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霞(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徐麗霞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究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統計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69.94±8.27)分高于對照組(60.08±7.3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29,P=0.000)。結論 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應用于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PDCA循環模式;健康教育;艾滋?。槐透窝?;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
艾滋病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免疫系統損傷,可導致全身各系統病變[1]。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發的消化系統及肝功能損傷。兩者都是傳染性疾病,均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優質的護理干預也至關重要。PDCA循環模式是以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科學工作程序進行的管理循環,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2]。本研究選取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86例,分組研究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22~57歲,平均(42.68±8.41)歲,病程0.57~6.12 a,平均(3.11±1.89)a;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3~58歲,平均(43.05±8.46)歲;病程0.61~5.97 a,平均(3.06±2.01)a。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均符合《傳染病學》中艾滋病及丙型肝炎診斷標準[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其他嚴重合并癥;惡性腫瘤;其他類型肝炎及免疫性疾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飲食指導、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①計劃: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均熟練掌握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及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相關知識,小組根據患者的病情、心理、工作及飲食習慣,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②實施:告知患者健康教育計劃的內容、目的及實施的重要性;采用口頭宣導、視頻、講座等形式講解艾滋病、丙型肝炎相關知識、藥物適應證及不良反應,囑患者堅持按時服藥;指導其多進食含碘量豐富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多與患者溝通,及時給予心理疏導,消除其負面情緒;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使患者及家屬均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鼓勵多交流,多陪護。③檢查:通過護理人員觀察、患者及家屬反映,記錄計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忽略的環節,并調整出更適合的方案。④把正確的健康教育納入艾滋病及丙型肝炎健康教育標準,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轉入新PDCA循環中解決,不斷改進,使計劃更加完善。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包括按時按量服藥、健康飲食、情緒穩定、作息規律。②采用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進行生活質量評分,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高。

2.1 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比較[n(%)]
2.2 生活質量 治療前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50.13±7.82)分與對照組(49.86±8.01)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58,P=0.87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69.94±8.27)分高于對照組(60.08±7.3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29,P=0.000<0.05)。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吞咽困難、淋巴結腫大、惡心嘔吐等,患者感染HIV病毒后壽命縮短,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病毒感染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概率,使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發病率提高[4]。目前臨床尚無治愈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方法,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有效緩解病情,降低病死率。為抑制病情發展,患者需長期服藥。因此,良好的依從性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條件。
PDCA循環模式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包括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步驟,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時發現影響患者治療因素[5]。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先制定詳細的計劃,使健康教育實施更有序。通過健康宣導使患者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及其治療、護理方案有正確的認知,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作息規律,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實施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恐懼心理,保證治療順利進行,給予患者家庭支持能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實施過程中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斷循環,不斷完善,有效保證質量持續改進。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實施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綜上可知,對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實施PDCA循環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保證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有助于幫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
[1] 黃筱鈞,侯煒.成癮藥物濫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神經艾滋病[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814-2816.
[2] 饒穎臻,劉汝利,艾靜云,等.PDCA循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7(4):600-602.
[3]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08-119,20.
[4] 潘虹,毛尚根,劉芳宇,等.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梅毒感染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21):3705-3706.
[5] 何佩儀,衛建寧,杜萍,等.PDCA循環健康教育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6):91-94.
R 473.7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105
201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