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文
摘 要:漢中市圖書館為了深入了解讀者閱讀情況,配合4·23世界讀書日的各項活動,與漢中日報社、新華書店等單位聯合舉辦“2017漢中社會公眾閱讀調查”。該文僅對漢中市圖書館發放并收回的讀者閱讀調查表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并就調查反映出的圖書館公共性發揮情況進行客觀評論,指出公共性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標志和特征,強調了在社會公共文化法制化進程中,圖書館唯有堅守和發揚公共性特色,才是順應歷史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閱讀統計 閱讀分析 公共圖書館 公共性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c)-0253-02
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由漢中日報社發起,漢中市圖書館、漢中新華書店聯合開展的“2017年漢中社會公眾閱讀調查”,通過現場訪問和網絡答題的方式,共向社會投放1 000份調查表,收回有效問卷500余份。漢中日報社以新聞調查形式對此進行了相關報道。作為此項活動的參與者,漢中市圖書館向讀者發放40份書面調查表,收回有效問卷39份。盡管存在投放數量較少,被訪者限于當時到館的借閱讀者等問題,但從中亦不難看出該館讀者閱讀情況之一斑。
1 讀者閱讀情況匯總和分析
1.1 基本情況及分析
1.1.1 性別結構
女性21人,男性18人。男女所占百分比分別為:男性約46%,女性約54%。
1.1.2 年齡結構
18歲以下3人約7.65%,18~25歲11人約28%,26~30歲4人約10%,31~40歲3人約7.65%,41~50歲9人約23%,51~60歲3人約7.65%,60歲以上6人約15%。按照世衛組織的青、中年年齡劃分標準,前四個年齡段皆為青年,合計占比約54%;后三個部分為中壯年,占比約46%。
1.1.3 職業結構
學生約7人18%,工人2人約5%,企事業單位8人約21%,自由職業者8人約21%,個體2人約5%,其他12人約31%。其他職業者最多,自由職業者和企事業單位者次之,學生再次之,工人和個體相對較少。
1.1.4 學歷結構
學歷缺失研究生和博士。中小學生6人約15%,大專6人以下約15%,大專11人約28%,本科16人41%。讀者學歷由本科、大專、大專以下向中小學生遞減,本科最多。
1.2 單項選擇及其分析
“你覺得讀書重要嗎?”回答“特別重要”的22人,“重要”的15人,“一般重要”的1人,還有1位沒有填寫。“讀書是一件令您?”回答“快樂的事”的37人,“沒感覺”的2人。“業余時間,你會主動閱讀書籍嗎?”回答“會”的28人,“有時會”的11人。“您經常去購書中心或進入其他書庫嗎?”回答“經常去”的25人,“偶爾去一次”的13人,“從沒去過”的1人。“您父母在家讀書或看報的時間”,回答“多”的5人,“不多”的17人,“少”的7人,“沒有”的4人,還有6人沒有填寫。“您一年平均讀多少本書?”回答“1~5本”的10人,“5~10本”的14人,“10~20本”的2人,“20本以上”的12人。“您認為自己讀書的數量”,回答“很多”的3人,“比較多”的8人,“一般”的13人,“比較少”的14人,還有一位沒有填寫。“你有讀書計劃嗎?”回答“有計劃”的11人,“很少有計劃”的21人,“沒有計劃”的7人。“你愿意向別人分享、推薦好書嗎?”回答“非常愿意”的13人,“原意”的24人,回答“不愿意”的1人,還有1人沒有填寫。
1.3 多項選擇及其分析
您家的藏書種類主要有:名著小說33次,科普知識19次,史料記載14次,教輔書8次,哲學和其他均7次,體育健康6次,動漫·卡通2次。
您到圖書館的主要目的是:閱覽14,借閱圖書12,其他11,隨便看看7,查找資料6。
閱讀帶給您的影響:開闊眼界提高修養30,豐富業余生活24,提高寫作能力8,促使課內學習4。
閱讀的主要途徑:到圖書館借閱23,購買22,電子閱覽17,到書店看14,找個人借閱4。“圖書館借閱”和“電子閱覽”成為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的最重要途徑。
對您讀書影響最大的人:朋友同學15,老師12,家人和其他均10。同輩引導閱讀的作用不可低估。
讀書過程中的困惑:不知道讀什么16,不知道怎么讀8,周圍人都不讀書7,讀后沒什么收獲3。
您認為自己讀書不多的原因:缺乏讀書氛圍15,沒有時間14,找不到感興趣的書8,其他4,沒有興趣2。
您是怎樣讀書的:逐字逐句品味26,一目十行10,其他8,邊讀邊寫下感受7。
1.4 填空題及其分析
對你影響最大的三本書。按照被填寫次數,《平凡的世界》7次、《紅樓夢》6次、《三國演義》5次、《白鹿原》2次、《人性的弱點》2次、《西游記》2次,其余皆為1次,它們是:《錢鐘書文集》《紅與黑》《文化苦旅》《把生活活成你想要的樣子》《穆斯林的葬禮》《居里夫人傳》《解憂雜貨鋪》《三體》《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二十四重人格》《如果一切重來》《大秦帝國》《大國崛起》《毛澤東》《官場筆記》《省委書記》《瓦良格號》《亂世佳人》《無怨的青春》《看見》《人性的優點》《少有人走的路》《林肯傳》《丁玲自選文集》《列夫托爾斯泰》《舍得》《圍城》《新概念英語》《198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川端康成文集》《挪威的森林》《簡愛》《活著》《魯迅文集》《神曲》《啞舍》《狼圖騰》《萬歷十五年》《撒哈拉沙漠》《四書五經》《論語》《祝福》《周易》《水滸》《長恨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47本圖書。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均獲得“茅盾文學獎”;《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屬于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之列;《人性的弱點》屬于社科類優秀圖書。提及一次的圖書共47本,文學類36本,歷史類5本,哲學類5本,語言類1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