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仲芳++婁仲倉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對于穩定高血壓患者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我院2015年~2016年用藏漢語雙語進行對80列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調查采取的心理護理措施。結果 80例高血壓患者疾病復發率較高,應急能力差。結論 通過應用藏漢雙語及全面細致的護理加之患者積極配合,改善患者的心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從而利于他們的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心理護理;藏區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9..02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ibetan area
LOU Zhong-fang1,LOU Zhong-bin2
(1.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qinghai province,Qinghai Hainan 813000,China;2.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bureau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inan, qinghai province.Qinghai Hainan 813000,China)
高血壓病是目前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一般年齡都在45歲以上,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水平飛速增長,生活的現代化,加之許多人不注意,使人們的體型日漸豐滿,肥胖已成為現在的一個熱門話題,隨之而來相應疾病發病率也快速增長,高血壓發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20、30多歲發病率升高迅速,成為當前的棘手問題。現我們院利用對80例高血壓病例的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進行分析,并了解各因素對其預后產生的影響,再總結心理干預價值,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患有高血壓而于2015~2016年間進入我院的患者,均滿足疾病診斷標準,有男44例(55%)及男36例(45%);42歲至69歲,均值(58.26±2.1)歲;均為初中及以上學識。
1.2 研究方法
以MONASH為[1]標準,根據院內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符合院內實際狀況的問卷表,以調查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具體項目有五個方面,分別是疾病認知方面、健康狀況方面、社交能力方面、尊重需求方面、情緒控制能力方面等,共有15題,分別有五個不同答案,分數則為1分至5分,且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2 結 果
2.1 患者信息調查結果
調查發現,本次入選的80例高血壓患者中,其疾病與勞動強度因素、精神壓力因素以及生活負擔因素均有關系。其中,有40例(50%)為干部,其發病率比其他職業高,且其中有32例(40%)出現復發。同時,有24例(30%)患者為個體經營者,有9例(11.25%)患者出現二次復發;還有10例(12.50%)患者為牧民,其中有4例(5%)患者出現二次復發。此外,80例患者中,僅6例(7.5%)為農民。
2.2 復發情況
80例患者接受調查發現,其應激能力均差,且有35例患者住院頻次超過2次。
2.3 尊重需求
80例患者對于受尊重的需求偏高,其調查分數較低。
2.4 情緒控制能力
80例患者中,出現焦慮情緒、緊張情緒的患者有60例(75%),不僅有神經質人格,還有內向人格,且情緒控制能力差。
3 護理措施
3.1 健康宣教
當高血壓患者進入醫院后,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在介紹高血壓相關常識的基礎上,對其飲食進行合理地搭配,并且告知患者情緒調控方法、學習方法以及娛樂方法等,使其認識到疾病的具體誘因,并對社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客觀認識,有助于提升其心理應激功能以及情緒控制能力等,從而防止疾病發展,通過了解更多的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擁有健康的心理,結束早起正規的藥物治療,提高病人對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從而達到高血壓病的預防及治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3.2 社會支持
高血壓病人大多需要得到社會幫助、社會支持以及社會尊重,且急切需要得到醫護人員、親朋好友以及同事的尊重,所以在護理中,還需為其提供社會支持,在予以生活協助、心理慰藉的基礎上,確保患者心態及時發生變化,以促使其康復[2]。與此同時,患病后,在面對人際交往時,大多患者都會有自卑感出現,所以護理人員還需對其自尊心進行有效維護,在建立維持護患關系的同時,提升患者信任度,并使其感受到相互信任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通過使其建立自信,促使其康復。
3.3 心理護理
患病后,高血壓患者心理層面同樣會有波動,不僅容易出現激動情緒,而且還會有焦慮情緒發生,導致其血壓指數出現驟增問題,危害較大,所以要進行心理護理。對此,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調節心情,并告知其家屬及時關愛患者,在對其進行解釋以及疏導的基礎上,確保患者焦慮心理及時消除,通過提升其滿足感,確保其血壓指數以及情緒狀態均達到穩定標準。
3.4 飲食護理
一般而言,高血壓患者日常進食需以清淡類為主,除了要以少吃多餐為基本原則外,還要定時定量,并且對高鹽食物、高脂食物以及高膽固醇食物的進食量嚴格控制,盡量食用綠色瓜果與蔬菜,并保證優質蛋白、含鈣類食物的攝入量。此外,豬肚患者忌食油湯,并且嚴禁煙酒。
3.5 疾病自我管理
給予患者講解血壓測定方法,告知其血壓測定最佳時機與周期,并保持治療恒心、治療信心以及治療決心,同時嚴格遵照醫囑用藥,避免隨意停藥、隨意減藥情況的發生[3]。
3.6 運動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身體運動,以其身體狀況為參考,制定運動計劃,以太極以及散步等為主要形式。
參考文獻
[1] 劉冬梅,杜茜倩,李勝玲,等.家庭訪視護理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遵從行為及家庭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01):77-80.
[2] 閆博琳,路 英,王 佳,等.延續性護理對老年H型高血壓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39-1143.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