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平 李鐵
摘要:隨著玉米需求量的增加,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近年來受環境和人為影響,導致玉米病蟲害發生幾率增加,給玉米產量和質量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在分析幾種常見玉米病蟲害的基礎上提出防治方法,以期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7.022
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在食用、工業、飼料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玉米種植技術相對簡單,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但隨著近年來的廣泛種植,玉米病蟲害發生幾率增加,所以要研究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在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同時挖掘玉米的種植潛力。
1玉米常見病蟲害
1.1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發生在7月份,降水量的大小決定發病程度。一般當發病的玉米植株達到總量的70%時,玉米葉片開始自上而下發展,降雨時間早,則發病率上升得早。如果植株生病率達70%,葉片發病率達20%后發生大暴雨,則會全面積暴發病情。當植株發病率在100%,葉片發病率在30%后又遇連續陰雨天氣,應及時進行防治。
1.2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由小斑病發展而成,嚴重的玉米大斑病的斑點可達20厘米左右,當幾個生病斑點連在一起后就形成不規則的大斑點。斑點最開始是水浸狀,然后慢慢變成青灰色,最后變成褐色,直至枯死。發生玉米大斑病后如果空氣比較潮濕,斑點上會長出黑色霉狀物,此時要根據玉米采樣檢查來決定是否防治。當植株發病率達到100%,葉片發病率達到30%時,降雨明顯就需要進行防治。
1.3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是由灰飛虱和蚜蟲傳播,灰飛虱和蚜蟲的數量與田間雜草數量密切相關,灰飛虱和蚜蟲攜帶病毒數量與小麥叢矮病的發生情況相關,可以依據小麥叢矮病的情況來衡量玉米病毒病的情況。
1.4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生長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蟲害,可以根據玉米螟孵化情況來對第一代玉米螟進行防治,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1.5紅蜘蛛
紅蜘蛛主要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生,對玉米的為害主要是吸食玉米葉片背面組織的汁液,使玉米葉片失去綠色斑點,影響葉片光合作用。紅蜘蛛發病嚴重時可以造成玉米葉片變白,使玉米顆粒干枯,造成減產。
2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
2.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是選擇高質量的玉米種子,從根本上減小病蟲害的發生。一是要定期對玉米田地進行清除,目的是減少病蟲害的傳染源;二是發現病蟲害時要將染病葉子除掉,以減少傳染的程度。輪作深耕時要加深深度,以減少病菌的數量。對于一些可以早種避免病蟲害的玉米可以提前播種;三是秋季收獲后要把粉碎后的玉米秸稈撒到農田中,主要是減少玉米螟過冬的數量;四是在玉米地里種植谷子或高粱,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最常用的方法是赤眼蜂。因為赤眼蜂可以在玉米螟中產卵,阻止玉米螟成蟲的孵化,從根源上達到減少病蟲害的目的。在放置赤眼蜂時,數量和種類都是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的,否則會影響效果。
2.3土壤防治
土壤防治主要是增加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要施足底肥,增加土壤營養成分,促進玉米對營養成分的吸收。秋季玉米收獲后,要保證整地時底肥的施入,同時對土地進行深翻,改變土壤環境,破壞病蟲害生存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一般是45%的有機肥和氮肥混合,再加上75%的磷肥,以保證玉米營養的最佳攝入。在農藥的選擇和使用上,逐漸在土壤施肥的同時進行農藥噴灑,清除田間雜草減少病蟲害的數量。
2.4種子防治
科技的快速發展促使一些雜交玉米品種增多,但是選擇玉米種子要結合種植地區的氣候因素和土壤條件,以優質高產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為最佳。玉米種子要達到凈度99%以上,純度95%以上,發芽率87%以上,水分含量13%以下才是最佳,同時種子外觀要光澤、大小均勻。選好種子后在播種前要進行拌種處理,主要是將殺蟲劑與種子一起攪拌,目的是播種初期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5播種防治
玉米最適宜的播種溫度為7℃,地塊土層溫度在11℃,這樣能保證玉米出苗快而整齊。過早播種會導致玉米出苗時間不均勻,出苗不齊。對于播種深度,最適宜為5厘米左右。如果土壤營養成分高、濕度大,可以播種的稍淺些,反之則不同。對于播種密度,適當密植可以提高玉米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2.6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重要環節。在播種前要將田地的玉米秸稈殘留清理干凈,以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幾率。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要適時監控,發現病蟲害要及時將染病葉摘除,定期清理田間雜草。對于已經受病蟲害污染的地塊,要加強清理,主要是把玉米秸稈粉碎后撒到田地中,降低病蟲害過冬的可能性。適時施肥也是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在玉米生長的拔節期、大喇叭期、抽穗期都要做好施肥工作,施肥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營養成分,提高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對于容易發生病蟲害的品種,要在玉米生長時事先進行農藥的噴灑,防治病蟲害;對于已經感染病蟲害的植株要及時進行藥物防治,以避免病蟲害的傳播。農藥噴灑的最佳時間是晴朗天氣的早上或晚上,這樣可以增加農藥的效力,減少農藥對玉米本身的傷害。
玉米在生長的各個環節都非常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要分析各種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以及玉米生長環境,對玉米生長環節進行監控,發現染病的玉米要及時防治,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娜.玉米病蟲害防治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3,(18).
[2]楊莉華.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措施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 2013,(18).
作者簡介:蔣小平,大專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新型職業農民科技培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