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長垣縣婦幼保健院 醫學影像科 河南 新鄉 453400)
MRI與CT檢查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趙飛
(長垣縣婦幼保健院 醫學影像科 河南 新鄉 453400)
目的 探究MRI與CT檢查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56例,均接受MRI與CT檢查,觀察記錄其診斷結果,統計兩種檢查的疾病檢出率與符合率。結果 MRI檢查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是100.0%高于CT檢查 84.0%,符合率78.6%高于CT 檢查55.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檢查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檢出率低于CT檢查,MRI對基底節區出血的檢出率高于CT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和CT檢查對腦室周圍出血、腦室內出血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MRI檢查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高于CT檢查,能更加迅速的發現患者基底損傷,CT檢查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MRI;CT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指在圍生期窒息而導致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該病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是新生兒病殘的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及早的篩查診斷該病對后期治療至關重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與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是臨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在腦血管疾病的篩查、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選取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56例,均接受MRI與CT檢查,探究兩種檢查項目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長垣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1~6 d,平均(3.5±2.5)d。所有患兒均符合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標準,其中重度2例,中度13例,輕度41例。
1.2 檢查方法 分別應用MRI與CT對56例患兒進行影像檢查,MRI檢查選擇西門子 AVANTO 1.5T 磁共振儀器,選擇自旋回波 T1、自旋回波 T2,MRI矢狀位掃描。CT 檢查選擇西門子 128 層螺旋掃描 CT機,設置120 kV掃描參數,512×512矩陣,350 mAs,基線為OM線,5~10 mm間距,5~10 mm層厚,從顱底掃描至顱頂,90 Hu窗寬,40 Hu窗位[1]。
1.3 MRI診斷標準 重度:病變在大腦半球,病變腦葉>5個,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消失,有顱內出血,大腦功能受損。中度:病變在大腦半球,病變腦葉 在2~5個,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消失或者對比模糊,有顱內出血,大腦功能受損。輕度:病變在大腦半球,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對比模糊,病變腦葉少于<2 個,沒有顱內出血、大腦功能受損[2]。
1.4 CT診斷標準 重度:病變部位影像呈彌漫性低密度,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對比消失,發生反轉征,小腦密度、丘腦、基底節增高。中度:病變腦葉多于>2個,病變部位呈大片狀,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對比模糊。輕度:病變在大腦額葉,病變部位呈點片狀,白質信號和病變灰質對比清晰。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出率和符合率 MRI檢查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是100.0%高于CT檢查 84.0%,符合率78.6%高于CT 檢查55.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MRI與CT檢查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和符合率比較(%)
2.2 顱內出血檢查結果 MRI檢查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檢出率低于CT檢查,MRI對基底節區出血的檢出率高于CT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RI和CT檢查對腦室周圍出血、腦室內出血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MRI與CT檢查對顱內出血的檢查結果比較[n(%)]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新生兒正常發育的腦部疾病,引發該病的重要因素是胎兒在宮內窘迫或者在圍生期缺氧、窒息等,臨床癥狀有肌張力、神經反射、意識發生變化,疾病特點是發展迅速,病情嚴重,病死率高,存活者也會留下后遺癥,比如癲癇、腦癱、智力低下等,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中,CT和磁共振影像是重要的檢查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MRI檢查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是100.0%高于CT檢查 84.0%,符合率78.6%高于CT 檢查55.4%;MRI檢查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檢出率低于CT檢查,MRI對基底節區出血的檢出率高于CT檢查,;MRI和CT檢查對腦室周圍出血、腦室內出血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該結果提示,對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MRI的檢出率高于CT 檢查,但其對顱內出血的敏感性相對較低,臨床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時可利用 CT 檢查作為輔助,在影像學結果和臨床診斷結果出入較大時,再利用MRI對疑病例進行檢查,提高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水平。
綜上所述,MRI檢查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檢出率高于CT檢查,能更加迅速的發現患者基底損傷,CT檢查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
[1] 劉剛.磁共振影像與CT對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影像診斷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8):52-53.
[2] 李鑫.CT和MRI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8):70,72.
R 72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97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