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平(沈丘縣中醫院 脾胃科 河南 周口 466300)
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朱艷平
(沈丘縣中醫院 脾胃科 河南 周口 466300)
目的 探討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沈丘縣中醫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給予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對照組給予單一奧美拉唑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奧美拉唑;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稱消化不良[1],是一種病因未明,非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功能性胃腸消化道疾病,包括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颊唛L時間持續性出現上腹部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相關研究顯示,FD發病率為30%~40%,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上尚無有效治療方案。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目前廣泛應用于FD的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治療效果。有研究指出,多潘立酮可有效改善FD患者腹部不適癥狀[2],聯合奧美拉唑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探討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FD的臨床療效,以期為今后治療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沈丘縣中醫院收治的80例F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羅馬Ⅲ診斷標準,癥狀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持續6個月以上,排便及排氣后不能緩解。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觀察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齡為18~69歲,平均年齡(43.2±11.6)歲;對照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為19~70歲,平均年齡(43.6±11.5)歲,所有患者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10003)治療,劑量為奧美拉唑10 mg/次,1次/d,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飯前口服。對照組采用單純奧美拉唑(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062)治療,10 mg/次,1次/d。 4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為治愈:早飽感、餐后腹脹癥狀消失;有效:早飽感、餐后腹脹癥狀明顯緩解;無效:早飽感、餐后腹脹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觀察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惡心2例,腹痛1例,腹瀉1例,總發生率10.0%;對照組出現惡心5例,腹痛3例,腹瀉3例,總發生率27.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國內人群胃腸道消化不良癥狀較為常見,發病率約為30%,其中FD約占70%,針對FD的發病機制,目前并無相關研究明確報道,有學者指出,FD可能與患者胃部胃酸分泌過多、胃腸道蠕動障礙有關[3]。由于FD患者病程較長,長期腹部不適癥狀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壓抑情緒,影響生活質量。奧美拉唑是目前治療FD的主要藥物,通過抑制細胞色素酶通路代謝,影響胃酸分泌,降低胃黏膜敏感性,維持平滑肌功能,從而減輕胃部飽脹感、上腹部不適等癥狀。由于該藥物僅僅對胃酸分泌進行調控,并未改善胃腸道蠕動功能,對FD腹瀉等癥狀緩解作用有限。研究顯示,奧美拉唑可損害食管黏膜保護機制,降低食管黏膜修復能力。多潘立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促胃動力藥物,可以有效抑制多巴胺受體,舒張胃腸道平滑肌,調節胃腸蠕動狀態,同時亦可有效修復胃黏膜損傷,與奧美拉唑聯用療效顯著。本研究探討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FD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可以有效緩解餐后飽脹感,說明其可以抑制胃酸腺體分泌,同時修復胃黏膜損傷,總有效率高達95.0%,此外兩種藥物聯合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惡心、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較少,對植物神經功能損傷較輕,體現治療的安全性,也證實了該方案在改善患者胃動力功能方面的作用。
綜上,奧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療FD臨床療效顯著,可作為改善FD癥狀的有效方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Talley N J. Functional (non-ulcer) dyspepsia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one not two diseases[J].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108(5): 775-777.
[2] 吳柏瑤, 張法燦, 梁列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學[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3, 22(1): 85-90.
[3] Tack J, Talley N J. Functional dyspepsia-symptoms, definitions and validity of the Rome III criteria[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10(3): 134-141.
R 5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77
201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