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君
[摘 要] 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遠東地區陷入深刻的政治經濟危機之中,政治上出現了多黨制爭奪政權的局面,經濟上出現嚴重的下滑,社會問題突出,出現了工人罷工、犯罪率不斷上升及環境惡化等局面,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關鍵詞] 多黨制;經濟危機;犯罪率
[中圖分類號] F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9-0001-04
Abstract: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Russian Far East fell into a deep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risis. The multi-party system fight for political power, the economic downturn and serious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workers strike, crime rate rising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which have brought seriou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economy.
Key words: multi-party system, economic crisis, crime rate
1991年以來,遠東地區如俄羅斯其他地區,陷入到了深刻經濟危機之中,不僅經濟形勢惡化,整個社會政治處于深刻動蕩之中,政黨林立,爭權奪利。人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犯罪率居高不下。
一、遠東地區多黨制體制的建立與發展
蘇聯時期,蘇聯共產黨實行—黨專政制度,其他政黨理論上并沒有形成。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政黨體制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由一黨制向多黨制轉變,尤其在公布《政黨法》之后,俄羅斯多黨制逐步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經過不斷整合,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今天政黨左、中、右三派的政治格局。
1991年之后,政黨體制極其混亂,直到1993年12月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之后,政黨形勢逐步趨于穩定。為了各自的利益,各個政黨都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張,展開激烈的競爭。如支持葉利欽的右翼“激進民主派”政黨和以俄羅斯共產黨為首的反對葉利欽左翼政黨及其他組織。當時的斗爭形式還是以街頭游行的形式,最后使雙方的矛盾激化,最終導致1993年10月“炮轟白宮”流血事件的發生,直至葉利欽總統解散議會。在法律層面上,各政黨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這奠定了多黨制在俄羅斯的憲法基礎。俄羅斯1993年公布的憲法規定,各個政黨間的活動主要形式不是以街頭游行等暴力形式,國家杜馬為各政黨活動主要平臺,贏得選民支持,獲得杜馬席位成為各個政黨主要的任務之一。
俄羅斯先后又在1995年和2001年先后出臺了《俄羅斯聯邦社會聯合組織法》和《俄羅斯聯邦政黨法》,之所以連續頒布有關政黨的法律文件,主要原因在于1995年頒布的組織法沒有能夠規范政黨活動的政黨法。2001年頒布的政黨法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確立了對政黨的成立、登記和撤消、黨員的人數和地區組織的數量、政黨的宗旨和活動形式、政黨的權利和義務等問題都作了詳細的規定。政黨必須擁有1萬名以上成員,并且至少在一半以上聯邦主體內建有人員不少于100名的地區組織,在其他聯邦主體的地區組織成員不少于50名;政黨必須推舉候選人參加全國立法、權力機構和地方各級自治代表機構選舉;不允許按職業、種族或宗教屬性建立政黨;成立政黨必須先組成發起委員會,舉行成立大會,然后召開代表大會,通過黨的綱領和章程,并把這些文件提交負責政黨登記的部門審核;凡在杜馬選舉中得票超過3%而組成議會黨團,或通過單席位選舉制在議會中擁有12名議員的政黨都可以獲得國家的財政資助[1]。
葉利欽時期在政黨選舉問題上做了很多的調整。在1993年、1995年和1999年共進行三次杜馬選舉。在1999年第三屆杜馬選舉中,俄羅斯共產黨、祖國—全俄羅斯和團結聯盟等政黨是重要的參與者。其中團結聯盟得到了普京總統的支持,損失最大是自由民主黨,杜馬席位幾乎丟掉了半壁江山。
從嚴格意義上講,俄羅斯政黨還缺乏政黨組織的嚴密性,尤其缺乏系統的組織綱領和嚴密的組織機構。更不是在廣大群眾支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組織機構,投機性大于政黨的原則性。一定程度上是為選舉而成立的政黨,因此作為政黨的基礎不扎實。有的只是一些群眾的自發組織,如“俄羅斯婦女”、“退休者黨”等。普京總統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俄羅斯“所缺少的就是能夠把俄羅斯人團結起來、有威望的、形成了體系的黨”。[2]
蘇聯時期,遠東地區也和他地區一樣,除了蘇聯共產黨之外,其他政黨并沒有立足之地。1991年之后的遠東,在向西方式的多黨制轉變過程中,出現了眾多政黨,各個政黨之間為了爭奪選民進行各種形式的拉選票的行動。尤其有的政黨依托國外勢力,成了國外勢力的代言人。
根據遠東聯邦區2006年注冊登記統計,在聯邦區內注冊的法人社會政治團體6927家,其中176家屬于政治團體的分支機構[3]。主要的社會團體和政黨組織集中在兩個聯邦主體區域內,即濱海邊疆區和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分別擁有1836家(占26.5%)和1531家(占22.1%)。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處于第三位,擁有1076家(占15.5%)。除此之外,阿穆爾州—635家(占9.2%);勘察加自治區—464家(占7%);馬加丹州—452家(占6.5%);薩哈利州—677家(占9.8%);猶太自治州—177家(2.6%),楚科奇州—79家(占1.1%)。相當一部分的社會組織類似于蘇聯時期的工會組織,這部分的數量為1896家,占27.4%。這其中還包括一些專業性的組織,主要是體育運動組織,大概有900家,占總數量的13%,大部分都集中在濱海邊境區(294家)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164家)。許多協會申報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的某些權利、某個社會團體的社會利益,特殊社會弱勢群體等。endprint
在整個遠東聯邦區現在有140家人權組織,其中哈巴羅夫斯克有7家,慈善組織161家,超過100多家教育組織和107家環保組織。根據社會分工的不同,在整個社會組織中,還有391家殘疾人組織,320家種族組織,350家青少年和兒童組織,超過200名軍事協會,39家人權保護組織和對“阿富汗老戰士”利益保護組織,45家哥薩克公共社會團體協會。
另外一種類型的社會組織就是政黨組織。在2003年初注冊政黨60個,到2004年中期就剩下48個。2005年遠東地區很多政黨被取締,停止一切活動,主要有俄羅斯聯邦全國愛國力量黨、勞動者自我管理黨、歐亞黨—俄羅愛國者聯盟政黨等。由于政黨法的修改,有一些政黨由于人數的限制,已經轉變為從事社會活動的社團組織。
在遠東地區有33個政黨組織,包括自由俄羅斯黨和俄羅斯國家保守黨等。其中俄羅斯國家保守黨是2006年4月1日在遠東聯邦區注冊,共有176個分支機構,包括173個地區分部和3個地方辦事處。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就有25個分支機構和1個辦事處。從俄羅斯政黨制度注冊登記信息可以看出,包括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產黨和自由民主黨在所有俄羅斯聯邦區都有分支機構,其中包括遠東聯邦區。在遠東9個聯邦主體中(不包括楚科奇自治區),都有俄羅斯退休者政黨,在8個聯邦主體中(除了薩哈林州),俄羅斯人民黨、正義力量黨、亞博盧黨、生活黨、右翼力量聯盟都設有地區分支機構。
除此之外,在遠東聯邦區內還有998個宗教組織,其中濱海邊疆區有291個(占29.1%),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有167個(16.7%),在地區內有26個教區。
二、遠東地區經濟形勢
蘇聯解體之后,上世紀90年代,遠東經濟形勢如全俄一樣,陷入深刻的經濟危機之中。整個經濟指標都出現了劇烈下滑。1996全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工業產值下降5%,農業產值下降6%。而遠東地區即使是最發達的三個邊疆區和州(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州),其生產下降幅度也大大超過全俄的平均下降水平。如,濱海邊疆區1995較上一年下降了近1/5,1996年的國內總產值比1995年下降13%,工業產值下降38.6%,農業產值下降2%;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GDP、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等上述三項指標分別下降10%、13%和11%,1995年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GDP同比下降了12%;阿穆爾州分別為11%、23%和7.2%[4],阿穆爾州總產值1995年比上年下降5%。1996年全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為3600萬,占總人口的1/4,而遠東地區占1/3。1998年工業生產為1997年的98.1%。與1997年相比、遠東地區的電力生產達到上年的96.1%,石油開采為99%、采煤為88%、有用材采伐量為73%、鋸材產量為83%、捕撈量為95%、鐵路貨運量為88%、水路貨運量為86%,出口減少了37%。1999年上半年整個工業生產有1.1%的降幅[5]。
由于經濟整體下滑,嚴重地制約了企業經營生產,特別是企業大量負債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有的州區逾期欠款超過了一半以上,如1995年濱海邊疆區工業、運輸業、建筑業欠債權人債務高達12.2萬億盧布[6],其中6.34萬億盧布是逾期欠款。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貸款和債券債務總額為11.7萬億盧布,其中6.55萬億盧布是逾期欠款,超過了56%。問題更嚴重的在于,由于企業間缺少現金流動,企業間相互拖欠現象嚴重,“三角債”嚴重地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甚至使一些企業面臨破產的邊緣,從另一個方面更加重了金融危機,引發深層次的通貨膨脹。
和全俄經濟不同的是,自1991年以來,遠東經濟出現連續下滑,直到1999年才出現緩慢增長跡象。與1991年相比,1999年遠東經濟指數下降了61%,比全俄高出11百分點。
從數字統計發展來看,蘇聯解體后,遠東失業率一直處于上升態勢,從1992年的22.4萬人到1999年57.5萬人,增加了2.5倍。雖然從絕對數量來看,遠東聯邦區的失業人數遠遠低于其他聯邦區,但是從人口數量比率分析,遠東失業率遠遠高出其他地區。1999年全俄人口1.46億人,失業人口751.5人,失業率為5.1%,而1999年遠東人口726.1人,失業人口57.5萬人,失業率為7.9%,比全俄平均值高出2.8個百分點。與相鄰的西伯利亞聯邦區相比,遠東失業率也是最高的。1999年西伯利亞聯邦區人口2090萬人,失業人口150.9萬人,失業率為7.2%,比遠東聯邦區低0.7個百分點。與中央聯邦區相比,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更加明顯。1999年中央聯邦區人口3713萬,失業人口188萬人,失業率為5.1%,比遠東聯邦區低2.8個百分點。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遠東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又處在中日韓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周邊,交通優勢、地緣優勢和經濟基礎都是全俄最好的條件,但是遠東地區人民卻沒有享受到這些優勢條件帶來的福利,而卻要品嘗高出全俄失業率的苦果。因此,如何發揮好自有優勢,借力發力,促進遠東地區經濟發展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綜合性的國際問題。
在遠東聯邦區內部,遠東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阿穆爾州三個州區失業率最高。1999年三個州區的失業人數總和達到了34.8萬人,占整個遠東地區失業總人口的60.5%。遠東地區失業最高的濱海邊疆區,1999年占遠東失業總人口的26.5%。而且自1992年濱海邊疆區的失業人口一直居高不下,1999年比1992年增加了2.4倍,低于遠東聯邦區0.1個百分點,與全俄增長速度持平。遠東地區失業人數最低的地區楚科奇自治區,1999年只有4700人,但1999年楚科奇總人口也只有8.3萬人,失業率也達到了5.6%。
從性別來看男性遠遠高于女性。2001年遠東聯邦區失業人口37.8萬人,其中男性失業人口20.4萬人,女性失業人口17.4萬人。同樣以2001年為例,失業人口年齡結構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2001年20歲以下失業人口為7.9%,20-29歲為31.8%;30-39歲為24.1%;40-49歲為23.8%;50-59歲為9.7;60-72歲為2.7%。從中可以看出,與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一樣,中年是失業率最高的階段。endprint
三、遠東地區社會問題
經濟危機必將導致社會危機,這是當今社會普遍的規律,俄羅斯遠東也概莫能外。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百姓失業、拖欠工資、企業破產和社會犯罪率上升,暴力沖突加劇,由此引發社會動蕩。
(一)遠東地區罷工涉及面廣
遠東地區發生的罷工、集會事件及犯罪活動也比全俄嚴重,如在濱海邊疆區1996年有209個企業舉行罷工,參加人數超過1.5萬人。據統計,1996年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罷工的高峰年,幾乎所有的城鎮都發生過罷工事件,但罷工發生頻率最高的是科研教育、衛生公用事業等行業。這些行業工資低,拖欠工資使百姓生活難以為繼。更為重要的是,執法部門也因為拖欠工資而發生罷工事件,這在俄羅斯歷史上并不多見。1997年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就有100多位警員因為討薪而致書《阿穆爾真理報》,討要欠發工資。
(二)遠東地區犯罪率居高不下
遠東地區由于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使社會問題矛盾突出,導致該地區與俄羅斯其他地區相比,犯罪率居高不下。
從俄羅斯近十年的形勢來看,犯罪率并沒有發生表較大的變化,只是在20世紀末期,犯罪率增加的幅度表較大。1999年與1995年相比,犯罪率增加了8%,進入21世紀,犯罪率略有下降。20世紀末與1995年比,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與販毒有關的各類刑事案件,案件數量增加了3倍多。但是遠東地區確是犯罪率高發地區,各類刑事案件頻發。
從20世紀末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遠東地區的犯罪率居全俄之首,1997年甚至高出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1.8倍。遠遠高出中央聯邦區和西北聯邦區。實際上,遠東聯邦區只有751.4萬,而中央聯邦區1996年人口數量為3756.7[8]萬人,西北聯邦區的人口為1784.2萬人。遠東聯邦區的人口只有中央聯邦區的20%,而犯罪率卻高出1.7倍。
自1990-2001年10年間,遠東地區的犯罪率一直處于前列。2001年更是上升到全俄各聯邦區第2的位置。是全俄平均水平的1.2倍。與犯罪率最高的烏拉爾聯邦區只相差0.03個百分點。高出犯罪率最低的南方聯邦區1.6倍。10年間,遠東地區犯罪率增長了1.5倍。比南方聯邦區高出20%。與相鄰的西伯利亞聯邦區相比,遠東地區的犯罪率也高出0.3個百分點。而西伯利亞聯邦區在全俄處于第3位。2001年在遠東聯邦區內部,犯罪率最高的是猶太自治州,比整個遠東聯邦區高出1.3倍。每10萬人犯罪率超過3000起的除了猶太自治州外,還有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比遠東聯邦區平均水平高出1.2倍。犯罪率最低的是楚科奇自治區,每10萬人犯罪率只相當于遠東聯邦區的58.3%,占全俄平均水平的71.1%,在全俄83個聯邦主體中處于第67位。每10萬人犯罪率低于2000起的還有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犯罪率只相當于遠東聯邦區的65.2%,在全俄83個聯邦主體中處于第63位。
自1990-2001年10年間,遠東地區的謀殺及謀殺未遂犯罪案件數量與其他聯邦區相比,由于人口基較低,犯謀殺罪的案件不是很高。在這個期間,案件總和為15466件,占全俄所有此類案件的6.6%。2001年在遠東聯邦區內部,謀殺案件最高的是濱海邊疆區,占整個遠東聯邦區32%。占據第2位的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2001年發生577起謀殺案件,占整個聯邦區的26.1%。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謀殺案件高發地區也就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各類刑事案件的頻發往往與經濟糾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發展經濟要與社會治理一同進行,否則就會出現擾亂經濟秩序的刑事案件。案件發生率最低的是楚科奇自治區,2001年謀殺犯罪案件只有20起,只相當于遠東聯邦區的0.9%,一年之內低百起的謀殺案件還有猶太自治州、勘察加州和馬加丹州,案件發生數量分別是20起、54起、62起和65起。上述4個聯邦主體案件之和基本相當于阿穆爾州的案件數量。該州在遠東聯邦區處于第5位。
2001年在遠東聯邦區內部,未成年犯罪或參與犯罪數量最高的是濱海邊疆區,占整個聯邦區的29.7%。案件發生率最低的是楚科奇自治區,2001年未成年犯罪案件只有114起,只相當于遠東聯邦區的0.8%,一年之內低千起的未成年犯罪案件還有馬加丹州、猶太自治州、勘察加州,4個聯邦主體案件發生數量分別是114起、387起、477起和678起。4個聯邦主體案件之和也低于阿穆爾州的案件數量,只相當于該州的75.2%。
[參考文獻]
[1]李興耕.轉型中的俄羅斯政黨制度[J].俄羅斯研究,2002(3).
[2]李興耕.俄羅斯的政黨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今日東歐中亞,2001(3).
[3]Много партий-хорощих и разных! http://debri-dv.com/article/247.
[4]于國政.近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形勢[J].當代亞太,1998(3).
[5][俄]II.A.米納基爾.當前遠東經濟形勢的某些特點[J].西伯利亞研究,2001(1).
[6]李傳勛.俄羅斯遠東地區近期社會經濟形勢錢析[J].東歐中亞研究,1997(5).
[7]ПРЕСТУПНОСТЬ И ПРАВОПОРЯДОК В РОССИИ.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 2003.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 Москва .2003.
[8]РЕГИОНЫ РОССИИ,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ОКАЗАТЕЛИ2002,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 Москва,2002.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