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英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試析朗讀在激發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中的應用
于海英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幼師培養中,語文學科屬于基礎學科,對培養幼師生的語文能力及幼兒教育職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當前幼師語文教學現狀來看,該學科教育并未被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四要素中的一個重要要素,在培養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通過對幼師語文課教學現狀的分析,主要探討了朗讀在激發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中的應用,以及基于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的朗讀教學方法。
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朗讀;應用;教學方法
幼師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并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幼師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在朗讀能力方面也比較欠缺。往往語文課堂上都是教師泛讀或僅個別同學朗讀,朗讀教學的參與度較低。而幼師的職業能力要求之一就是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幼師生具備一定朗讀能力,能夠在幼兒教學中實現聲情并茂的朗讀,吸引幼兒注意力。因此,本文對朗讀在激發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中的應用研究,試圖在為幼師生朗讀能力關注的同時,注重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目前,語文教育存在著被逐漸邊緣化的現象,尤其是在幼師教育中更加明顯。幼師生多注重個人技能的提升而忽視了文化思想的重要性。在多數幼師生的思想觀念中,教幼兒唱歌、跳舞、彈琴、畫畫這是必備的技能,只有學好這些內容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兒教育任務,而語文作為一種語言文字類學科,其重要性要大打折扣。實際上,這種思想認識是十分片面的,而且正是在這種不正確思想的影響下,幼師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很低,他們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那些技能性課程上了。
本文認為語文教學應改變幼師生這種錯誤觀念,向幼師生滲透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良好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對于學生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幼兒教育職業對幼師生的基本要求。朗讀,簡單來理解就是通過響亮的聲音實現語言文字的表達與傳輸。本文認為朗讀應是在聲音洪亮這一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實現的有感情、有語調、有韻味的口語藝術。朗讀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轉換為立體有聲的語言,并借助于語調上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來表現朗讀者融入的感情,使整個朗讀過程“活”起來。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朗讀者和聽者更全面、多層次地理解文本內涵與深意。總之,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其簡單、靈活的教育方式在激發幼師生語文學習興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去。同時,朗讀教育對于幼師生的影響應是貫穿于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對于幼師生更好地開展幼兒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朗讀形式眾多,包括教師范讀,學生齊讀、點讀、分角色讀等,各種朗讀方式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優勢與具體適用范圍,教師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范讀指的是教師以示范性形式,向學生展示朗讀在語音、朗讀技巧和感情表達等方面的要點的朗讀方式。在范讀過程中,教師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示范,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在朗讀過程中通過文本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與學生之前的面對面交流,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激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齊讀指的是全體學生或部分學生共同朗讀的一種朗讀方式。由于學生的朗讀能力參差不齊,在齊讀時,通常是由朗讀能力較好的學生主讀,而朗讀能力較差的學生伴讀,后者平時不愿開口,開口的機會也相對較少,這種齊讀方式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開口鍛煉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此外,齊讀還具有振作精神,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句式短小、感情充沛的散文或議論文,更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讓學生之間在相互影響中培養語文學習興趣。
點讀指的是選點學生個人朗讀的一種朗讀方式,主要針對的是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這種朗讀方式下主要是讓一些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起到示范作用,一方面肯定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也通過這種榜樣的作用激勵其他學生不斷提升自身朗讀能力。久而久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朗讀教育中去,并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分角色讀指的是讓學生分飾文本中的不同角色進行朗讀的一種朗讀方式。這種朗讀方式更加適合戲劇等文學文本的朗讀,它是一種帶有表演性質的朗讀方式,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本,并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文本朗讀中去。當學生能夠全身心地去完成一項任務時,他們便會逐漸對其產生興趣,并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針對于幼師生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及專業特征等,本文認為在朗讀教學中最適合選用情景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既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朗讀,又能夠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情景教學模式下,可引導學生更加輕松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預設的情景中去,并在這種情景中不自覺地展示自身朗讀潛能,更加自由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力性。當學生在這種自由地環境中得到身心的釋放,并能夠認識到自身優勢與不足時,便會增加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與興趣。
在具體實踐中,本文認為一是可通過教師范讀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某個特定情境,然后由不同學生點讀的方式相繼完成整個文本的朗讀,最后由學生齊讀收尾,通過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全體學生都融入到這種情景中去。二是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的形式設計情景,教師根據文本內容,首先講解朗讀技巧、語音、語調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等,然后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內容想接近的情景。如教師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點上蠟燭,創造一種浪漫的情景,學生很容易會被這些情景所吸引而參與到朗讀中去,而且這種情景下的朗讀會讓學生更加記憶深刻,久而久之,便不自覺地愛上了語文課程,并能夠更好地將其學到的知識與教育方法應用到其未來的幼兒教育事業中去。
[1]張海清.朗讀訓練的技巧探究——幼師生朗讀技能訓練之二[J].信息化建設,2016,(05):176-177.
[2]龐妍.讓有效朗讀回歸語文天地[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陳虹巖.淺談幼師生從教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38.