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龍+張虹梅+黃鴻基


摘要:近幾年,網上電商平臺利用網絡的雙向性,建立一條方便、快捷和新穎的回收渠道促成了“京東回收”等網絡回收平臺逐漸興起。為此,文章基于京東回收平臺的現狀以及相關文獻理論,研究哪些因素會對消費者的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產生影響。最后,為相關企業提出建議,提高消費者使用網絡回收平臺的積極性。
關鍵詞:廢舊手機;外部影響;回收商信任;回收平臺服務質量;使用意愿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擁有最多的手機用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手機已成為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離不開的電子產品之一,科技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促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目前僅僅只有幾家相關研究單位使用一些測算模型對我國廢舊手機數量進行了測算,如中國的家電研究院利用修正的市場供給模型估算2016年手機報廢量約為1.87億部。
在相關廢棄手機處理的補貼政策刺激下,結合對手機回收市場開展的調研和估算,預計2017年我國廢舊手機市場上回收量在2~3億部之間。與之前的數據相比,廢舊手機回收率仍有較大幅度的提升空間。
二、研究假設與數據獲取
(一)假設提出
1. 外部影響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的影響
目前,根據傳統回收模式下的調查顯示:消費者的認知回收價值的程度、認知環境的程度、回收習慣、相關法律法規會影響廢舊手機回收意愿。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小組發現,結論與時間,對象,地點會影響消費者廢舊手機回收意愿。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根據網絡平臺回收的特點,認為外部影響因素包括環保知識,法律法規,傳統回收習慣和回收價值認知,并提出如下假設:
H1:外部影響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
2. 回收商信任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的影響
影響消費者廢舊手機回收意愿的因素不僅只有外部影響,消費者對于商家發布的信息的態度也很重要,也就是說,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正是關鍵因素之一。提出如下假設:
H2:回收商信任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有顯著正向影響。
3. 回收平臺服務質量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的影響
傳統方式下的消費者對服務的滿意度是影響消費者使用行為的因素之一。所以,在互聯網中,網站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影響消費者對京東回收的使用意愿。服務質量包括網站的安全性,便利性,網站的聲譽,頁面設計等。本文筆者認為消費者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與京東回收提供的相關產品和服務質量(包括安全性、便利性、網站的聲譽,頁面設計)有關。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3:回收平臺服務質量對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有正向影響;
4. 假設模型
(二)數據分析
1. 樣本分析
消費者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的影響因素是本文探究的目的,但是線下發放問卷覆蓋范圍較小,調查數據獲取渠道狹窄,為了保證提高問卷的有效性和回收效率,決定在微信、QQ等社交網站上選擇那些己經體驗過“京東回收”或者對“京東回收”有所了解的消費者通過問卷星這個平臺來完成問卷調查。問卷總共有題目42題,題目數量與問卷發放數的比例應該是1:5,所以本次調研最低需要210份,但為了保證問卷較高的有效性,需按照1:1.5比例發放問卷。因此,最后發放問卷315份。回收問卷251份,剔除問卷答題時間小于60秒以及未完成問卷,共計有效問卷250份,問卷有效率79.37%。
本文使用SPSS19.0軟件對樣本的性別、年齡、學歷、月收入和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進行分布統計以及差異分析。
2. 基礎數據及差異分析
本研究調查問卷的性別分布為:男性占有效人數的45.6%;女性占有效人數的54.4%。樣本的年齡分布為:20歲以下占有效人數的28.8%; 20~30歲占有效人數的70.4%;30~40歲占有效人數的0.8%;樣本的學歷分布為:其他學歷占9.8%,大學本科及以上占有效人數的90.2%;月消費水平分布為:不足500元占有效人數的1.6%;500~1000元占有效人數的11.2%;1000~1500元占有效人數的48%;1500~2000元占有效人數的24.8%; 2000元以上占有效人數的12.8%。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分布為:不足1小時占有效人數的4.8%;1~2小時占有效人數的8.8%;2~4小時占有效人數的30.4%;4~6小時占有效人數的28.8%;6小時以上占有效人數的27.2%。低價賣給街邊小商販占有效人數的4%,在家閑置占有效人數的83.2%,贈與親友繼續使用9.6%;通過網絡回收占有效人數的2.4%,賣給正規回收企業占有效人數的0.8%。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對性別、年齡、學歷、消費水平、平均上網時間進行差異分析得出,以上的基礎數據不會對模型中的外部影響,回收商信任,回收平臺服務質量以及使用意愿產生影響。
3. 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信度方面,本文采用目前最常用的SPSS可靠性分析,利用克朗巴哈系數來衡量構造的測量指標一致性。 量表總體信度分析為0.966,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問卷指標的KMO值為0.825,效度較好,沒有必要剔除任何指標。
(三)相關性分析
在通過SPSS.19統計分析工具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分析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在外部影響與使用意愿的相關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認知環境的程度、法律法規、傳統回收習慣、回收價值的認知與使用意愿的Pearson相關系數0.447、0.548、0.612、0.492。可以看出法律法規與使用意愿具有較好相關性。從總體來看,外部影響與使用意愿的相關系數為0.668,說明具有顯著相關。回收商信任與使用意愿相關系數為0.603,說明二者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回收平臺服務質量與使用意愿相關系數為0.791,說明顯著相關。綜上所述,樣本中的外部影響,回收商信任,回收平臺服務質量與使用意愿之間存在相關性。因此,研究假設得以驗證,可以繼續進行研究。endprint
(四)回歸分析
通過SPSS 19.0進行回歸分析,R2為0.757,擬合度較好。
并得出以下回歸方程:
使用意愿=0.209外部影響+0.015回收商信任+0.339回收平臺服務質量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 三個變量對回收意愿的影響若按大小排序,則是回收平臺服務質量>外部影響>回收商信任。外部影響和回收平臺服務質量是影響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意愿的主要因素。外部影響正向影響消費者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消費者參與廢舊手機網絡回收的意愿越高,是因為外部影響的內部因素越好;回收平臺服務質量正向影響消費者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即平臺的便利性、完善的安全性的設計、網站的美譽度高,則消費者更愿意參與廢舊手機網絡回收。
2. 回收商信任影響消費者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使用意愿并不強烈,消費者參與廢舊手機網絡回收平臺的使用意愿與回收商所表現出來的誠意無關,最主要的因素是平臺的可用程度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心意。
(二)建議
完善法律法規,合理回收利用。廢舊手機得以高效回收利用的前提和保證是制定專門法律法規。但是,我國對于廢舊手機的回收處理,并沒有做出相關法律。因此為了保證廢舊手機合理回收與利用,國家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線上與線下共同結合,健全專門的回收平臺。目前,我國仍主要依靠小商販走街串巷進行回收或者賣給手機維修點進行廢舊手機的回收,再通過相關商店進行翻新,重新回到市場。所以,這要求網絡回收平臺要規范操作,符合實際。
建立產業化的處理企業。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壞,對于廢舊手機的拆解、處理需要先進的處理技術進行高效的無害化處置。并且商家多搞活動,鼓勵消費者使用網上平臺,并且政府應給予相關回收企業一定的扶持,如減免稅收、財政補貼。
參考文獻:
[1]Jianfeng Y, Yingnan G, He X.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onsumers behavior of waste mobile phone recycling in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15).
[2]余福茂,段顯明,梁慧娟.居民電子廢物回收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12(12).
[3]趙榮膺,吳明杰,姜錦虎,胡瑛.B2C 環境下電子零售商信譽評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1).
[4]王謝寧.消費者在線購物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09(04).
(作者單位:李成龍、張虹梅,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黃鴻基,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