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培
綜合課程是指打破語文、數學和勞動技能的學科界限,教學內容以學生所需的生活實用技能為主線,將生活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指導學生學習整合的、生活化的知識。那么,綜合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如何著手呢?以下是我的一點思考。
選擇合適的主題。在綜合課程主題教學內容實踐的過程中,應避免學段教學目標和主題單元資源對具體教學實踐的禁錮。由于學生能力水平等多方面的差異,學段并不是選擇主題單元內容唯一的標準。在選擇綜合課程主題單元內容時,應以所在學段教學目標和主題單元內容資源為基礎,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靈活選擇相近學段的主題單元內容。如中學段的教師在選擇主題時,應以中學段的主題資源為主,同時靈活選擇低、高學段的主題資源,真正做到在主題教學過程中,依據“以生為本”的原則,滿足班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細化主題內容。由于在學段主題教學資源庫中的主題內容資源具有涵蓋內容多、廣的特點,在綜合課程主題資源中選擇內容后,下一步要根據班級實際細化主題內容,將班級主題內容進一步聚焦和明確。在細化主題內容的過程中,無論是學期主題的細化,還是在大主題下單元、課題各層級的內容都需要依據類似的“線”去分解細化。這條線索可以是情境、程序、要素或者時間。以情境為線索,主題分為幾個相關情境,通過情境展開主題,分解細化教學內容;以情境為線索,可以考慮根據不同的地點、場景、氛圍等來分解主題內容;以程序為線索,根據主題活動發生的一般程序,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來分解內容;以時間為線索,將主題活動根據時間發生的順序進行分解;以要素為線索,將主題根據性質分解成若干要素,并將這些要素作為展開線索的建構方式,常用于以特定的物品、生物體或場所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主題活動。
此外,在聚焦、細化主題內容的過程中,還要結合本學期的班級教學計劃、學生的IEP核心,依據主題教學的集體、個別目標進行內容的細化,避免主觀地進行內容細化。在細化的過程中,分層推進,將主題內容逐步細化為單元內容、課題內容,逐層落實到周教學內容、課時教學內容中。
綜合課在內容的選擇上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挖掘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現階段學習需求,確定集體與個別化教學目標,統整主題單元教學內容。通過綜合,使學生學習到整合的、生活化的內容,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一般課題《培智學校“個別化、生活化、一體化”課程體系中綜合課程的深化研究》(課題編號:DBB13051)研究成果
編輯 _ 李剛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