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趁紅 朱芳芳(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血液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舒緩護理在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朱趁紅 朱芳芳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血液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討舒緩護理在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的46例終末期白血病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2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舒緩護理。統計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及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變化。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1.30%,高于對照組65.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緩護理應用于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護理中,能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并提高護理滿意度。
終末期白血病;舒緩護理;焦慮;抑郁
白血病指正常造血干細胞克隆出現異常,白血病細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殖、聚集并浸潤其他組織、器官的疾病。臨床常表現為出血、貧血、感染等癥狀。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壓力、痛苦,因此此階段給予患者舒適、安詳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1]。本研究選取終末期白血病患者46例,分組研究舒緩護理在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治療的46例終末期白血病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23例。觀察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9~72歲,平均年齡(50.34±8.23)歲;對照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10~73歲,平均年齡(49.75±9.3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給予止疼藥物及必要的心理護理,盡量滿足患者需求。觀察組接受舒緩護理,具體如下。
1.2.1 緩解痛苦 因終末期白血病患者主要表現為出血、貧血等,因此護理人員護理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必要時及時給予輸血等治療。
1.2.2 飲食指導 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少食多餐,以緩解其惡心、嘔吐感。依照患者要求選擇食物品種及烹制方法。對于不能下咽患者,可囑其咀嚼食物后再吐出,必要時可給予鼻飼進食,以節省患者體力,減少患者饑餓感。
1.2.3 配合家屬 在照顧終末期白血病患者時,患者家屬身心也承受巨大壓力。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同時,還應給予患者家屬一定的心理疏導。如聯系護工,輪流照看患者,可降低家屬精力及體力的消耗。使患者家屬有空閑時間到院外放松和調節心情,同時可使患者家屬減少悲傷程度。護理人員還應向其家屬介紹終末期白血患者的癥狀及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患者清潔、整理病房等,使患者家屬的擔憂和害怕降到最低程度。
1.2.4 舒緩心理護理 庫伯勒-羅斯將終末期患者心理活動分為5個時期,即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絕望期、接受期。在相應時期應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
1.2.4.1 否認時期人文關懷 在此時期護理人員不應欺騙患者,在適當時機告知患者病情,仔細聆聽其傾訴,使之維持一定希望感、存在感。根據患者需要,適當地關心患者,讓其感到沒有被拋棄。
1.2.4.2 憤怒期人文關懷 終末期白血病患者主要癥狀是疼痛,有時會讓患者感到焦躁、憤怒,護理人員若采取回避或對其表示不滿,則會加重其憤怒、焦躁等應激反應。因此,護理人員要以容忍態度對待患者表現出的各種負性情緒。
1.2.4.3 協議期護理 患者往往表面上平靜,但常采用壓抑的方式掩蓋內心真實情感,此種心理將會引發更加消極的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療法、疏泄、轉移等方法,幫助患者宣泄壓抑的情緒,減輕其痛苦。
1.2.4.4 絕望時期護理 護理人員應與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家屬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最大程度地滿足其要求,如較小患兒可應其要求帶其去動物園等。同時增加看護時間,為患者提供所需支持與照護。此外,也應鼓勵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在陪伴、理解、體諒中度過余生。
1.2.4.5 接受時期護理 患者心態已較為安詳、平靜。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讓其意識到此時壽命長短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有限時間內提高生活質量??稍谶m當時機開展死亡教育,使其認識到死亡是人生老病死的自然過程,以減少患者對死亡的恐懼,使其能安詳、平靜接受死亡。
1.3 觀察指標 采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家屬護理滿意度,分值0~100分,90~100分為十分滿意,70~89分為基本滿意,69分以下為不滿意,十分滿意、基本滿意計入滿意度。護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值越高說明其抑郁、焦慮程度越嚴重[2-3]。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SDS和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DS及SAS評分比較分)
終末期白血病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等多方面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如何提高終末期白血病患者生存質量,使其在平靜、安詳的環境中有尊嚴地度過余生,是終末期白血病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4]。
舒緩治療也稱為寧養服務、臨終照顧、姑息治療,是在充分尊重、珍惜生命基礎上的一種符合科學、人性化的護理措施[5-6]。此種護理措施重點在于減輕患者心理上痛苦、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本研究將舒緩治療用于終末期白血病觀察組患者中,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舒緩護理應用于終末期白血病患者治療中,能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并提高護理滿意度。飲食護理能滿足患者正常身體代謝需求。舒緩心理護理能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人文關懷使患者不良情緒得到發泄、疏導等,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精神痛苦,改善其對疾病死亡認知心理,使其在平靜、安詳中有尊嚴地度過余生。
綜上可知,舒緩護理應用于終末期白血病患者治療中,能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并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李穎,孫曉薏,張麗君.舒緩療護病房30例癌癥臨終患者安寧護理[J].上海醫藥,2013,34(20):30-32.
[2] 高月喬,田麗,馮婭婷,等.血液腫瘤患者姑息護理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0):1237-1239.
[3] 易春濤楊,蕓峰,浦斌紅.舒緩療護的研究進展和思考[J].上海醫藥,2014,35(20):15-18.
[4] 王國琴,蘆瑋瑋,茂蓮.NICU臨終關懷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6):4683-4685.
[5] 賴碧紅,周桂英,瞿春霞,等.姑息護理在86例晚期癌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學, 2013,19(5):775-777.
[6] 梁愛診,賀春英.姑息護理對晚期白血病患者心里狀況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247-249.
R 55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106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