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晨曦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建設的全面推進,社會信息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為數字化城管執法創造了有利技術條件。本文立足于深圳市城管執法現狀,就當前數字化城管存在的問題,從數字化城管和執法系統構建入手,建立和應用適合深圳市羅湖區需要的城管執法數字化管理體系,并就數字化城管執法統一平臺的開發設計進行探究,通過實現上下級之間、不同執法隊伍之間的實時信息交流,執法系統和人員借助平臺相互交流執法信息,實現資源及時共享和處理,使各子平臺系統功能得以各自實現,從而發揮數字化城管執法系統的整體效率,使執法管理工作方便準確,從而大幅提高執法效能。
[關鍵詞]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87
[中圖分類號] TP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7- 0186- 02
1 深圳市數字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加強
數字化城市管理業務流程規范化,統一的數字化城市綜合管理與指揮系統覆蓋市、區、街道及社區的城市管理需求,整合職能部門,通過利用“城管通” 的一體化技術設備收集工作范圍內的事件信息,通過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等來實現市、區、街道高度集中統一、各區域結合聯動、職責清晰明確的機制,城市管理的各個單位責任意識和主動處置問題意識和能力得以提高。
2 深圳市數字化城管執法基礎數據收集運用
數據的收集運用是通過航拍影像、完善電子地理信息系統、環衛設施、便民市場等與市民生活相關信息在內的信息反饋處理系統以及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搜集和處理市民對城市管理的需求和運行后反饋信息,為城市管理的所用數據平臺提供具體的數據。
3 深圳市系統平臺建設和安全維護
定期對技術軟硬件的基礎設備進行檢查和校對,以確保技術方面的服務器等時時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數字化城市管理執法統一平臺的開發與設計對安全性能的要求較高,必須重視信息系統安全問題,防止相關案件數據的丟失,確保對數據完整性和存儲信息的安全,保證系統的正常高效運行。
4 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城市管理執法精細化管理模式
4.1 可視化指揮調度
改變以往指揮調度只能靠對講的情況,例如在商販違章占用機動車和人行道的情況下,執法巡查人員和監督民眾可通過“城管通”等特定設備的對接實現現場視頻實時回傳,幫助片區領導及時掌握現場情況,并在視頻的對接過程中自動顯示所在位置,調動距離事發地區最近的區域負責人員及時趕到處理現場,提升事件處理的時效。
4.2 電子圍欄實時監控
利用衛星技術設置電子圍欄,例如在禁止踏入的公共區域周邊設置電子光線的轄區,當有人跨越禁區時,指揮中心會在第一時間收到提示,公共區域的違法違章行為會受到嚴格的監控,實現了執法力量的合理調配,提高了問題處置的效率,同時利用技術手段還可以節省人力物力。
4.3 以代碼和三維技術促進城市治理
城市每個基礎設施都有屬于自己的唯一代碼,輸入任意代碼,就可以在監督中心的電腦大屏幕上找到所對應的名稱、位置和具體情況,基礎設施的代碼會通過信息傳輸到相關執法部門,有關人員便可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5 數字化城管執法系統三點一線服務模式
5.1 政府主導
數字化城管執法系統是對“城市發展,管理先行”理念的貫徹手段。以深圳市羅湖區為例,在2006年深圳市提出數字化建設思路,作為深圳經濟特區開發最早的城區,流動人口多,老城區管理難度大,確實需要以建立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為契機。從2006年深圳“城市管理理念”和“基層基礎建設年”工作展開,迎來了加快發展的機遇,到2005年深圳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數字化城管10個試點城市之一,借鑒北京、上海數字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后,深圳市政府通過《深圳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文件落實,政府作為主導載體,在爭取以上相關政策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數字化的開展中,政府也作為監督指揮中心負責統一平臺的規劃維護、標準規范制定,重大事項協調,監督平臺運行和結果評價等,形成負責協調的分工協作機制。
5.2 市場運作
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市場化服務,試行政府購買城市管理服務,即向社會組織機構和有能力的企業出售部分權力。在數字化城管執法體系中,體現為相關企業等市場主體投入資金建設各級監督機構和為政府的城市管理提供技術設備的支持。
5.3 社會參與
社會的參與可以有效實行民主化管理,也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基礎,傳統城市管理模式的最嚴重問題就是公眾沒有有效的途徑和政府進行溝通,公眾的意見和反饋很難傳遞到城市管理者,造成城市管理者的管理行為有效性不高,降低了管理效率和百姓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能保證溝通渠道的雙向性,通過數字化城市管理部門實現了百姓與政府的良好互動,加速了管理信息的獲取和傳遞,同時,百姓的評價和反饋是城市管理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提高了城市管理者的主動性和百姓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通過市民等社會力量的參與使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得以提升。
數字化城市管理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應用GPS定位系統和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等,根據現代城市管理思想和理念,依靠法律、政策、制度等行政手段進行城市管理的全新模式。深圳市羅湖區作為數字化城市管理和執法的首要試點區域,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行和公眾參與的模式,在整體構建和技術支撐的有效運作中,實現了數字化城市管理的高效便捷功能,可以作為較為成功的試點典范推向其他地區。
借助數字城管升級為智慧城管的契機,將電子政務功能和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的執法環節聯系起來,找到信息技術和人力執法的結合點,是城管工作下一步的改進方向。城市管理數字化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城管執法的數字化帶動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重要的步驟
主要參考文獻
[1][作者不詳]數字城管:“深圳模式”與“揚州模式”[J].中國建設信息化,2007(4):52-53
[2]吳伯韜.成都市數字化城管與執法平臺設計與開發[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4.
[3]潘洪濤.數字化城市管理應用方案研究與實現[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2.
[4]姜立新.承德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研究與實踐[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5]蔡旭.濱海新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6]林群.溫州市城管移動執法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