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的發展,人口大量向城鎮聚集,城鎮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居民對體育消費的需求不斷擴大,不同年齡,不同收入,不同地區的城鎮居民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不盡相同。深入研究城鎮居民體育消費需求特征,對于促進地區體育產業均衡發展,提高全民綜合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城鎮居民;體育消費;需求特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的推進,人口開始向城鎮集中,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企業工作從而成為新的城鎮居民,所以我國城鎮人口在將來一段時間內會保持持續增長。體育作為城鎮居民必不可少的休閑娛樂方式,既能夠提高我國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也能夠促進我國全面構建和諧社會治國方略的推廣。研究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對于如何滿足城鎮居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必將是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而工業化的發展則離不開大量的勞動力,所以,工業化必將促進城鎮化的發展。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實現了人口的快速聚集,大量的農民脫離農業生產轉而變成生活在城鎮的產業工人。大量新增的市民消費對教育、醫療、體育文化等都有較大需求,體育需求作為居民休閑娛樂最積極向上的需求,對于如何保障和發展居民的體育需求迫切需要理論指導。
研究城鎮居民體育消費需求特征,準確把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收入群體的居民對于體育消費需求的種類、規模和價格,從而構建更加合理的體育產業。個人發展方面來說能夠促進我國居民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延年益壽減少疾病,經濟方面可以不斷擴大內需,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化分配,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建設方面根據不同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修建相應的配套設施,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二、城鎮居民體育消費需求類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體育消費主要是體育運動員為了參加體育競技比賽產生的消費,全民運動的普及率不高。21世紀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迅速豐富,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不再是僅僅跑步、踢球等體育運動,體育文化、養生體育、健美體育等逐漸得到人們的青睞,體育消費需求類型呈現多樣化趨勢。
傳統體育健身項目如籃球、足球、跑步等運動,這些傳統運動項目由于不需要個人較大的資金投入,國家已經修建了相應的基礎設施,所以參與人群較大,仍舊是目前我國需求量最大的體育消費類型。
養生保健體育消費需求,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相對還不健全,部分老年人沒有機會享受免費醫療。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從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下解放出來,普遍從事工作環境好,勞動強度低的工作,這就導致社會上肥胖人口不斷增加。適當的體育保健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消耗多余脂肪,預防疾病發生,老齡人口和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上班族出于自身強身健體的目的,養生保健類體育需求將會不斷擴大。
休閑體育運動,不同于籃球、足球等的激烈身體對抗,休閑體育運動更側重于技術的掌握,如垂釣、射擊、游泳、甚至高爾夫球等。休閑類體育運動雖然相對于傳統體育運動消費較大,但是運動的時候能夠更加貼近大自然,可以舒緩工作生活中的壓抑心情,在經濟較發達的城鎮地區需求較大。
時尚類體育運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人們能夠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以瑜伽、街舞、滑板等為代表的時尚類體育運動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愛。這類體育消費需求主要來自年輕人,花費較高,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年輕群體對于時尚健身的追求,時尚類體育消費需求必定會越來越高。
體育賽事及周邊產業,媒體的發達使人們可以足不出戶觀看各類體育比賽,如足球、籃球等都吸引了大量的球迷,這就使體育賽事的轉播及體育競技比賽周邊產品成為許多球迷不可或缺的體育需求。
三、不同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
城鎮人口相對集中,居住在城鎮的有青少年也有老人,有收入相對較高的私營業主也有收入相對較低的打工人員,有高學歷的白領等也有學歷較低的人群,不同的教育、收入、年齡、性別等的個體,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對不同群體的體育需求特征進行分析,以便能夠更好的制定相應政策,讓每個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得到保障。
不同年齡段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少年兒童群體正處于讀書階段,體育運動主要以學校組織的跑步、體育課和運動會等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為主,這就決定了他們的體育消費需求比較單一。少年兒童群體體育需求主要來自于對體育用品如運動服、運動鞋等的購買,基本上很少涉及休閑、娛樂等體育運動項目。以大學生群體為代表的20~30歲群體是所有年齡階段里體育需求最旺盛也是最豐富的群體,大學生群體既沒有中學時繁重的學業也沒有工作后較大的經濟和工作壓力,所以體育運動的時間比較充裕。籃球、足球等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由于學校場地較多,同時參與的人數較多,所以在大學校園非常受歡迎。還有一些大學生更加偏愛街舞、滑板等時尚運動,瑜伽、健美操等也廣受大學生喜愛,總的來說在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是體育需求最為廣泛的階段。30~50歲階段的人群對于體育消費需求最高,一方面這一階段的人群大多已經擁有了較為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來發展自己的體育興趣愛好,通過體育運動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產生的緊張、壓抑的情緒可以發泄出來。另一方面,這一群體擁有比較充沛的體力和精力進行體育活動,這一年齡階段的人群以休閑類體育消費需求為主。50歲以后的年齡較大的人群基本上從事一些邊緣性工作或者已經退休,所以空閑時間比較多。這一年齡段的人群更希望去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來打發空閑時間結交朋友來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但是由于這一階段身體機能已經開始退化,已經不再適合有激烈對抗的運動,所以50歲以后人群的體育消費主要是一些羽毛球、乒乓球、廣場舞等沒有直接身體對抗的運動。總的來說,少年階段由于更注重于學業的完成,體育消費以強健體魄為目的,體育消費比較單一。青年階段經濟壓力較小,身體機能良好又充滿活力,所以更加喜愛競技體育,同時對時尚類運動也廣泛涉獵,體育消費需求豐富多樣。中年階段工作上大多從事重要崗位,工作壓力較大,生活上有養家的經濟壓力,所以這一階段的體育消費更側重于能夠排解壓力放松身心的休閑體育運動。老年階段空閑時間較多,同時又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生活壓力較小。所以這一階段人群的體育消費主要以豐富老年生活,打發空閑時間為目的。endprint
不同性別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不同性別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表現出了較大差異。男性居民進行體育運動一方面是興趣使然,通過體育運動能夠帶來身心的快樂,另一方面,通過體育運動能夠塑造更加強健的體魄,更能展現男性陽剛的一面從而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贊美。女性居民的空閑時間則是被孩子,購物逛街和做美容等大量占據,所以女性進行體育運動的時間相對較少。由于女性天性愛美,女性進行的體育消費大多以健美瘦身等為首要目的。
不同收入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但也導致收入出現了較大的差距,不同的收入群體對于體育消費的類型、質量、感受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不同于建國初期體育消費單一的時代,當下社會存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消費類型,從花費較少的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體育項目到會收取一定費用的街舞、瑜伽和體育競技賽事現場觀看等再到對經濟要求較高的高爾夫、滑翔等高端的體育消費項目一應俱全。低收入群體由于收入相對較少,在除去生活、出行、醫療等費用后所剩資金較少來從事體育消費。所以這一群體更喜歡進行一些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由社會公益提供場地的體育運動,他們的體育消費主要來自于購買運動服裝、器械等。中等收入群體一般擁有穩定的工作和一定的經濟的基礎,在除去生活資料費用后還留有充裕資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這一群體的體育消費除了最基礎的強身健體目的外也更加注重體育消費帶來的身心感受,他們希望體育運動能夠讓他們放松身心或者提升自身氣質等附加需求。高收入群體一般更加注重體育消費給他們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他們對進行體育運動的環境、氛圍和品質都有較高要求。總結來說,低、中、高收入群體在體育消費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低收入群體更側重于體育消費帶來的強身健體功能,在娛樂和精神享受方面需求較少。中等收入群體在體育消費帶來的娛樂功能方面的要求大于低收入群體但少于高收入群體,他們追求在花費一定費用后帶來的體育運動品質的提升。高收入群體對于強身健體,體育娛樂和精神享受的要求都高于低收入群體和中等收入群體。
不同地區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我國國土面積遼闊,由北向南,由東向西人們生活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差異巨大,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這就導致人們對體育消費的體育需求出現較大差異,如東部沿海地區由于靠近大海,當地居民普遍會選擇游泳這一健身方式,但對于我國西部干旱地區來說,游泳只能去游泳館導致這一運動必定不能得到普及。冬天寒冷季節東北地區居民可以選擇滑冰,而海南終年溫度較高不能提供滑冰場地。長三角,珠三角相對于內陸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好,居民收入較高,居民的體育消費更加注重健康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帶來的身心放松,一些時尚前衛的體育消費項目也更加普及。而內陸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體育消費類型就比較單一。
不同行業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特征,由于從事行業的不同,人們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也不同。體育從業人員因為從事本行業所以體育消費的目標更加明確,消費數目也比較大。白領等從事體力勞動較少的行業,由于平常工作體力勞動較少,容易導致肥胖,所以他們進行體育消費更注重鍛煉身體和減肥等提升自己的外在條件。體力勞動者平時工作就會付出巨大的體力勞動,所以在休息時一般會進行較少的體育運動或者會選擇如觀看體育賽事等一些運動量較小的體育消費項目。
四、結論與建議
體育運動作為居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不同年齡,不同收入,不同性別,不同地區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不盡相同,但是都或多或少的會進行一定的體育消費。各地區體育相關部門要深入調查研究本地區各年齡階段,各收入階層和不同性別對于體育消費需求特征,合理引導體育產業的均衡發展,避免因盲目發展而忽略特定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左從現,方新普.試論體育需求和體育供給[J].體育科學,2000(06).
[2]陳林祥,羅普磷.社會心理因素對我國城鎮居民大眾體育需求影響的分析與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01).
[3]孫建煒.寧波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寧波大學,2013.
[4]李鳳英.孝感市小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
(作者單位: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