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颯滌
【摘 要】樹立頻道的整體形象,是吸引觀眾眼球,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而構成頻道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頻道的整體編排和包裝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臺應在節目編排上將頻道地域形象與節目編排聯動起來,凸顯本土特色,確立最佳的整體形象。
【關鍵詞】城市臺;編排;包裝;本土化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媒體格局發生變化,傳統媒體受眾流失,從而導致經營創收出現大幅度下滑。城市電視臺要尋求出路,一方面要堅持新聞輿論的黨性原則,辦好市委、市政府滿意的廣播電視臺;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辦好人民喜愛的廣播電視臺。兩個方面是統一的,講的都是貼近,讓本土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一、編排做減法:精準定位、精確發力
在當今日趨激烈的收視份額競爭中,編排的功能被充分挖掘和放大,科學、創新、靈活的編排,成為市級臺競爭中的法寶。做“減法”讓頻道定位更為明確。比如利用品項單一、品牌唯一的減法,讓觀眾只要提起某類節目就知道應該在哪個頻道、哪個時段去尋找。
首先,重新對頻道進行精準定位,打破每個頻道都是綜合頻道的格局。其次,不符合頻道定位的節目應該拿下,因為它會導致與頻道節目定位相同的觀眾和客戶流失。各種節目應按其屬性安排在相應頻道播出。
在晚間,拉長本土自辦節目的播出帶,減少電視劇的播出量。
(一)新聞頻道:主流視野 ,權威表達
1、新聞綜合頻道定位于服務中心工作,編排《湘潭新聞》《黨風政風行風熱線》,評論類節目打造有態度、有立場的頻道。《12345市長熱線》《直通縣區》等多類型、多層次的新聞類節目,撐起整個新聞頻道的氣質。
2、電視劇場取名東方紅劇場,既能概括正劇的特質,也符合偉人故里電視劇場的定位。每晚只播出2集電視劇,凸顯新聞立臺理念。
3、在晚間開通紀錄片播出帶,重點選擇《筑夢中國》《大國重器》《大國工匠》《超級工程》《博物館之夜》等主旋律、有品位、有格調的紀錄片,提高市民審美趣味,為中心工作的推進營造良好氛圍。
4、注重本土優秀節目的首播,也注重二次傳播。把與本土有關的名人紀錄片、電影、電視劇,體現本土發展成就的專題片重新整理,安排時段播出。將《頌歌獻給黨》《中國好人榜》《我們向前進》《春天的聲音——青年讀經典》《七一經典誦讀》《社區文明大舞臺》等優秀節目,以精簡便傳播的短版本形式匯成精品欄目《五彩繽紛》再次播出。
(二)都市頻道:關注都市 ,關愛民生
1、都市頻道定位于服務百姓生活,編排《都市日記》《茄坨來了》《愛尚家》《車生活》《“珂”學養生》《從湘潭出發》等服務類節目。這些節目只有被改造成幫忙類節目,才有受眾市場。
2、挖掘品牌節目市場潛力,拉長民生新聞欄目《都市日記》的時長。將本土方言娛樂節目《茄坨來了》轉型為民生服務互動參與類節目,共同構成民生大版塊。聚合本土娛樂節目《茄坨來了》、大型室內方言情景喜劇《遠親近鄰一家人》,彰顯本土市民文化的魅力。
3、觀眾收視選擇的“雙15法則”,觀眾在15分鐘內的收視是相對穩定的,可以說15分鐘是構成節目板塊設計和節目編排的基本節奏。因此,服務類節目的時長以不超過15分鐘為宜。要制作日播節目才有機會、有收視、有收入,但日播節目,不能三天首播,四天重播。
4、都市頻道白天編排以重播和精編為主,晚間主打本土節目。根據調查,白天,老人看電視的時間多,晚上,中年人、年輕人看節目的多。早上、傍晚,編排戲迷時間,養生節目,上午排昨夜回放,下午編排經典劇場。
人們都說得新生代者得天下,但大媽們對電視有感情,對上電視有興趣,我們能夠引領她們;年輕人,也很重要,但先要鞏固老年群體。
大媽們有閑、有熱情,她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她們需要什么?我們可以拿出公共頻道或者公共頻道的一個時間段來重點打造,她們想看什么樣的節目,就編排什么樣的節目。大媽愛看電視劇,我們迎合她們的趣味編排中老年人系列,圍繞老年人關心的情感、陪伴等話題,跨媒體展開討論。大媽們愿意看地方戲曲,我們可以編排花鼓戲,可以開辦教她們唱戲的節目,可以舉辦廣場舞比賽,讓我們的主持人和她們一起舞動,把她們的目光吸引過來。
二、形象包裝:讓本土化的形象點亮熒屏
樹立頻道整體形象,是吸引觀眾眼球,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而構成頻道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頻道的整體包裝和編排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取地域形象打造駁接口
我們在節目編排上,將頻道平實的地域形象與節目編排聯動起來,形成自己的特色。與此同時,精心打造駁接口,強調對包裝系統的伴隨式維護,常換常新,多角度、分系列展現“本土驕傲”。
湘潭新聞頻道按 “大美湘潭”思路重新打造形象包裝系統,以“大美湘潭”為主題,取地方大景,打造駁接口。而湘潭都市頻道則按照“幸福湘潭”思路,取城市小景與人物生活形態打造駁接口。豐富的本土元素,共同的文化記憶,喚起了大多數市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
(二)短視頻——讓本土元素對接世界
2016年是短視頻元年,因技術的發展而釋放出的活力讓人驚嘆。個性化的敘事角度加上地方文化的強大魅力,產生了一系列的成功作品如《傳家》《豆汁掌柜》《節氣少女》等。湘潭龍牌醬油的釀造、剁椒魚頭的制作,充滿了湘潭本土的味道,計劃制作成《舌尖上的中國》的縮小版。我們在尋找各行各業專注于做好一件事的大咖——湘潭的工匠系列,深深地植根于湘潭的傳統文化,拍攝湘潭的非遺系列宣傳片。越是本土的,越可以對接世界,在這里得到詮釋。
三、電視劇宣傳推廣:抓重點、搶熱點
(一)無話題,不宣傳
綜觀2016年的電視劇、電影市場,我們會發現,一部劇的傳播,如果不能在互聯網上引起話題,那么它一定不能被稱之為一部現象級的好劇。制造話題,成為電視劇宣傳最重要的手段。城市臺財力不足以每部劇都設話題,但可以集中財力,每年引進6—8部重點劇目,進行話題的宣傳。注重尋找電視劇精神內核與當前工作的聯結。在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的宣傳中,與“兩學一做”相結合,走進彭德懷紀念館,通過文物與故事的聯結,戲里與戲外的延伸,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劇場、節目、生產、經營聯動
除了提前提供劇排,向重點目標客戶推薦外,還可以按照客戶需求,進行點播。《人民檢察官》緊隨《人民的名義》之后推出,與本地檢察系統合作,吸引行業冠名,同時推出大型演播室節目《湘潭檢察》,通過欄目請行業代表人物做綜藝節目,報道行業先鋒等形式,提高劇場的經濟效益。
(三)延伸節目影響,鞏固粉絲群
湖南電視劇頻道的《小戲骨》依托電視劇平臺,打造兒童版的經典劇目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根據城市臺的生產能力,可以啟動配音秀項目。讓觀眾的聲音出現在電影或電視劇里,展現個性,發揮創意,制作屬于自己的“大片”。這樣的定位,符合年輕受眾愛玩、愛秀、追趕時尚的心理,又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平臺,可以延伸節目的影響力。
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安泰是眾所公認的英雄,所向無敵。在格斗時,只要身不離地,便可源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那里汲取力量,但只要他一離地,就立刻失去力量。在當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臺只有牢牢貼近本土,關注基層百姓的悲歡與希冀,著眼普通大眾的生活與夢想,做本土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
(作者單位:湘潭市廣播電視臺)
責編:姚少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