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芳(鄭州市骨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發育型髖關節脫位的護理體會
馮芳
(鄭州市骨科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探討發育型髖關節脫位采用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鄭州市骨科醫院收治的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將患者按照住院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9例。對對照組實施術前檢查、健康教育、基礎護理等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髖關節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石膏拆除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采用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的過程中,對其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發育型髖關節脫位;牽引復位有效制動;護理干預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小兒先天畸形,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病率較高[1]。其臨床表現為患肢縮短、髖關節屈曲外旋、患肢皮紋增多等癥狀,影響正常生長發育。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是常用的治療發育型髖關節脫位的方法,能有效復位髖關節。多數患者年齡較小,自制力差,治療及護理依從性低[2-3]。因此,需要在治療過程中輔以良好護理干預,以提升患者依從性,增強臨床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發育型髖關節脫位采用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鄭州市骨科醫院收治的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并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將患者按照住院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9例。研究組(52髖)患者中,男18例(32髖),女11例(20髖);年齡1~8歲,平均(5.2±1.2)歲;21例為左側髖關節脫位,7例為右側髖關節脫位,1例為雙側髖關節脫位。對照組29例(50髖)患者中,男16例(30髖),女13例(20髖);年齡1~8歲,平均(5.2±1.3)歲;20例為左側髖關節脫位,7例為右側髖關節脫位,2例為雙側髖關節脫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實施術前檢查、健康教育、基礎護理等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牽引治療前,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溝通,介紹牽引治療目的、方法、體位、持續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尤其重視告知良好心理狀態對疾病康復的影響,提升患者依從性。②牽引護理:做好患者牽引護理與指導,避免下肢牽引帶脫落;適當將床尾抬高,確保患者體位恰當,確保牽引繩與患肢長軸處于平行狀態,避免隨機增加牽引重量,或隨機減少牽引重量。③飲食護理:按照患者具體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多食用可疏通督脈、活血化瘀、補養氣血的食物;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其食用高蛋白補品。④并發癥護理:牽引前,對皮膚進行清潔,以純棉毛巾進行包扎,每日對會陰部、臀部、足部皮膚進行觀察,適量按摩,避免出現壓瘡;牽引期間,指導患者進行適量被動、主動訓練,以促使血液循環,避免出現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并發癥;指導患者有效咳痰,確保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定期檢查扁桃體、咽部,避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①以Makay法評估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100分為滿分,80~100分為優;60~79分為良;50~59分為可;<50分為差[4]。②觀察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石膏拆除時間。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髖關節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并發癥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3 石膏拆除時間 研究組石膏拆除時間為(40.0±3.0)d,短于對照組的(52.0±4.0)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179,P=0.000)。
發育型髖關節脫位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病理改變為關節脫位、半脫位或松弛等[5]。外科手術及手法復位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如牽引復位有效制動等。治療過程中實施全面護理,是提升患兒依從性的關鍵[6]。
本研究對研究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獲得較好臨床效果。其中,心理護理能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發育型髖關節脫位及牽引復位有效制動相關知識,可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這是確保有效制動治療成功的關鍵;牽引過程中及牽引后,考慮到患兒年齡較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不能正確表達自身感受,極易引發較多并發癥,需要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情況,做好并發癥的早期觀察和預防。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髖關節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在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采用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的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能增強臨床療效,可改善患者髖關節功能。此外,研究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石膏拆除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綜合護理在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對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進行控制,縮短其石膏拆除時間。
綜上所述,在發育型髖關節脫位患者采用牽引復位有效制動治療的過程中,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 倪伯青.牽引復位有限制動治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護理措施[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119-120.
[2] 趙紅霞.牽引復位有限制動治療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護理干預[J].光明中醫,2013,28(7):1470-1471.
[3] 單德龍.牽引復位有限制動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4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2):21-22.
[4] 黃鈿鋒,陳昆,鄭文忠,等.手法牽引復位結合可調式支架固定治療幼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1):84-86.
[5] 單德龍.牽引復位有限制動治療小兒先天性髖脫位的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10(1):131-132.
[6] 劉潔.小兒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與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5,24(4):295-297.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115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