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菊(南陽市張仲景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綜合護理干預在分娩產婦圍生期的應用效果分析
唐紅菊
(南陽市張仲景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觀察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分娩產婦對母嬰健康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南陽市張仲景醫院收治的分娩產婦272例。按照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135例)和觀察組(137例)。對照組給予圍生期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在圍生期母嬰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母乳喂養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乳頭皸裂、尿潴留及會陰切口感染等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臀及黃疸等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臍部輕度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08%高于對照組91.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產科能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提高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滿意度,有助于保證母嬰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合護理;產婦;新生兒;護理滿意度;母嬰健康
孕產婦在經歷妊娠、分娩及產后恢復等各時期時其生理和心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及治療能直接影響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對降低新生兒及產婦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意義重大。綜合護理干預是給予孕產婦多方位、全身心的護理方式,對孕產婦宣教健康理念及指導其自我護理,滿足其個體化需求。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272例分娩產婦的臨床資料,觀察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分娩產婦對母嬰健康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南陽市張仲景醫院收治的分娩產婦272例。按照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135例)和觀察組(137例)。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28.14±9.45)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6例,初中(中專)38例,高中(大專)35例,本科及以上26例;初產婦86例,經產婦49例。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28.69±9.58)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8例,初中(中專)40例,高中(大專)34例,本科及以上25例;初產婦90例,經產婦4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①均為自然分娩產婦,除外剖宮產產婦;②無意識障礙,無精神相關疾病病史,無各種妊娠期并發癥或合并癥。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圍生期常規護理。了解分娩產婦的基本資料,對其進行常規的教育及知識培訓,發放健康教育知識手冊,指導產婦及家屬掌握新生兒的護理及常規的母乳喂養知識。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與產婦建立良好關系,評估其心理,建立合理的個體化護理方案。②健康教育:采用多媒體、健康宣教等方式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產后母嬰健康教育,包括產后飲食、性生活、科學避孕、自身及新生兒的健康清潔護理、母乳喂養和產后保健操訓練等產后注意事項,告知其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高產婦及家屬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③緩解護理:為產婦及新生兒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母嬰睡眠質量。④出院前再次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評估及確認,建立聯系卡,便于隨訪及提供幫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在圍生期母嬰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母乳喂養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采用南陽市張仲景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情況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90分為滿意,60~90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母乳喂養情況 觀察組乳頭皸裂、尿潴留及會陰切口感染等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紅臀及黃疸等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臍部輕度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母乳喂養情況比較[n(%)]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08%高于對照組91.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妊娠期是正常婦女的特殊生理階段,會影響孕產婦的心理及生理變化,尤其初產婦缺乏孕期相關知識及經驗,常伴有各種不良情緒,對孕產婦的分娩及新生兒的正常發育產生不利影響[1-3]。因此,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分娩指導及宣教新生兒護理知識,使其產后較快適應母親角色,學會照顧新生兒,保證母嬰健康。研究報道,初產婦父母不懂新生兒護理知識容易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可導致產婦產程延長,引起各種母嬰并發癥發生,威脅母嬰健康[4]。
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母嬰健康教育,幫助年輕父母掌握新生兒的喂養技巧,如新生兒的撫觸,沐浴清潔,臀部護理及臍帶護理等,幫助產婦及家屬掌握產婦的健康護理,如分娩后的尿路護理,分娩后會陰部的護理等知識和技巧,減少其護理誤區,增加產后母嬰健康保健知識,改變既往不良習慣,科學護理新生兒,減少產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利于母嬰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乳頭皸裂、尿潴留及會陰切口感染等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紅臀及黃疸等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新生兒臍部輕度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7.08%高于對照組91.85%。該結果提示,通過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增加產婦以及家屬的護理認同感,有助于改善醫患關系。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產科能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提高母乳喂養率及護理滿意度,有助于保證母嬰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高秉蘭,舒梅芝. 230例孕產婦心理生理狀況調查[J].湖北預防醫學雜志,1993,4(1):18-20.
[2] 劉蘭芬,趙貴芳,張志華,等.產婦產前的心理狀態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8,33(7):409-411.
[3] 王秀蘭.心理社會因素對孕產婦及胎兒心理生理影響的探討[J].寧夏醫學雜志,2012,34(12):1305-1306.
[4] 劉小平,歐秀球.產科病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4,(14):321.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119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