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鄭州市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血清β-HCG、超敏C-反應蛋白和C-反應蛋白水平對胎膜早破孕婦宮內感染的預測價值
周斌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 婦產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究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對胎膜早破孕婦宮內感染的預測價值,為臨床診治該病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孕婦為觀察組,選取同期72例行剖宮產分娩孕婦為對照組,產前檢測兩組孕婦的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觀察兩組孕婦的宮內感染情況及感染程度與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宮內感染率64.7%高于對照組4.2%,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感染程度加重,孕婦的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均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β-HCG、hs-CRP和CRP水平能預測胎膜早破孕婦是否發生宮內感染,靈敏度高,與宮內感染程度呈正相關,為臨床診治該病提供參考依據。
β-HCG;hs-CRP;CRP;胎膜早破;宮內感染;孕婦
胎膜早破是指臨床前胎膜因各種原因導致胎膜自然破裂,是圍生期最常見的并發癥,可導致早產率及圍生兒病死率升高,嚴重威脅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是羊水污染的預測性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C-反應蛋白(CRP)是炎癥反應標志物,能夠在早期預測宮內感染[2]。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對胎膜早破孕婦宮內感染的預測價值,為臨床診治該病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孕婦為觀察組,均符合胎膜早破的診斷標準[3],排除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及合并其他產科并發癥者。選取同期72例行剖宮產分娩孕婦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3~38歲,平均(26.9±2.4)歲,孕周36~41周,平均(38.4±1.2)周;對照組:年齡24~39歲,平均(27.1±3.2)歲,孕周38~42周,平均(39.1±0.8)周。所有孕產婦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孕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兩組孕婦在產前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靜置后分離血清,放于-20 ℃冰箱中冷凍保存。采用上海奧普QPAD定量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測定β-HCG、hs-CRP、CRP水平。觀察兩組孕婦的宮內感染情況及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且分析感染程度與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的相關性。宮內感染判定標準:產后病理切片,高倍鏡視野下有>5個中性粒細胞浸潤,彌散性聚集分布。輕度炎癥:中性粒細胞數5~10個;中度炎癥:中性粒細胞數11~30個;重度炎癥:中性粒細胞數>30個[4]。

2.1 宮內感染 觀察組宮內感染率64.7%(44/68)高于對照組4.2%(3/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7.47,P=0.000<0.05)。
2.2 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 觀察組孕婦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比較
2.3 孕婦的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與宮內感染程度的相關性 觀察組孕婦宮內感染輕度31例、中度9例、重度4例;隨感染程度加重,孕婦的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均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感染程度的孕婦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比較
注:與輕度感染組比較,aP<0.05;與中度感染組比較,bP<0.05。
宮內感染是胎膜早破孕婦的常見并發癥,嚴重威脅圍生兒的生命健康。本研究中,觀察組宮內感染率64.7%高于對照組4.2%,表明胎膜早破孕婦有較高的宮內感染發生率。宮內感染在早期癥狀不明顯,易漏診,在確診宮內感染時多為宮內感染中晚期,嚴重影響母嬰生命健康。因此,選擇靈敏性強、特異性高的檢測指標對該病的早期診治至關重要。血清β-HCG為早期妊娠的常用指標,還可用于妊娠期間相關疾病和并發癥的診斷;hs-CRP和CRP是急性反應性蛋白,當機體受到感染刺激時,hs-CRP、CRP水平升高,常用于診斷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β-HCG、hs-CRP和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隨著感染加重,其水平升高,表明血清β-HCG、hs-CRP和CRP水平與胎膜早破宮內感染的發生發展有關。本研究中,隨著感染程度的加重,孕婦的β-HCG、hs-CRP和CRP水平也升高,呈正相關,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測定是胎膜早破孕婦發生宮內感染的可靠預測指標,也能準確反映出其感染程度,臨床應用價值高。
綜上所述,血清β-HCG、hs-CRP和CRP水平能預測胎膜早破孕婦是否發生宮內感染,靈敏度高,與宮內感染程度呈正相關,為臨床診治該病提供參考依據。
[1] 余蓓蓓,肖冰,王慧,等.胎膜早破后羊水殘余量與宮內感染和新生兒發病率的相關性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13(34):6729-6732,6771.
[2] 狄君平,鄭美云,吳婷婷.多項血清因子聯合檢測在胎膜早破早期宮內感染預測中的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2375-2377.
[3] 付麗娟,呂勝江,付海龍,等.血清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C-反應蛋白和新嘌呤水平與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羊膜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3):5756-5759.
[4] 李紅霞.血清β-hCG與CRP水平在預測胎膜早破宮內感染及預后的應用比較[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0):2106-2108.
R 714.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35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