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珺
摘 要:編寫輸水管道線路選擇及工程施工方案是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如何編寫施工方案?本期刊登的《武水集團白鶴嘴水廠至蔡甸區輸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可作借鑒。該文從區域供水安全性出發,就武漢市首條供水鋼管穿越漢江,由地處漢江左岸(俗稱“北岸”)的白鶴嘴水廠向漢江右岸(俗稱“南岸”)的蔡甸區供水的方案做了全面論證,其實施方案已交設計部門進行設計并正在施工中,值得設計人員關注。
關鍵詞:供水戰略調整 施工方案 拖管 定向鉆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c)-0052-02
1 工程概況
按照市政府對武漢市供水建設提出的“水廠布局大調整、制水工藝大提升、供水管道大改造”的總體要求,市水務局、市城投公司組織編制了《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澇、治污、供水二年決戰行動計劃》(下文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編制遵循“總體規劃、城鄉統籌”“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合作共贏、減少投資”的總體原則和思路,將蔡甸區供水納入全市供水戰略調整范疇,以漢口白鶴嘴水廠為水源,實施過漢江管道工程,提供蔡甸區近期發展用水,滿足其用水需求。
2 前期相關工作成果
2.1 蔡甸區近期發展用水需求水源確定
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武水集團”)按照市水務局的工作部署,為落實《蔡甸區供水專題會會議紀要》的要求,與蔡甸區政府就供水方案多次進行溝通,并達成共識。目前漢陽地區無富余供水能力,漢口地區供水能力有富余。實施輸水管道穿越漢江工程后,可滿足蔡甸區近期供水需求,并可與漢陽地區主供水廠琴斷口水廠形成互補關系,提高區域供水安全性。
2.2 管道路由方案
武水集團經多次現場勘查,結合輸水管道口徑、施工工藝及保障工程工期等因素,擬定了輸水管道線路選擇方案,并獲得市水務局和蔡甸區水務局等單位同意。
綜上所述,武水集團編制了該次《武水集團白鶴嘴水廠至蔡甸區輸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3 總體供水方案
3.1 水量需求
根據蔡甸區供水規劃,該地區近期(2020年)規劃水量10萬m3/d,供水范圍為城關、新農、大集、玉賢和柏林等地區。
3.2 供水管道建設方案
以白鶴嘴水廠為水源,新裝DN1200輸水管道穿越漢江后與晴川大道蔡甸區規劃DN1000輸水管道連通,并向琴斷口水廠方向預留供水管道,后期配合道路工程,實施與琴斷口水廠連通工程。
3.3 過江供水管道位置選擇
綜合管道施工工藝要求、現狀及規劃管道布局、沿途管道施工條件等因素予以確定。
(1)該工程主要目的是向蔡甸區供水,新裝輸水管道需與蔡甸區規劃輸水管道DN1000連接;(2)蔡甸區和漢陽區交界處分別為漢陽區四臺村和蔡甸區漳河口,其中漢陽四臺地區為四臺工業園區,現狀大量企業入駐,建筑密度高,區域內無大口徑供水管道施工條件;蔡甸區漳河口區域為近期整體拆遷開發區域,供水管道施工條件較好;(3)穿越漢江供水管道長度限制條件,據調查,目前DN800及以上供水管道一次性拖管施工長度不宜大于1 000 m,供水管道工程基于保護堤防的要求,需在堤防內實施供水管道工作坑。因此,穿越漢江輸水管道位置,需選擇在江面較狹窄段,并最好垂直過江;(4)過漢江拖管工藝施工現場條件要求,綜合上述要求,漢江現狀取沙點至建設中的江漢特大橋段滿足該次工程建設要求。
3.4 新裝輸水管道走向方案
3.4.1 漢口段
(1)輸水管道走向。以白鶴嘴水廠為水源,沿白鶴嘴水廠規劃控制用地圍墻內,向南新裝DN1200mm鋼管長約500 m至襄河堤,沿襄河堤向西新裝DN1200鋼管長約1 700 m至九通路;(2)輸水管道安裝位置:水廠規劃控制用地范圍內:沿圍墻內距圍墻3~5 m處安裝,采用開挖施工工藝。襄河堤:沿襄河堤保護范圍線,距堤腳32~37 m范圍內安裝,采用淺埋方式。
3.4.2 過漢江段
自東西湖九通路處襄河堤內采用拖管工藝實施兩條DN800鋼管穿越漢江,至蔡甸區襄河堤內,管道長約1 600 m。
3.4.3 蔡甸段
蔡甸區域內正在整體拆遷建設中,據蔡甸區反饋,將結合過江輸水管道具體位置,增加管道走向控制專用保護通道或規劃道路,新裝DN1200鋼管約1 300 m。
4 襄河堤范圍內輸水管道施工方案及措施
4.1 東西湖區襄河堤現狀
該工程涉及的堤防由堤身(道路)、綠化保護帶組成。堤上道路寬約6 m,為水泥路面;全線保護帶寬約30~45 m,保護帶中多為綠地,局部路段為現狀樹木。保護帶中有兩處建筑和一條輸油管道(架空),建筑分別為東西湖區慈惠小學和匯佳甜馨親子園,其余路段無構筑物。
4.2 工程建設規模
根據用水需求,新建DN1200輸水管道一條,長約1 700 m。
4.3 擬新裝供水管道位置
根據武漢市堤防保護相關要求,結合現狀堤防測量圖,新裝供水管道管位初步選擇在距堤角32~37 m的堤防界樁范圍內。
4.4 輸水管道施工及管理方式
為提高輸水管道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建成后的輸水管道不應影響堤防后期安全,一旦發生輸水管道破損事件時,實現及時快速關停。設計要求如下:(1)管材選用鋼管,在正常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管道壁厚,該次工程擬采用DN1220×14鋼管;(2)管道施工采用淺埋方式,便于快速發現管道異常情況,并每隔6 m設置支墩保護;(3)在白鶴嘴水廠和九通路處,分別設計輸水管道控制閥門;在九通路處設計在線輸水管道監測點,在線監控輸水管道運行工況;(4)制定供水管道巡線要求,安排專人定時巡查供水管道運行情況。
4.5 新裝輸水管道工程量
新裝DN1200鋼管3 500 m,新裝過江DN800鋼管1 600 m。
5 過漢江輸水管道施工方案及措施
5.1 輸水管道施工方式及位置
采用拖管施工工藝,在漢江堤防內入土,一次拖鋼管穿越漢江,根據堤防安全距離和拖管施工場地要求,該工程選擇在九通路作為拖管工程定向鉆入土點,在蔡甸區漳河口區域內進行鋼管焊接,回拖至九通路。
5.2 工程建設規模
根據用水需求及目前拖管工藝技術條件,為保障過江輸水管道施工質量,確保后期安全運行,新建DN800mm管道兩條,單根供水管道約800 m。
5.3 定向鉆入土點設計
(1)定向鉆入土點,選擇在東西湖區規劃九通路處;(2)根據實測現場地形地貌及構建筑物,定向鉆入土點距堤角91.4 m處;(3)施工現場臨時用地面積約6 300 m2,主要為存放設備和拖管施工泥漿;(4)輸水管道縱斷面設計:參考穿越漢江DN800天然氣管道工程案例,新裝輸水管道距江底約15~20 m,下一步根據地勘報告進行優化調整;(5)防管涌設計,拖管穿越漢江兩側堤防外設計止水環;拖管完成后,采用小型鉆機沿管道邊向下插入30 m左右,通過鉆桿進行水泥加壓注漿。
5.4 輸水管道入土點設計
考慮到拖管施工工藝需一次性進行鋼管焊接,縮短拖管時間,以避免通道坍塌,蔡甸漳河口區域內場地空曠,可滿足施工場地要求。
6 蔡甸區輸水管道施工方案
沿蔡甸區規劃道路安裝DN1200輸水管道,兩端分別連接新裝過江輸水管道和蔡甸區晴川大道輸水管道。
參考文獻
[1] 武漢市城市供水專項規劃(2010—2020)[Z].
[2] 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澇、治污、供水二年決戰行動計劃[Z].
[3] 蔡甸區城鄉給水專項規劃[Z].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