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吉胡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醫療技術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分辨率的超聲設備也處于不斷更新與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在超聲介入治療、超聲心動圖、超聲造影等領域超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在心血管麻醉、麻醉部位的能夠領域超聲技術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除此之外,超聲技術還在胃內容物評估、硬膜外穿刺和輔助插管等方面獲得了深入性的研究。這就要求麻醉專業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要對超聲技術進行熟練掌握,對其相關知識進行全面了解,以便于今后能夠合理開展工作,培養高水準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超聲技術;臨床麻醉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9..02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technology in clinical anesthesia teaching
HU Ge ji hu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INeimenggu Huhehaote 010050,China)
隨著超聲顯像技術改進、超聲數字處理技術發展以及成像模式出現,超聲技術在重癥監護、手術期麻醉以及疼痛診療等領域的應用得到了不斷擴展。超聲技術在麻醉中的應用主要包括術前評估、術中監測與手術期疼痛治療、術后疼痛診療與鎮痛等[1]。本研究主要針對超聲技術在臨床麻醉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 術前評估中的超聲技術
在術前評估中,超聲技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麻醉教學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采用二維超聲心動圖和常規M型超聲能夠對室壁運動幅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進行準確測量,對心室局部功能進行全面性的評估[2]。告知學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有利于對大血管和心臟內的血流方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進行準確測量,對心輸血量進行有效計算,最終完善心功能評估。
2 術中檢測中的超聲技術
在心血管手術圍手術期指導、監測與診斷中,經心外膜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應用十分廣泛。教師在臨床麻醉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經心外膜超聲心動圖具有操作簡單、診斷可靠、穩定、不會對手術操作進行影響等諸多優點,在大血管和心臟結構、功能、瓣膜病變、心臟舒縮功能、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因素等各方面的評價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圍手術期和臨床麻醉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3]。
3 部位麻醉和疼痛治療中的超聲技術
教師在臨床麻醉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對超聲技術在腋路臂叢神經阻滯、肌間溝臂叢神經中應用的基礎知識進行充分認識,并且還要指導其具體的應用方式,教師可以采用現場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以下選取10例擬行上肢手術的患者為范例,進行現場教學。
3.1 腋路臂叢神經阻滯
基礎知識認識:在腋窩處,臂叢神經和腋動脈并行,并且有明顯的標志,位置表淺。在肱二頭肌內側溝內采用超聲對搏動性的腋動脈進行辨認,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分別在腋動脈的外下、內下與內上位置。超聲探頭處于上臂內側面,可以將高回聲肌皮神經在強回聲的肱骨內上方找到。因為腋路臂叢神經阻滯不完全,所以采用超聲定位方式能夠對其進行有效補充。
方法:告知學生檢查過程中,患者要采取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向健側偏,將其患側上肢外展九十度,屈曲肘部,外旋前臂,保持手臂貼床。采用碘伏消毒腋窩皮膚,將耦合劑涂在超聲探頭上,套上無菌手套,在手套外部涂上碘伏,探頭垂直皮膚,輕觸,前對腋鞘進行確認。對超聲平面內技術進行應用,進行實時監測,采用一針四靶點法,依次向肌皮、正中、尺神經、橈神經周圍注射5 ml局部麻醉藥,對藥液擴散情況進行觀察,對進針方向進行合理調整。
知識點: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臂叢神經麻醉,能夠更加準確的進行定位,并且能夠顯著縮短起效時間,具有更好的鎮痛效果,還能夠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3.2 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
基礎知識認識:前、中斜角肌肌間溝位置為肌間溝臂叢神經,通過對超聲圖像進行觀察,能夠有效尋找到頸動脈,對其進行側移之后,能夠有效尋找到胸鎖乳突肌,再在其深面尋找到前、中斜角肌,能夠觀察到一個低回聲,有高回聲暈出現在其周邊。將超聲探頭頻率設置為10MHz~12MHz,選用線形探頭,確保探頭和穿刺針之間保持直線,然后再將其刺入,能夠有效防止將血管損傷。
方法:告知學生檢查過程中,患者要采取仰臥位,將雙上肢緊貼在軀干的兩側,將其頭部向健側偏,將頸部暴露出來,采用碘伏進行常規消毒操作,,將耦合劑涂在超聲探頭上,套上無菌手套,在肌間溝置探頭,將探頭垂直身體長軸,能夠獲得清晰的臂叢神經橫切影像。在超聲探頭外側一厘米處做出一個穿刺點,確保進針方向和探頭處在相同的平面,對超聲平面內顯像技術進行充分利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超聲圖像進行觀察。
知識點: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有利于對藥液分布情況進行清楚的觀察,更加準確的進行超聲定位。
4 術后鎮痛中的超聲技術
教師在臨床麻醉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神經阻滯中,超聲引導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能夠將臨床麻醉有效性與安全性提高,能夠對腹腔神經節阻滯進行準確定位,將外周神經阻滯效率提高,最大程度上避免對神經與血管造成損傷,將局部麻醉用藥劑量減少,能夠進行直觀性的進行手術操作。
5 結 語
綜上所述,超聲技術在臨床麻醉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對超聲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更加直觀的認識,能夠將臨床麻醉質量提高,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很快的適應日后工作。
參考文獻
[1] 林育南(綜述),劉敬臣(審校).超聲技術在麻醉領域的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2(11):521.
[2] 謝 紅,朱常花,王 琛,等.超聲技術在麻醉科研究生培養中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4,22(36):954.
[3] 陳俊杰.超聲技術在臨床麻醉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2):645.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