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翠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8-0009-02
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筆頭交際能力是整個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其中“寫”又是較高層次的信息系統,它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而英語的寫作能力又是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技能的綜合體現,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語言輸出活動。要提高英語的寫作水平,必須從基礎抓起,并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
一、加強基礎性寫作訓練
1.抓好詞匯教學,增加詞匯量,為寫作創基礎
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應注意抓好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從詞匯入手。學生在寫作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就是詞匯量不足,這明顯與平時不重視詞匯積累有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方法來學習詞匯,比如利用合成、轉換和派生三中構詞方法,教會了學生這些方法,等于交給他們一把金鑰匙,對擴大詞匯量及寫作必定是大有益處的。作為一名學生,僅靠精度泛讀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意識的擴大閱讀量。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打好語言基礎、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多讀書,多積累知識,多觀察生活,是寫好文章的必要準備。比如,經常瀏覽一些英文報刊雜志以及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水平有選擇地閱讀一些英語讀物,都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幫助。在閱讀中我們要多記憶一些常用詞匯,歸納分析一些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及固定搭配以擴大詞匯量。
2.夯實語法,加強應用
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遣詞造句是寫作的第一基本功,也是衡量學生表達能力起碼的標準。所謂遣詞造句就是對學生所學詞匯的調動和組織。詞匯如何調動和組織,需要一定的語法知識。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無論是單句的造句還是寫作教學,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1)確定基本時態。動詞是做謂語還是非謂語?是否需要用第三人稱單數?這些必須考慮清楚再動筆要抓住提示語中提供的或自己設置的時間狀語。(2)注意詞形的變化。如:該用形容詞還是副詞?名詞是否可數前面是否需用冠詞?在這些平時的演練中,都需要“斤斤計較”養成習慣。(3)句型的選擇?;A較差的學生劑量用自己所學過的句型表達,能簡單則簡單些,基礎較扎實的學生用自己有把握的“高級句型”來表達。(4)反復檢查。要逐字逐句檢查詞語的搭配和句子的結構,是主系表還是主謂賓,注意時態是否完整等等。解決了這些問題,就能寫出語言無誤、意思清楚通順連貫的句子。
3.加強聽說訓練,服務于寫作
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如果教師將聽力理解與寫作技能結合起來,即把寫作限制在特定的情境中,又可使寫作練習成為綜合性的交際語言練習。說的能力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聽說能力的培養又有助于讀寫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低下,這給用英語寫文章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聽說訓練,為寫作鋪路搭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英語來解釋或介紹新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操練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語言實踐中來。教師在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創設各種情境,充分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創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師生或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學生間互相對話,可以互相啟發,取長補短,使他們思路更加開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話是書面表達的好材料。學生在對話中,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糾正錯誤,表達內容精益求精,從而為書面表達奠定基礎。學生在操練聽、說之后,通過寫的活動鞏固聽、說等學到的知識,實現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的轉化。
4.學生在起始階段應加強基礎寫作訓練,為今后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日常教學中,教室布置的寫作任務不應局限于考試的形式,而應將寫作教學整體布局,設計不同層次的寫作活動。在低年級階段,教師應特別加強學生組詞成句、組句成段的訓練,引導學生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漸進的輸出語言。在起始階段,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寫作規范,關注書寫的規范和整潔等。
二、全面評價學生的寫作成果
在低年級階段,教師可著重關注學生語言的表達規范性。隨著學生語言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在評價時不應只關注語言錯誤,還應關注學生思想表達是否充分、豐富是否有真情流露,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等。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用欣賞的眼光,努力發現其“閃光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教師可讓學生在全班朗讀自己的作品,并與學生共同點評,取長補短。還可以獎優秀作品展示出來,鼓勵學生寫作積極性。
教師自身水平,特別是在評價學生寫作水平要提高。教師的評價方法要講究,評價態度要適當。在批閱過程中不但要打上分數,還要直接校正文中所犯錯誤并給出具體評語。同時把文中好的句子和詞組標出來,寫明好在哪里,相信學生看到評語會有一種成就感,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熱情。
(責任編輯 陳 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