處理,還大力培養既懂企業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從前期調研、項目整體規劃、項目實施及后期系統維護,全程納入知識管理體系之中, 結合員工培訓,從而將其中產生的知識、經驗留在企業內部,實現知識在全企業的共享、傳承與不斷積累,使之成為鋼鐵企業的核心能力, 降低企業發展對人才的依賴。
6 發展趨勢
目前該系統平臺已經擴展到首鋼京唐基地,未來擴展到首秦等基地,為一業多地的合同評審業務起到系統支撐;為集團合理安排運輸、生產資源、成本控制、質量控制提供支撐。
在線合同評審系統不僅適用于鋼鐵行業的合同評審業務,隨著推廣工作的不斷深入,該功能將也同樣適用于煙草、石油石化等制造業的合同評審業務。
主要參考文獻
[1]陳自力.基于WEB的合同評審及管理系統的研究和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5.
[2]余長才. 淺談企業如何做好合同評審工作[J].福建質量管理,1997(1):21.
[3]李曉麗.論風險控制下的合同評審價值定位[J].經濟管理:文摘版, 2016,14(4):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