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棟++楊紅
“以校組班”專題培訓是由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與高校或區外專家聯合舉辦,在專家引領下開展的,該培訓以學校發展主題為內容,以一所學校的全體教師或幾所學校的某一學科全體教師為培訓對象,在中小學校開辦,融區級培訓與校本培訓為一體。“以校組班”主題培訓的基本理念是:培訓陣地前移,培訓重心下移。
培訓陣地前移,是指區級培訓將培訓場所移至學校,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開展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加實踐性培訓比重。一方面使區級培訓更接近課堂,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一方面使教師不離校就可參加培訓,使教師獲得更多的體驗機會和更好的體驗氛圍,同時借助專家進校提升校本培訓質量。
培訓重心下移,是指區級培訓從關注教育理念的傳播轉變為引導教師在改進教育行為的過程中實現教育觀念的更新。一方面,促進區級培訓實現理念引領、過程扶助、實踐體驗的有機統一,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在培訓過程中有效幫助教師解決正在困擾自己的實際問題,使教師感覺到培訓有效,進而激活教師參訓的內驅力。
“以校組班”專題培訓依據選題內容和組班特點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共主題,學校獨立組班;第二類是學科類主題,連片組班或聯盟組班。
“以校組班”專題培訓的運作流程包含按如下順序排列的五個環節:校本選題:學校申報,校長可以根據本校既定的發展方向或研究主題申報培訓專題;聯合論證:培訓機構依據學校申請,參照相關資源情況,組織培訓者、專家、校長聯合論證培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依據論證結果審批項目;制定方案:依據學校提出的培訓需求,培訓機構組織培訓者、專家、學校三方聯合制定培訓方案,并加以論證;實施培訓:培訓者、學校輔助專家實施培訓方案,實施過程由專家主導;聯合管理:培訓機構與學校聯合管理培訓過程,學校負責提供培訓必須的條件及檔案資料收集;培訓機構督導培訓過程,培訓結束時做出最終評價,并核定學分。
“以校組班”專題培訓促使我區的培訓工作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第一,培訓主題的選擇由自上而下變為自下而上。校長依據本校教師專業發展實際和學校既定的發展方向,提出并申報培訓主題。第二,培訓方式由“講座”變為“講”“做”結合。培訓時間每周一天,上午專家深入課堂聽課,下午以課堂教學分析為切入點開展專題講座。第三,在專家指導下實現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三位一體,培訓過程與課堂教學實踐緊密相連,教研組活動逐步成為培訓課后活動的基本形式。第四,參加培訓由單一的教師個人行為轉變為兼具學校行為,保證了教師個體發展與學校整體發展方向的一致性。第五,促進了區校兩級培訓的有機融合。
本文系2012年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辦課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編號DBB12047)研究成果
編輯 _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