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麗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98例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給予全面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92%, 對照組為81.63%,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08%, 對照組為16.33%,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治療采取全面護理干預, 可以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97
外傷性脾破裂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的急腹癥, 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比較高。以往對其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 然而隨著醫療水平的日益發展, 同時對人類機體研究的不斷深入, 進而采取保脾技術進行治療已經實現[1]。本文探討護理干預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的患者98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9例。研究組男35例, 女14例;年齡18~67歲, 平均年齡(37.2±9.9)歲。對照組男36例, 女13例;年齡20~69歲, 平均年齡(38.1±10.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全面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基礎護理 臨床護理人員待患者進入到病房以后則應該采取絕對的臥床休息, 盡可能采取平臥體位, 同時切勿搬動患者, 并且采取氣墊床或者局部按摩等相關處理措施, 進而能夠有效避免出現褥瘡。另外,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正確指導以及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二便, 同時叮囑患者盡量避免因為咳嗽或者打噴嚏而造成切口破裂出血。
1. 2. 2 心理護理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全面分析患者的身心狀況, 針對患者的一系列不良情緒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同時耐心講解這種治療方法的優勢以及成功治愈病例, 對患者進行正確引導, 進而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的顧慮, 加強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 進而能夠更加主動的進行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
1. 2. 3 病情檢測 采取常規吸氧的基礎之上, 臨床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心電變化給予密切監測, 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對患者腹部等相關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給予全面觀察, 當患者發生血壓下降、腹部疼痛加重、面色蒼白以及脈率加快等相關情況的時候,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立即報告主治醫師, 并且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采取靜脈輸液, 進而能夠有效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并且采取廣譜抗生素以及止血類藥物, 同時認真做好隨時搶救以及中轉手術的相關準備工作。
1. 2. 4 飲食護理 在對患者采取常規禁止飲食72 h以后, 臨床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改善情況采取相對應的進食, 應該從流食、半流食以及普食的過程, 同時按照少吃多餐的方式進行合理化飲食, 并且還要特別注意對各種營養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的攝入。
1. 2. 5 出院指導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叮囑患者在出院后3個月中應該嚴格避免負重勞動或者劇烈運動, 一定要注意增強對自身腹部的保護, 進而能夠有效避免再一次受到來自外力的沖撞, 明確告知患者一定要定期回院進行B超或者CT復查, 進而對患者血腫的吸收情況給予密切觀察[2]。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病情有顯著的改善, 沒有引發并發癥, 治愈出院;有效:病情有一定改善, 但是伴有出血等相關癥狀, 經過干預以后得到明顯改善;無效:以上觀察指標沒有改善或者明顯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顯效30例, 有效1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患者顯效25例, 有效15例, 無效9例, 總有效率為81.63%。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研究組發生并發癥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4.08%;對照組發生并發癥8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6.33%,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脾臟破裂一般是因為直接或者間接的外傷性因素所致, 同時由于其解剖位置和周圍器官之間的相互影響, 更加促進外傷性脾破裂的一種常見病癥。目前, 對外傷性脾破裂主要采取手術切除治療, 然而隨著對其不斷的研究發現, 明確意識到脾臟屬于人體的外部周圍免疫器官, 可以加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因此, 在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和監護條件良好的情況之下, 對患者采取保脾非手術治療方法是可行的[4]。根據研究表明[5], 因為非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 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增強全面護理干預, 做好相關基礎護理工作, 主動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并且增強對其病情觀察與監測, 輔以合理的飲食方案, 同時高度重視出院指導, 進而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6-10]。
綜上所述, 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中治療采取全面護理干預, 可以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 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少清, 朱禧慶, 牛娟, 等. 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自體血回輸的流程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23(4):318-320.
[2] 吳燕紅. 外傷性脾破裂腹腔鏡下保脾止血術后的護理. 中國基層醫藥, 2015, 20(8):1257-1258.
[3] 楊潔, 陳喜珍, 黃創理, 等. 非手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6(7):51-52.
[4] 張李芳, 宋宇美, 張穎, 等. 臨床護理工作在外傷性脾破裂非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華醫學實踐雜志, 2016, 41(2):153.
[5] 葉啟文, 李旋, 林楓, 等. 非手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17(12):1247-1249.
[6] 桑英玲. 整體護理干預應用于外傷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癥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醫藥, 2015, 2(6):277-278.
[7] 張合風, 張振清, 和寶蘭. ICU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措施.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9(17):139-140.
[8] 朱小芳. 護理干預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非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研究. 藥物與人, 2014(5):157-158.
[9] 王素紅. 外傷性脾破裂的護理干預.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1): 216-217.
[10] 于宏. 非手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臨床觀察與護理. 醫學信息, 2015(10):128.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